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口服液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季和冬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然后干燥。味甘、辛,性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葛根加工成汤剂时,可以与其他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形精制、浓缩、灌封、灭菌而得到葛根口服液。
目前,调配罐体在调配过程存在调配不均匀,此时就需要其他搅拌装置来配合使用,占用空间大,能源消耗多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出现搅拌功能的调配罐体,在目前使用的搅拌设备中,存在着搅拌一些密度较大的液体物料时很难将物料完全搅拌均匀,且在调配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调配罐体中物料的量的变化,它不仅能客观的反应出调配的生产过程和步骤,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排除误操作。
公告号为cn206543544u公开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虽然该调配装置具有调配功用,但是该调配装置的调配罐体内上下层原料搅拌时流动性差,原料调配不均匀,且初始时进入液位管内的固体和液体原料不易在后续搅拌过程中参与搅动或流动,容易导致混料不均匀、产生浓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旨在提高调配罐体内原料搅拌的均匀性,提高葛根口服液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体,调配罐体顶部设有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分别与调配罐体上设置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连接;调配罐体内底部设有过滤网;调配罐体上设有驱动电机和搅拌轴;搅拌轴延伸至所述调配罐体内部;
所述搅拌轴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有多个弯曲状搅拌叶片,且多个弯曲状搅拌叶片呈由中心向外的发散状,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的底端面均与过滤网的顶端面间隙配合,且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的外端面均与调配罐体的内侧壁间隙配合,能便于弯曲状搅拌叶片搅动调配罐体内过滤网上堆积的沉淀物;
所述螺旋叶片的外部设有导筒,导筒的顶端与调配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导筒与搅拌轴同轴设置,导筒的底端面与过滤网的顶端面间隙配合,螺旋叶片与导筒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导筒的底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进料槽,便于过滤网上沉积的原料进入导筒内且随螺旋叶片搅动并在导筒内上升,所述导筒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出料槽,原料经螺旋叶片搅动并在导筒内上升至出料槽处后返出至导筒外,并返回导筒与调配罐体之间的环空;该导筒和螺旋叶片的搅拌结构能促进原料在调配罐体内上下运动,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
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上均设有竖直向上的竖杆,竖杆的顶端设有圆环,具体地,每个竖杆的底端均与弯曲状搅拌叶片固定连接、顶端均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外侧壁均布设有多个支撑弧形片,每个支撑弧形片的外侧壁均与调配罐体内侧壁间隙配合,支撑弧形片用于支撑和稳固圆环,确保弯曲状搅拌叶片能带动竖杆和圆环稳定的转动;
所述调配罐体的外侧壁设有呈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的底部两个接口均与调配罐体的内部连通,便于透明液位管内的液体流通,所述透明液位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线,便于度量液位。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进料装置通过第一进料管连接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管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流量计和第二电磁阀;第二进料装置通过第二进料管连接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管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三电磁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电磁阀;该结构能便于控制进料数量。
进一步限定,所述调配罐体底部还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从所述调配罐体的下方伸出由所述调配罐体顶部接入第二进料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抽液泵,抽液泵和循环管能使调配罐体内的液体循环,确保调配的均匀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循环管上旁通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第五电磁阀。
进一步限定,所述调配罐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喷头,每个所述旋转喷头均外接高压水管,通过高压水管向旋转喷头供水,利用旋转喷头能方便清洗调配罐体的内部,能在饮料调配完毕后彻底洗净调配罐体内的杂质。
进一步限定,所述调配罐体的外部还套装有陶瓷电热板,调配罐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调配罐体外设有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陶瓷电热板内的电热丝电连接;该结构能实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调配饮料。
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有减速器,搅拌轴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相连,便于调节搅拌轴的转速。
进一步限定,所述透明液位管的顶部设有移液器,移液器伸入透明液位管的内部,通过移液器便于从透明液位管内取液,进而进行饮料浓度检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调配装置能用于调配葛根口服液或其他饮料或口服液,调配罐体内设置的导筒和搅拌轴上设置的螺旋叶片能促进原料在调配罐体内上下运动,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弯曲状搅拌叶片能便于搅动调配罐体内过滤网上堆积的沉淀物,防止固体原料沉淀,确保固液混合充分均匀,能提高搅拌效率,能提高生产质量;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能便于透明液位管内的液体流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螺旋叶片未示出)。
附图中:1-调配罐体,2-过滤网,3-驱动电机,4-搅拌轴,5-螺旋叶片,6-弯曲状搅拌叶片,7-导筒,8-进料槽,9-出料槽,10-竖杆,11-圆环,12-支撑弧形片,13-透明液位管,14-第一进料装置,15-第一进料管,16-第一进料口,17-第一电磁阀,18-第一流量计,19-第二电磁阀,20-第二进料装置,21-第二进料管,22-第二进料口,23-第三电磁阀,24-第二流量计,25-第四电磁阀,26-循环管,27-抽液泵,28-出料口,29-第五电磁阀,30-旋转喷头,31-高压水管,32-陶瓷电热板,33-温度传感器,34-温度控制器,35-减速器,36-移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体1,调配罐体1顶部设有第一进料装置14和第二进料装置20;第一进料装置14和第二进料装置20分别与调配罐体1上设置的第一进料口16和第二进料口22连接;调配罐体1内底部设有过滤网2;调配罐体1上设有驱动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驱动电机3的转轴上设有减速器35,搅拌轴4通过减速器35与驱动电机3相连,便于调节搅拌轴4的转速;搅拌轴4延伸至所述调配罐体1内部;
所述调配罐体1的外部还套装有陶瓷电热板32,调配罐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3,调配罐体1外设有温度控制器34;温度传感器33与温度控制器34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34的输出端与陶瓷电热板32内的电热丝电连接;该结构能实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调配饮料;
所述搅拌轴4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5,所述搅拌轴4的底部设有多个弯曲状搅拌叶片6,且多个弯曲状搅拌叶片6呈由中心向外的发散状,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6的底端面均与过滤网2的顶端面间隙配合,且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6的外端面均与调配罐体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能便于弯曲状搅拌叶片6搅动调配罐体1内过滤网2上堆积的沉淀物;
所述螺旋叶片5的外部设有导筒7,导筒7的顶端与调配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导筒7与搅拌轴4同轴设置,导筒7的底端面与过滤网2的顶端面间隙配合,螺旋叶片5与导筒7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导筒7的底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进料槽8,便于过滤网2上沉积的原料进入导筒7内且随螺旋叶片5搅动并在导筒7内上升,所述导筒7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出料槽9,原料经螺旋叶片5搅动并在导筒7内上升至出料槽9处后返出至导筒7外,并返回导筒7与调配罐体1之间的环空;该导筒7和螺旋叶片5的搅拌结构能促进原料在调配罐体1内上下运动,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
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6上均设有竖直向上的竖杆10,竖杆10的顶端设有圆环11,具体地,每个竖杆10的底端均与弯曲状搅拌叶片6固定连接、顶端均与圆环11固定连接,所述圆环11的外侧壁均布设有多个支撑弧形片12,每个支撑弧形片12的外侧壁均与调配罐体1内侧壁间隙配合,支撑弧形片12用于支撑和稳固圆环11,确保弯曲状搅拌叶片6能带动竖杆10和圆环11稳定的转动;
所述调配罐体1的外侧壁设有呈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13,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13的底部两个接口均与调配罐体1的内部连通,便于透明液位管13内的液体流通,所述透明液位管13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线,便于度量液位;
所述调配罐体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喷头30,每个所述旋转喷头30均外接高压水管31,通过高压水管31向旋转喷头30供水,利用旋转喷头30能方便清洗调配罐体1的内部,能在饮料调配完毕后彻底洗净调配罐体1内的杂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装置14通过第一进料管15连接第一进料口16;第一进料管15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电磁阀17、第一流量计18和第二电磁阀19;第二进料装置20通过第二进料管21连接第二进料口22;第二进料管2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三电磁阀23、第二流量计24和第四电磁阀25;该结构能便于控制进料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配罐体1底部还设有循环管26,所述循环管26从所述调配罐体1的下方伸出由所述调配罐体1顶部接入第二进料管21,所述循环管26上设有抽液泵27;所述循环管26上旁通设有出料口28,出料口28处设有第五电磁阀29。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液位管13的顶部设有移液器36,移液器36伸入透明液位管13的内部,通过移液器36便于从透明液位管13内取液,进而进行饮料浓度检测。
该调配装置能用于调配葛根口服液或其他饮料或口服液,调配罐体1内设置的导筒7和搅拌轴4上设置的螺旋叶片5能促进原料在调配罐体1内上下运动,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弯曲状搅拌叶片6能便于搅动调配罐体1内过滤网2上堆积的沉淀物,防止固体原料沉淀,确保固液混合充分均匀,能提高搅拌效率,能提高生产质量;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13能便于透明液位管13内的液体流通。
1.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体(1),调配罐体(1)顶部设有第一进料装置(14)和第二进料装置(20);第一进料装置(14)和第二进料装置(20)分别与调配罐体(1)上设置的第一进料口(16)和第二进料口(22)连接;调配罐体(1)内底部设有过滤网(2);调配罐体(1)上设有驱动电机(3)和搅拌轴(4);搅拌轴(4)延伸至所述调配罐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轴(4)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5);搅拌轴(4)的底部设有多个弯曲状搅拌叶片(6),且多个弯曲状搅拌叶片(6)呈由中心向外的发散状,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6)的底端面均与过滤网(2)的顶端面间隙配合,且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6)的外端面均与调配罐体(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
所述螺旋叶片(5)的外部设有导筒(7),导筒(7)的顶端与调配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导筒(7)与搅拌轴(4)同轴设置,导筒(7)的底端面与过滤网(2)的顶端面间隙配合,螺旋叶片(5)与导筒(7)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导筒(7)的底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进料槽(8),导筒(7)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出料槽(9);
每个所述弯曲状搅拌叶片(6)上均设有竖直向上的竖杆(10),竖杆(10)的顶端设有圆环(11),圆环(11)的外侧壁均布设有多个支撑弧形片(12),每个支撑弧形片(12)的外侧壁均与调配罐体(1)内侧壁间隙配合;
所述调配罐体(1)的外侧壁设有呈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13),倒f型的透明液位管(13)的底部两个接口均与调配罐体(1)的内部连通,透明液位管(13)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装置(14)通过第一进料管(15)连接第一进料口(16);第一进料管(15)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电磁阀(17)、第一流量计(18)和第二电磁阀(19);第二进料装置(20)通过第二进料管(21)连接第二进料口(22);第二进料管(2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三电磁阀(23)、第二流量计(24)和第四电磁阀(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体(1)底部还设有循环管(26),循环管(26)从所述调配罐体(1)的下方伸出由所述调配罐体(1)顶部接入第二进料管(21),循环管(26)上设有抽液泵(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26)上旁通设有出料口(28),出料口(28)处设有第五电磁阀(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体(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喷头(30),每个所述旋转喷头(30)均外接高压水管(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体(1)的外部还套装有陶瓷电热板(32),调配罐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3),调配罐体(1)外设有温度控制器(34);温度传感器(33)与温度控制器(34)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34)的输出端与陶瓷电热板(32)内的电热丝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的转轴上设有减速器(35),搅拌轴(4)通过减速器(35)与驱动电机(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葛根口服液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位管(13)的顶部设有移液器(36),移液器(36)伸入透明液位管(13)的内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