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2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轮对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轮对是转向架主要部件之一,它的功能是最终承受列车的自重与载重,并通过轮对在钢轨上滚动完成列车的运行。它的运用条件十分恶劣,经常发生擦伤、剥离、掉块、硌伤等情况,其性能的好坏,对列车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作业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补光灯配合相机对车轮踏面图像进行采集,踏面滚动圆区域经过长时间摩擦后比较光滑,在补光灯的照射下容易使光线在踏面滚动圆光滑处会形成镜面反射,相机采集图像会出现过爆现象,采集图片出现光斑,若光斑处有缺陷就不能检出,影响检测效果;

2)相机对不同大小车轮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轮对踏面图像检测,不会在踏面光滑处产生镜面反射,影响图像质量,可使拍摄的踏面图像更加清晰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包括箱体,玻璃罩,上罩,及位于箱体内的相机、旋转装置、光带、光带固定座和电源箱;所述玻璃罩安装于箱体的前侧面,所述上罩位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相机固定在旋转装置上,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箱体上,所述光带固定在光带固定座上,所述光带固定座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电源箱分别与光带和相机连接,用于为光带和相机提供电源。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水平旋转架、垂直旋转架和支撑架,所述水平旋转架通过转轴一可转动的安装在垂直旋转架上,所述垂直旋转架通过转轴二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在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上罩倾斜设置,防止箱体顶部集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罩通过滑轨安装于箱体的顶部,实现上罩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罩保护光带和保证透光性,并通过光带防止镜面反射,且光带发出的光线比较均匀,使相机采集图像不会出现过爆现象,保证相机拍摄踏面图像质量,提高轮对踏面缺陷检测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的相机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可以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多角度旋转,通过调整角度可适应不同车型的车轮大小,实现相机拍照范围内无死角,可视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上罩通过滑轨可实现平移,检测时开罩,检测完毕关罩,并采用一定倾斜角度,可防止箱体顶部集水,保证箱体内部设备的安全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调节方便,能够智能化识别踏面缺陷,实现对踏面擦伤、剥离、硌伤等的自动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罩;2、上罩;3、相机;4、旋转装置;41、水平旋转架;42、转轴一;43、垂直旋转架;44、转轴二;45、支撑架;5、滑轨;6、电源箱;7、光带;8、光带固定座;9、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包括箱体9,玻璃罩1,上罩2,及位于箱体9内的相机3、旋转装置4、光带7、光带固定座8和电源箱6;所述玻璃罩1安装于箱体9的前侧面,所述上罩2位于箱体9的顶部,所述相机3固定在旋转装置4上,所述旋转装置4安装在箱体9上,所述光带7固定在光带固定座8上,所述光带固定座8安装在箱体9上,所述电源箱6分别与光带7和相机3连接,用于为光带7和相机3提供电源。

通过玻璃罩1保护光带7和保证透光性,并通过光带7防止镜面反射,光带7是一种条状的发光体,光带7在检测时保证常亮,且光带7发出的光线比较均匀,照射覆盖范围广,不会像现有的补光灯那样在车轮踏面光滑处会产生镜面反射,使相机3采集图像出现过爆现象,采集图片出现光斑,而导致光斑处若有缺陷就不能检出的问题。通过旋转装置4可以实现相机3多角度旋转,通过调整角度可适应不同车型的车轮大小,旋转装置4主要是采用手动调节,设备调试时比对着样板轮进行相机3角度调节。通过电源箱6为光带7和相机3提供电源。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水平旋转架41、垂直旋转架43和支撑架45,所述水平旋转架41通过转轴一42可转动的安装在垂直旋转架43上,所述垂直旋转架43通过转轴二44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45上,所述支撑架45固定在箱体9上。水平旋转架41可绕转轴一42做水平方向旋转,垂直旋转架43可绕转轴二44做垂直方向旋转,实现相机3水平和垂直方向多角度旋转。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罩2倾斜设置,防止箱体9顶部集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罩2通过滑轨5安装于箱体9的顶部,实现上罩2的开合,检测时开罩,检测完毕后关罩。

光带7的主要作用是打光在车轮踏面,相机3理论上在光带7后,防止在车轮踏面产生阴影;光线根据入射角度问题在圆弧面上必定有一点为最强点,相机3与光带7需要保证一定角度,使得相机3拍摄的图像不是光线在踏面上产生过爆现象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安装在动车组途经线路上的轨道两侧,实现对车轮踏面图像采集,智能化识别踏面缺陷,实现对踏面擦伤、剥离、硌伤等的自动检测。选择合适的相机3、光源搭配角度可以使拍摄的车轮踏面图像更加均匀。根据动车组轮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镜头、相机3的型号及调整合适的角度来适应整圆周的踏面拍摄。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玻璃罩,上罩,及位于箱体内的相机、旋转装置、光带、光带固定座和电源箱;所述玻璃罩安装于箱体的前侧面,所述上罩位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相机固定在旋转装置上,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箱体上,所述光带固定在光带固定座上,所述光带固定座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电源箱分别与光带和相机连接,用于为光带和相机提供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水平旋转架、垂直旋转架和支撑架,所述水平旋转架通过转轴一可转动的安装在垂直旋转架上,所述垂直旋转架通过转轴二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在箱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通过滑轨安装于箱体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轮对踏面图像检测自适应装置,包括箱体,玻璃罩,上罩,及位于箱体内的相机、旋转装置、光带、光带固定座和电源箱;玻璃罩安装于箱体的前侧面,上罩位于箱体的顶部,相机固定在旋转装置上,旋转装置安装在箱体上,光带固定在光带固定座上,光带固定座安装在箱体上,电源箱分别与光带和相机连接,用于为光带和相机提供电源。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轮对踏面图像检测,不会在踏面光滑处产生镜面反射,保证相机拍摄踏面图像质量,提高轮对踏面缺陷检测准确度,且相机角度可多方向调节,可适应不同车型的车轮大小,实现相机拍照范围内无死角。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龙;闻方宇;肖威;王炜;王帆;张渝;赵波;彭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