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器,具体涉及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
背景技术:
缓释消毒器采用化学反应,自动稀释延时压力加氯工艺,以含量80%以上的强氯固体药剂为主要原料,水与药剂合理混合后所产生的消毒杀菌液,投加到水池、水井、管道和污水池与接触达到灭菌的作用。缓释消毒器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不用专人维护,可以自行控制消毒药剂投入量,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低,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但现有的缓释消毒器通过单独一次缓释难以达到充分溶解药剂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缓释消毒器通过单独一次缓释难以充分溶解药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解决了难以充分溶解药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第一缓释柱,第一缓释柱内设有供流体储存的第一通道,第一缓释柱一端位于机体外部,第一缓释柱上设有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与第一缓释柱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密封盖位于机体外部,第一缓释柱上还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一缓释柱的轴线垂直,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密封盖上方,机体内还设有第二缓释柱,第二缓释柱内设有供流体储存的第二通道,第二缓释柱一端位于机体外部,第二缓释柱上设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与第二缓释柱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密封盖位于机体外部,第二缓释柱上还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二缓释柱的轴线垂直,第二通孔位于第二密封盖上方,第一缓释柱与第二缓释柱通过第三通道连通,第三通道上设有截止阀,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第一固定锁、第二固定锁连接,机体一侧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第一缓释柱通过进水管连通,机体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第二缓释柱通过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流体从进水口输入,通过进水管输送到第一缓释柱内部,通过流体在第一缓释柱内部储存,通过打开第一密封盖,通过第一缓释柱上的投料口向第一缓释柱内部投入药剂,使得药剂与加入的流体混合,混合完成后通过开启截止阀,使得混合后的流体输入到第二缓释柱内部,通过开启第二密封盖,通过第二缓释柱上的投料口向第二缓释柱内部再次投放药剂,使得经过第一缓释柱内部混合后的流体,通过在第二缓释柱内部再次和药剂混合,使得药剂与流体再次充分混合,进而得到设置浓度的消毒液,通过截止阀使得第一缓释柱内部的流体与第二缓释柱内部的流体区分开,避免了造成通过第二缓释柱上方设置的投料口,影响投入到第二缓释柱内部的药剂量,进而影响配制的消毒液浓度,通过第一缓释柱上方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缓释柱上方设置的第二通孔,进而通过第一固定锁与第一通孔连接,第二固定锁与第二通孔连接,最后通过第一固定锁与第二固定锁进行连接,进而达到锁紧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功能,避免了不需要投放药剂时,造成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松动,进而造成配制好的消毒液从第一密封盖与第一缓释柱连接处,第二密封盖与第二缓释柱连接处散失,进而造成配制好的消毒液挥发,进而影响配制消毒液的浓度,进而造成从出水口输出的消毒液不合格,进而影响输出的消毒液的效果,达不到消毒的功能,通过设置的带锁的缓释消毒器,解决了难以充分溶解药剂,进而影响输出消毒液的效果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缓释柱一侧设有排水口、注水口,注水口位于排水口上方,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有水泵,水泵通过连接管与注水口连通,水泵、连接管均位于机体内部,通过水泵将排水口的水抽出,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注水口内,通过排水口、水泵、连接管、注水口实现第一缓释柱中的药剂与流体充分混合,通过水泵循环的抽取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进而达到不停搅拌的作用。
进一步地,进水管上设有减压阀,通过设置的减压阀便于控制进水口输入流体的压强,避免了输入的流体压强过大,影响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与药剂混合,进水管之间连接有流量计,通过设置的流量计便于控制输送到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量。
进一步地,机体一侧安装有面板,通过设置的面板便于开启机体,进而对机体进行清理、维修,面板上设有把手,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开启面板,面板上还设有观察窗,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观察第一缓释柱与第二缓释柱内的流体与药剂的混合情况。
进一步地,机体内还设有控制器,第二缓释柱内设有浓度检测仪,机体外设有报警灯,浓度检测仪、报警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控制器便于接收浓度检测仪的信号,通过接收浓度检测仪的信号,处理后传递到报警灯提醒是否需要添加药剂,检测到第二缓释柱内混合消毒液的浓度,正常情况为绿灯,当浓度偏低、偏高时报警灯显示为红灯。
进一步地,机体外底部设有镂空槽,通过设置的镂空槽便于搬运消毒器,通过扣住镂空槽便于抓住消毒器底部,进而通过镂空槽便于机体外部的液体流动,避免了液体囤积在机体底部,进而造成机体底部的损坏,出水管上设有开闭阀,通过开闭阀便于将混合完成的消毒液输送到存放箱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通过设置的第一缓释柱、第二缓释柱便于充分混合药剂与流体,进而达到需要配置浓度的消毒液;
2、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通过水泵循环的抽取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进而达到不停搅拌的作用,实现第一缓释柱中的药剂与流体充分混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通过设置的控制器、浓度检测仪、报警灯,便于将配置完的消毒液进行检测,检测消毒的浓度是否达到需求,没有达到时再次进行配制,使得通过出水口输出的消毒液都是合格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机体,2-第一缓释柱,3-第一通道,4-第一密封盖,5-第一通孔,6-第二缓释柱,7-第二通道,8-第二密封盖,9-第二通孔,10-第三通道,11-截止阀,12-第一固定锁,13-第二固定锁,14-进水口,15-进水管,16-出水口,17-出水管,18-排水口,19-注水口,20-水泵,21-连接管,22-减压阀,23-流量计,24-面板,25-把手,26-观察窗,27-控制器,28-浓度检测器,29-报警灯,30-镂空槽,31-开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第一缓释柱2,第一缓释柱2内设有供流体储存的第一通道3,第一缓释柱2一端位于机体1外部,第一缓释柱2上设有第一密封盖4,第一密封盖4与第一缓释柱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密封盖4位于机体1外部,第一缓释柱2上还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第一缓释柱2的轴线垂直,第一通孔5位于第一密封盖4上方,机体1内还设有第二缓释柱6,第二缓释柱6内设有供流体储存的第二通道7,第二缓释柱6一端位于机体1外部,第二缓释柱6上设有第二密封盖8,第二密封盖8与第二缓释柱6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密封盖8位于机体1外部,第二缓释柱6上还设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的轴线与第二缓释柱6的轴线垂直,第二通孔9位于第二密封盖8上方,第一缓释柱2与第二缓释柱6通过第三通道10连通,第三通道10上设有截止阀11,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9通过第一固定锁12、第二固定锁13连接,机体1一侧设有进水口14,进水口14与第一缓释柱2通过进水管15连通,机体1另一侧设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与第二缓释柱6通过出水管1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流体从进水口输入,通过进水管输送到第一缓释柱内部,通过流体在第一缓释柱内部储存,通过打开第一密封盖,通过第一缓释柱上的投料口向第一缓释柱内部投入药剂,使得药剂与加入的流体混合,混合完成后通过开启截止阀,使得混合后的流体输入到第二缓释柱内部,通过开启第二密封盖,通过第二缓释柱上的投料口向第二缓释柱内部再次投放药剂,使得经过第一缓释柱内部混合后的流体,通过在第二缓释柱内部再次和药剂混合,使得药剂与流体再次充分混合,进而得到设置浓度的消毒液,通过截止阀使得第一缓释柱内部的流体与第二缓释柱内部的流体区分开,避免了造成通过第二缓释柱上方设置的投料口,影响投入到第二缓释柱内部的药剂量,进而影响配制的消毒液浓度。
通过第一缓释柱上方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缓释柱上方设置的第二通孔,进而通过第一固定锁与第一通孔连接,第二固定锁与第二通孔连接,最后通过第一固定锁与第二固定锁进行连接,进而达到锁紧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功能,避免了不需要投放药剂时,造成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松动,进而造成配制好的消毒液从第一密封盖与第一缓释柱连接处,第二密封盖与第二缓释柱连接处散失,进而造成配制好的消毒液挥发,进而影响配制消毒液的浓度,进而造成从出水口输出的消毒液不合格,进而影响输出的消毒液的效果,达不到消毒的功能,通过设置的带锁的缓释消毒器,解决了难以充分溶解药剂,进而影响输出消毒液效果的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第一缓释柱2一侧设有排水口18、注水口19,注水口19位于排水口18上方,排水口18另一端连接有水泵20,水泵20通过连接管21与注水口19连通,水泵20、连接管21均位于机体1内部,进水管15上设有减压阀22,进水管15之间连接有流量计23,机体1一侧安装有面板24,面板24上设有把手25,面板24上还设有观察窗2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水泵通过连接管与注水口连通,水泵、连接管均位于机体内部,通过水泵将排水口的水抽出,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注水口内,通过排水口、水泵、连接管、注水口实现第一缓释柱中的药剂与流体充分混合,通过水泵循环的抽取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进而达到不停搅拌的作用,进水管上设有减压阀,通过设置的减压阀便于控制进水口输入流体的压强,避免了输入的流体压强过大,影响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与药剂混合,进水管之间连接有流量计,通过设置的流量计便于控制输送到第一缓释柱内的流体量,机体一侧安装有面板,通过设置的面板便于开启机体,进而对机体进行清理、维修,面板上设有把手,通过设置的把手便于开启面板,面板上还设有观察窗,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观察第一缓释柱与第二缓释柱内的流体与药剂的混合情况。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机体1内还设有控制器27,第二缓释柱6内设有浓度检测仪28,机体1外设有报警灯29,浓度检测仪28、报警灯29与控制器27电性连接,机体外底部设有镂空槽30,出水管17上设有开闭阀3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浓度检测仪、报警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控制器便于接收浓度检测仪的信号,通过接收浓度检测仪的信号,处理后传递到报警灯提醒是否需要添加药剂,检测到第二缓释柱内混合消毒液的浓度,正常情况为绿灯,当浓度偏低、偏高时报警灯显示为红灯,机体外底部设有镂空槽,通过设置的镂空槽便于搬运消毒器,通过扣住镂空槽便于抓住消毒器底部,进而通过镂空槽便于机体外部的液体流动,避免了液体囤积在机体底部,进而造成机体底部的损坏,出水管上设有开闭阀,通过开闭阀便于将混合完成的消毒液输送到存放箱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第一缓释柱(2),第一缓释柱(2)内设有供流体储存的第一通道(3),第一缓释柱(2)一端位于机体(1)外部,第一缓释柱(2)上设有第一密封盖(4),第一密封盖(4)与第一缓释柱(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密封盖(4)位于机体(1)外部,第一缓释柱(2)上还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第一缓释柱(2)的轴线垂直,第一通孔(5)位于第一密封盖(4)上方,机体(1)内还设有第二缓释柱(6),第二缓释柱(6)内设有供流体储存的第二通道(7),第二缓释柱(6)一端位于机体(1)外部,第二缓释柱(6)上设有第二密封盖(8),第二密封盖(8)与第二缓释柱(6)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密封盖(8)位于机体(1)外部,第二缓释柱(6)上还设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的轴线与第二缓释柱(6)的轴线垂直,第二通孔(9)位于第二密封盖(8)上方,第一缓释柱(2)与第二缓释柱(6)通过第三通道(10)连通,第三通道(10)上设有截止阀(11),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9)通过第一固定锁(12)、第二固定锁(13)连接,机体(1)一侧设有进水口(14),进水口(14)与第一缓释柱(2)通过进水管(15)连通,机体(1)另一侧设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与第二缓释柱(6)通过出水管(1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缓释柱(2)一侧设有排水口(18)、注水口(19),注水口(19)位于排水口(18)上方,排水口(18)另一端连接有水泵(20),水泵(20)通过连接管(21)与注水口(19)连通,水泵(20)、连接管(21)均位于机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5)上设有减压阀(22),进水管(15)之间连接有流量计(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机体(1)一侧安装有面板(24),面板(24)上设有把手(25),面板(24)上还设有观察窗(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机体(1)内还设有控制器(27),第二缓释柱(6)内设有浓度检测仪(28),机体(1)外设有报警灯(29),浓度检测仪(28)、报警灯(29)与控制器(2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的缓释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机体(1)外底部设有镂空槽(30),出水管(17)上设有开闭阀(3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