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组件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2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维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组件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通常需要使用不间断电源设备,这种不间断电源设备需要对其内部的电容组件周期性维修,而在拆装电容组件时,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吊装绳索直接绑在单个电容上,而电容组件通常由几十个电容组成,将所有重量集中在一点容易导致单个电容的损坏,而若通过人力将电容组件从逆变器中搬运出来,由于逆变器内部空间狭窄,只能允许单人进入,电容组件重量重达40kg,人员压伤、撞伤风险较高,且电容组件中的钣金件边缘锋利,极易使人员发生划伤,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电容设备拆装、安全性能佳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包括用于承托电容组件的承载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承载框架的至少两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电容组件连接的夹持部,以及将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承载框架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承载框架上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电容组件之间、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承载框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上设有宽度大于所述电容组件底部厚度的夹持槽,所述夹持部通过所述夹持槽与所述电容组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载框架上对应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承载框架通过安装在所述螺纹孔的螺钉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框架包括用于围合在所述电容组件底部周围的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至少三个围设在所述电容组件底部周围的承载钢架。

优选地,所述承载框架还包括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设于所述电容组件上方,并平行所述第一承载部设置,通过连接钢架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容组件设备拆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垂直升降所述电容组件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装置以及传动钢架,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连接至传动框架上,所述传动框架设于所述电容组件上方。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为滑轮,至少两个滑轮与所述传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电容组件通过与所述滑轮配合使用的传动绳垂直提升。

优选地,所述滑轮包括用于升降所述电容组件一侧的第一滑轮,以及用于升降所述电容组件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滑轮,其中第一滑轮对称设于所述传动框架上,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的滑轮朝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承载框架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所述传动绳的穿绳孔,所述穿绳孔在所述承载框架上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承载框架和连接机构配合使用,将电容组件与承载框架连接,使搬运电容组件时有更好的着力点,方便电容组件的升降。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连接机构的承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更换核电站中不间断电源内的电容组件,电容组件具体为若干电容固定设于底板上,底板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面钢板。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固定该电容组件,并使其便于垂直提升,方便拆装。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具体可包括用于承托电容组件的承载框架10,以及连接电容组件和承载框架10的连接机构20,与电容组件固定连接的承载框架10可与升降装置连接,以带动电容组件升降。

具体的,参考图2、图3,连接机构20包括与电容组件连接的夹持部21,以及将电容组件与承载框架10固定连接的安装部22,其中,夹持部21与电容组件之间、安装部22与承载框架10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21上设有宽度略大于电容组件底部厚度的夹持槽211,夹持部21通过夹持槽211插接在电容组件的底面,与电容组件可拆卸连接,当连接机构20随承载框架10向上提升时,在重力作用下,电容组件的底板落于夹持槽211的底面上。安装部22可通过螺钉、卡扣、键等可拆卸连接机构与承载框架10固定连接,具体的,安装部22与承载框架10上对应设有若干安装孔221,安装部22和承载框架10通过安装在安装孔221内的螺钉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夹持部21和安装部22的宽度相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也可适当放宽安装部22的宽度,以配合螺钉固定。

承载框架10包括围合在电容组件底部的第一承载部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部11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设于同一平面且相互焊接固定的承载钢架111,具体可以是四个相互垂直的承载钢架111收尾相连组成承载框架10,若干承载钢架111组成的空间尺寸大于电容组件底部尺寸,以使电容组件能够放入承载框架10内,在该实施例中,承载框架10还可包括若干加强筋,用以加固承载框架10,防止承载框架10受力后发生变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一承载部包括三个围设在电容组件底部周围的承载钢架111,还包括设于电容组件上方的第二承载部12,其中,第二承载部12平行与第一承载部11组成的平面,并通过若干连接钢架13将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一承载部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部12设于所述电容组件上方,并通过连接钢架13与所述第一承载部11固定连接,第一承载部中的三个承载钢架111具体可以是相互垂直焊接的承载钢架111,两相对平行设置的承载钢架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电容组件底部的宽度,以使电容组件能够放置于承载框架1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部11相互平行的两承载钢架111上分别设有若干组与连接机构20中的安装孔221配合的螺纹孔1111,具体的,安装部22上设有2个与该螺纹孔1111配合的安装孔221,从而螺钉能够通过该安装孔221与第一承载部11的螺纹孔1111固定连接。其中,螺纹孔1111包括设于承载钢架111一端的一组第一螺纹孔11111,以及设于承载钢架111另一端的若干组第二螺纹孔11112,其中,第一螺纹孔11111和第二螺纹孔11112之间均平行设置,第一螺纹孔和不同的第二螺纹孔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以配合不同尺寸的电容组件的更换需要,其中,每组螺纹孔1111均为2个,且两螺纹孔1111间的距离与安装孔221的孔距相同。优选连接机构20在承载框架10上对称设置,安装在第一螺纹孔11111的连接机构20和安装在第二螺纹孔11112的连接机构20的夹持槽211相对设置。参考图4和图5,图中,两组第二螺纹孔11112上均连接有连接机构20,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只需选择其中一组第二螺纹孔11112安装连接机构20,与连接在第一螺纹孔11111上的连接机构20配合使用即可。第二承载部12用于加固第一承载部11,防止在安装电容组件后第一承载部11发生变形,同时,在安装电容组件时,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把持第二承载部12,以调整电容组件的方位,使其平稳落于逆变器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逆变器内的电容组件更换时,先将承载框架10放置在待更换的电容组件底部,将连接机构20的夹持槽211插设于电容组件底部,并选择合适的第二螺纹孔11112将连接机构20与承载框架10进行固定连接,以将电容组件与承载框架10安装到位,起吊装置可在承载框架10上找到合适的着力点,以完成提升工作。当需要装入新的电容组件时,同样通过连接机构20将承载框架10与电容组件固定连接,起吊装置在承载框架10上寻找着力点,以将承载框架10与电容组件一起放入逆变器中,再将承载框架10和连接机构20自电容组件上拆下并取出,完成电容组件的更换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现场没有用于升降的起吊机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还可包括传动组件30,参考图6,其中,传动组件30包括传动装置以及传动框架32,若干传动装置固定连接至传动框架32上。传动框架32优选由两个相对设置的角钢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方钢焊接固定,传动装置优选为滑轮31,传动框架32上设有若干安装滑轮31的滑轮安装孔,传动框架32优选设于电容组件上方,可放置在逆变器的箱体上,传动绳可固定绑于承载框架10上,优选承载框架10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传动绳的穿绳孔14。

其中,电容组件包括靠近逆变器箱体门口的近端以及远离逆变器箱体门口的远端,由于逆变器箱体内部空间狭窄,与远端固定连接的传动绳无法直接在箱体内部移动,故滑轮31包括用于提升电容组件远端的第一滑轮311以及用于提升电容组件近端的第二滑轮312,其中,第一滑轮311设于传动框架32上表面,优选为四个,对称分设于传动框架32的四角,方便绳索在传动框架32上方传动;第二滑轮312设于传动框架32下表面,优选为一个,方便传动绳避开狭窄的逆变器箱体内,进而通过传动绳和滑轮配合改变运动方向,从而通过人力提升电容组件,由于滑轮与传动绳是滑动摩擦,使得传动绳不易摩擦导致断裂,安全性更佳。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承载框架10上还设有若干固定传动绳的穿绳孔14,传动绳可直接绑在穿绳孔14上,若干穿绳孔14可在承载框架10上对称设置,以保证在升降电容组件的过程中电容组件保持平衡。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托电容组件的承载框架(10)以及连接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承载框架(10)的至少两个连接机构(20),所述连接机构(20)包括与所述电容组件连接的夹持部(21),以及将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承载框架(10)固定连接的安装部(22),所述连接机构(20)在所述承载框架(10)上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1)与所述电容组件之间、所述安装部(22)与所述承载框架(10)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1)上设有宽度大于所述电容组件底部厚度的夹持槽(211),所述夹持部(21)通过所述夹持槽(211)与所述电容组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和所述承载框架(10)上对应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221),所述安装部(22)与所述承载框架(10)通过安装在所述安装孔(221)内的螺钉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0)包括用于围合在所述电容组件底部周围的第一承载部(11),所述第一承载部(11)包括至少三个围设在所述电容组件底部周围的承载钢架(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0)还包括第二承载部(12),所述第二承载部(12)设于所述电容组件上方,并平行所述第一承载部(11)设置,通过连接钢架(13)与所述第一承载部(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组件设备拆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垂直升降所述电容组件的传动组件(30),所述传动组件(30)包括传动装置以及传动框架(32),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连接至传动框架(32)上,所述传动框架(32)设于所述电容组件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31)为滑轮(31),至少两个滑轮(31)与所述传动框架(32)固定连接,所述电容组件通过与所述滑轮(31)配合使用的传动绳垂直提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31)包括用于升降所述电容组件一侧的第一滑轮(311),以及用于升降所述电容组件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滑轮(312),其中第一滑轮(311)对称设于所述传动框架(32)上,所述第一滑轮(311)和所述第二滑轮(312)的滑轮朝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0)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所述传动绳的穿绳孔(14),所述穿绳孔(14)在所述承载框架(10)上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容组件拆装装置,包括用于承托电容组件的承载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承载框架的至少两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电容组件连接的夹持部,以及将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承载框架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承载框架上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框架和连接机构配合使用,将电容组件与承载框架连接,使搬运电容组件时有更好的着力点,方便电容组件的升降。

技术研发人员:何丹;星国龙;韩存效;陈伟;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