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0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磺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



背景技术:

焦化厂脱硫废液提盐工段设计处理脱硫废液量为100m3/d,产出硫氰酸铵5t/d,硫酸铵硫3t/d,磺粉0.7t/d。其中硫磺产品因其危险特性、产品的品质和数量等原因,造成的问题比较集中,且难以解决;主要表现如下:安全环保隐患多,粉状硫磺袋装堆放后易自燃,泥状硫磺袋装后难以堆垛,占地面积大且连续渗出腐蚀性污水;产品处理费用高;管理难度大,资金投入多:不同类型硫磺产品袋装后分类堆放,库存占地多;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包括外桶、内桶、加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内桶位于外桶内,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桶上端设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上端穿过外桶并延伸出外桶,所述内桶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下端穿过外桶并延伸出外桶;

所述外桶上设有夹套蒸汽输入管,所述外桶上设有夹套冷水输出管,所述外桶上设有盘管蒸汽输入管,所述盘管蒸汽输入管的一端穿过外桶延伸至内桶内,所述盘管蒸汽输入管延伸至内桶内的一端设有盘管,所述外桶上设有盘管冷水输出管,所述盘管冷水输出管的一端穿过外桶延伸至内桶内,所述盘管冷水输出管延伸至内桶内的一端和盘管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夹套蒸汽输入管的一端延伸进外桶。

作为改进,所述夹套冷水输出管的一端延伸进外桶。

作为改进,所述内桶上端设有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围绕加料管设置,所述上支撑架上端和外桶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内桶下端设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围绕出料管设置,所述下支撑架下端和外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有夹套蒸汽输入管和盘管蒸汽输入管,分别对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空腔和内桶通过蒸汽进行加热,将提盐工段所产出的粉状硫磺融成液态,再进入模具冷却成块,存储方便,生产的产品品相好,其次设备成本低,资金投入少,可以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1、外桶,2、内桶,3、加料管,4、出料管,5、空腔,6、夹套蒸汽输入管,7、夹套冷水输出管,8、盘管蒸汽输入管,9、盘管,10、盘管冷水输出管,11、上支撑架,12、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包括外桶1、内桶2、加料管3和出料管4,所述内桶2位于外桶1内,所述内桶2和外桶1之间形成空腔5,所述内桶2上端设有加料管3,所述加料管3上端穿过外桶1并延伸出外桶1,所述内桶2下端设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下端穿过外桶1并延伸出外桶1;

所述外桶1上设有夹套蒸汽输入管6,所述外桶1上设有夹套冷水输出管7,所述外桶1上设有盘管蒸汽输入管8,所述盘管蒸汽输入管8的一端穿过外桶1延伸至内桶2内,所述盘管蒸汽输入管8延伸至内桶2内的一端设有盘管9,所述外桶1上设有盘管冷水输出管10,所述盘管冷水输出管10的一端穿过外桶1延伸至内桶2内,所述盘管冷水输出管10延伸至内桶2内的一端和盘管9连接。

所述夹套蒸汽输入管6的一端延伸进外桶1。

所述夹套冷水输出管7的一端延伸进外桶1。

所述内桶2上端设有上支撑架11,所述上支撑架11围绕加料管3设置,所述上支撑架11上端和外桶1连接。

所述内桶2下端设有下支撑架12,所述下支撑架12围绕出料管4设置,所述下支撑架12下端和外桶1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把提盐工段所产出的粉状硫磺通过加料管3加进内桶2内,然后把温度在150~160℃的水蒸气通过夹套蒸汽输入管6输入内桶2和外桶1之间形成空腔5内,通过盘管蒸汽输入管8输入到内桶2中的盘管9中,由于硫磺的熔点为118℃,因此当内桶2中的温度高于118℃时,位于内桶2中的粉状硫磺就会慢慢溶化成液体,然后从出料管4中流出,再进入模具冷却成块;其中空腔5内的冷凝水经过夹套冷水输出管7排出,从管蒸汽输入管8输入的水蒸气冷凝后经过盘管9从盘管冷水输出管10流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内桶(2)、加料管(3)和出料管(4),所述内桶(2)位于外桶(1)内,所述内桶(2)和外桶(1)之间形成空腔(5),所述内桶(2)上端设有加料管(3),所述加料管(3)上端穿过外桶(1)并延伸出外桶(1),所述内桶(2)下端设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下端穿过外桶(1)并延伸出外桶(1);

所述外桶(1)上设有夹套蒸汽输入管(6),所述外桶(1)上设有夹套冷水输出管(7),所述外桶(1)上设有盘管蒸汽输入管(8),所述盘管蒸汽输入管(8)的一端穿过外桶(1)延伸至内桶(2)内,所述盘管蒸汽输入管(8)延伸至内桶(2)内的一端设有盘管(9),所述外桶(1)上设有盘管冷水输出管(10),所述盘管冷水输出管(10)的一端穿过外桶(1)延伸至内桶(2)内,所述盘管冷水输出管(10)延伸至内桶(2)内的一端和盘管(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蒸汽输入管(6)的一端延伸进外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冷水输出管(7)的一端延伸进外桶(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上端设有上支撑架(11),所述上支撑架(11)围绕加料管(3)设置,所述上支撑架(11)上端和外桶(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下端设有下支撑架(12),所述下支撑架(12)围绕出料管(4)设置,所述下支撑架(12)下端和外桶(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持续溶解硫磺渣的容器,包括外桶、内桶、加料管和出料管,内桶位于外桶内,内桶和外桶之间形成空腔,内桶上端设有加料管,加料管上端穿过外桶并延伸出外桶,内桶下端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下端穿过外桶并延伸出外桶;外桶上设有夹套蒸汽输入管,外桶上设有夹套冷水输出管,外桶上设有盘管蒸汽输入管,盘管蒸汽输入管的一端穿过外桶延伸至内桶内,盘管蒸汽输入管延伸至内桶内的一端设有盘管,外桶上设有盘管冷水输出管,盘管冷水输出管的一端穿过外桶延伸至内桶内,盘管冷水输出管延伸至内桶内的一端和盘管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崔旭芳;张军;董辉;朱进;朱慧玉;董维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