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苗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
背景技术: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但是现有的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不方便对农药进行充分地混合并喷洒,降低了整体的除虫效果,且现有的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不方便对农药进行全方位的喷洒,降低了整体的喷洒效果,且降低了整体喷洒方范围,降低了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不方便对农药进行充分地混合并喷洒,降低了整体的除虫效果,且现有的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不方便对农药进行全方位的喷洒,降低了整体的喷洒效果,且降低了整体喷洒方范围,降低了整体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内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罐,且储存罐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箱,所述第一齿轮箱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输出端穿过第一齿轮箱下端延伸至第一齿轮箱内部,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且第一主动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与储存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储存罐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箱,且第二齿轮箱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端穿过第二齿轮箱上端延伸至第二齿轮箱内部,且第二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且第二从动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第二齿轮箱和储存罐转动连接,且储存罐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储存罐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且潜水泵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导向管内部,且出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相适配,且第一从动齿轮关于第一主动齿轮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与第一从动齿轮对应关于储存罐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搅拌轴外侧的搅拌叶纵向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适配,且第二从动齿轮与导向管下部分的圆心线重叠,并且导向管为上端弯曲的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内侧与出水管外侧不贴合,且出水管与储存罐的垂直中心线重叠。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关于储存罐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进料管为外侧带阀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通过使用第一电动机带动第一主动齿轮旋转,从而使第一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搅拌轴进行转动,对整体内部的农药进行充分地混合,增加了农药的混合效果,同时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主动齿轮带动导向管进行转动,增加了整体的喷洒范围,同时通过雾化喷头和潜水泵将农药雾化后喷出,增加了整体的喷洒效果,从而增加了整体的除虫效果,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支架;2、储存罐;3、第一齿轮箱;4、第一电动机;5、第一主动齿轮;6、第一从动齿轮;7、搅拌轴;8、搅拌叶;9、第二齿轮箱;10、第二电动机;11、第二主动齿轮;12、第二从动齿轮;13、导向管;14、进料管;15、潜水泵;16、出水管;17、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内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罐2,且储存罐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箱3,第一齿轮箱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4,且第一电动机4输出端穿过第一齿轮箱3下端延伸至第一齿轮箱3内部,第一电动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5,且第一主动齿轮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6,第一从动齿轮6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7,且搅拌轴7与储存罐2转动连接,搅拌轴7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8,储存罐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箱9,且第二齿轮箱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0,第二电动机10输出端穿过第二齿轮箱9上端延伸至第二齿轮箱9内部,且第二电动机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11,第二主动齿轮11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2,且第二从动齿轮12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3,导向管13与第二齿轮箱9和储存罐2转动连接,且储存罐2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4,储存罐2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15,且潜水泵15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延伸至导向管13内部,且出水管16上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17。
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齿轮6与第一主动齿轮5相适配,且第一从动齿轮6关于第一主动齿轮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第一主动齿轮5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6和搅拌轴7进行旋转,从而对农药进行充分地混合。
进一步的,搅拌轴7与第一从动齿轮6对应关,于储存罐2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搅拌轴7外侧的搅拌叶8纵向等间距分布,纵向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8增加了整体的搅拌效果,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进一步的,第二主动齿轮11与第二从动齿轮12相适配,且第二从动齿轮12与导向管13下部分的圆心线重叠,并且导向管13为上端弯曲的l型结构,方便整体向四周喷洒农药,增加了整体的喷洒范围。
进一步的,导向管13内侧与出水管16外侧不贴合,且出水管16与储存罐2的垂直中心线重叠,保证整体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碰撞,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进料管14关于储存罐2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进料管14为外侧带阀门结构,外侧带阀门结构的进料管14方便整体进行加料,且保证整体喷洒时整体内部保持密封。
工作原理:首先将通过进料管14往储存罐2内部添加农药,接着通过第一电动机4带动第一主动齿轮5进行旋转,第一主动齿轮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从动齿轮6进行旋转,且第一从动齿轮6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搅拌轴7和搅拌叶8进行转动,增加了整体对农药的搅拌效果,增加了整体对农药的搅拌和混合效果,防止整体内部产生沉淀,同时第二电动机10带动第二主动齿轮11进行旋转,且第二主动齿轮11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第二从动齿轮12进行旋转,第二从动齿轮1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导向管13进行转动,方便整体进行旋转式喷洒,同时潜水泵15吸取储存罐2内部的农药通过雾化喷头17进行雾化,保证导向管13将雾化后的农药喷洒至园林苗木丛中,方便整体进行除虫,增加了整体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安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内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罐(2),且储存罐(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箱(3),所述第一齿轮箱(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4),且第一电动机(4)输出端穿过第一齿轮箱(3)下端延伸至第一齿轮箱(3)内部,所述第一电动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5),且第一主动齿轮(5)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6),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7),且搅拌轴(7)与储存罐(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7)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8),所述储存罐(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箱(9),且第二齿轮箱(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0),所述第二电动机(10)输出端穿过第二齿轮箱(9)上端延伸至第二齿轮箱(9)内部,且第二电动机(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11),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1)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2),且第二从动齿轮(12)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3),所述导向管(13)与第二齿轮箱(9)和储存罐(2)转动连接,且储存罐(2)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4),所述储存罐(2)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15),且潜水泵(15)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延伸至导向管(13)内部,且出水管(16)上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与第一主动齿轮(5)相适配,且第一从动齿轮(6)关于第一主动齿轮(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7)与第一从动齿轮(6)对应关于储存罐(2)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搅拌轴(7)外侧的搅拌叶(8)纵向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1)与第二从动齿轮(12)相适配,且第二从动齿轮(12)与导向管(13)下部分的圆心线重叠,并且导向管(13)为上端弯曲的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3)内侧与出水管(16)外侧不贴合,且出水管(16)与储存罐(2)的垂直中心线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4)关于储存罐(2)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进料管(14)为外侧带阀门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