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电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在生产制造车间需要对其进行车装,用以进行移动等操作。目前,对电杆进行车装时,通常采用行车作为动力源,通过线缆拉动吊梁来对电杆进行提升,但是现有的吊梁会进行横向转动,由于吊梁的质量较大,长度较长,在人为推动或者行车带动进行转动时,容易对工人造成损伤,特别是在吊装电杆时,由于电杆质量更大、长度更长,电杆随之转动时,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电杆在惯性的作用下不容易停下,从而加重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以解决现有电杆的吊装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包括:传动组件以及吊梁;传动组件包括挂梁、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以及挂钩;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竖直设置,并间隔设置在挂梁的顶部;挂钩设置在挂梁的底部;吊梁悬吊设置在挂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通过线缆与行车进行连接,用于传递行车提供的升力,挂梁用于悬吊电杆,在行车的带动下对电杆进行车装、移动等操作。传动组件中的挂梁用于安装各滑轮组以及挂钩,其中,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分别通过线缆与行车进行连接,由于传动组件整体会进行上升或下降,因此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实质上为动滑轮组,用于省力,同时,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间隔设置,线缆的分布范围较大,传动组件不容易在线缆处出现转动,避免整个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在线缆处进行转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吊梁或电杆的转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上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第三滑轮组,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以及第三滑轮组呈三角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三滑轮组作为平衡滑轮组,三角形布置的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以及第三滑轮组具有稳定的支撑状态,在悬挂吊梁或电杆时,各滑轮组中的滑轮不容易发生偏置,避免各滑轮与相应的线缆出现夹角,从而降低线缆的磨损以及避免线缆脱离滑轮槽。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以及第三滑轮组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本实用新型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以及第三滑轮组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用以提高线缆提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以及第三滑轮组均包括安装架和滑轮,滑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上述挂钩的数量至少为2,并且所有挂钩依次间隔设置并呈一字排列。
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个呈一字排列的挂钩来悬吊吊梁,吊梁与传动组件之间受力范围较大,吊梁与传动组件之间不会进行转动,保证吊梁在生产现场只会沿电杆的延伸方向设置,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进一步地,上述挂梁的底部设有呈u型的连接架,挂钩的顶部伸入连接架内并通过螺栓与连接架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吊梁的顶部与挂钩连接,吊梁的底部设有多个吊钩,所有吊钩依次间隔设置并呈一字排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共同传递行车上线缆的升力,线缆的分布范围较大,传动组件不容易在线缆处出现转动,避免整个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在线缆处进行转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吊梁或电杆的转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的吊梁与传动组件之间也不会发生转动,确保吊梁在生产现场只会沿电杆的延伸方向设置,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传动组件;11-挂梁;12-第一滑轮组;13-第二滑轮组;14-挂钩;15-第三滑轮组;16-安装架;17-滑轮;18-连接架;20-吊梁;21-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包括:传动组件10和吊梁20。传动组件10的顶部通过线缆与行车进行连接,吊梁20悬挂在传动组件10的底部。行车通过线缆对传动组件10进行提升,吊梁20用于悬挂电杆,通过行车可以将电杆上升并进行移动。
请参照图2和图3,传动组件10包括挂梁11,挂梁11的顶部设有竖直的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以及第三滑轮组15。由于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和第三滑轮组15通过线缆悬吊设置,因此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和第三滑轮组15实质上均为动滑轮组。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和第三滑轮组15呈三角形布置,并且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各滑轮组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具体设置方式为:第一滑轮组12和第二滑轮组13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三滑轮组15与第一滑轮组12和第二滑轮组13之间的夹角均为60°,显然,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和第三滑轮组15相互之间的夹角还可以是其它值,满足各滑轮组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即可。
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和第三滑轮组15均包括安装架16和滑轮17。安装架16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挂梁11上,滑轮17通过转轴设置在安装架16上。
挂梁11的底部设有呈u型的连接架18,连接架18上连接有挂钩14,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挂钩14的顶部穿过连接架18的底部并置于连接架18的内部,挂钩14的顶部套设有螺栓并且通过螺栓与连接架18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挂钩14与吊梁20连接,用于悬吊吊梁20,为了确保吊梁20与挂梁11之间不会发生转动,挂钩14的数量至少为2,所有挂钩14依次间隔设置并呈一字排列。
吊梁20整体呈三角形型,用于提高吊梁20整体的抗弯能力,吊梁20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筋,用于提高吊梁20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挂钩14与吊梁20进行连接时,挂钩14与吊梁20的顶部连接并卡在连接筋所在位置。吊梁20的底部设有多个吊钩21,所有吊钩21依次间隔设置并呈一字排列,用于对呈长条形的电杆进行车装。
本实用新型将吊装电杆的吊梁20的延伸方向进行固定,避免吊梁20或电杆转动时发生安全事故,同时,由于电杆较长,在电杆生产现场,所有电杆的摆放方向是固定的,确保电杆的摆放方向与吊梁20的延伸方向相对应,即可对所有电杆进行车装,因此吊梁20延伸方向的固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10)以及吊梁(20);所述传动组件(10)包括挂梁(11)、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以及挂钩(14);所述第一滑轮组(12)和所述第二滑轮组(13)竖直设置,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挂梁(11)的顶部;所述挂钩(14)设置在所述挂梁(11)的底部;所述吊梁(20)悬吊设置在所述挂钩(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0)还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第三滑轮组(15),所述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以及第三滑轮组(15)呈三角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以及第三滑轮组(15)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12)、第二滑轮组(13)以及第三滑轮组(15)均包括安装架(16)和滑轮(17),所述滑轮(17)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4)的数量至少为2,并且所有挂钩(14)依次间隔设置并呈一字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梁(11)的底部设有呈u型的连接架(18),所述挂钩(14)的顶部伸入所述连接架(18)内并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架(1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行车两点起吊防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20)的顶部与所述挂钩(14)连接,所述吊梁(20)的底部设有多个吊钩(21),所有吊钩(21)依次间隔设置并呈一字排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