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色谱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通池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流通池结构采用的是衬套结构作为透镜和反射镜的固定方式,这种方式的原理是通过降低接触的摩擦系数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是衬套结构小,很容易老化,老化后固定效果就会变差,且更换非常麻烦,影响使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通池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流通池结构,包括:池盖、池罩、管路、激发反射镜结构、激发透镜结构、发射反射镜结构、发射透镜结构和池体结构,所述池罩设于池盖内,所述管路一端与池罩孔连接,所述管路的另一端与池体结构连接,所述激发反射镜结构和激发透镜结构分别设于池罩左右两侧,所述发射反射镜结构和发射透镜结构分别设于池罩上下两侧;
其中,所述发射透镜结构包括:o型圈、发射透镜和透镜套,所述透镜套包括:固定底座、柱形套环、固定外槽和固定内槽,所述固定底座设于柱形套环底端,所述固定外槽设于柱形套环外侧,所述固定内槽设于柱形套环内侧,所述o型圈与固定外槽连接,所述发射透镜设于固定内槽内。
进一步,所述池盖包括:外壳板、盖体、激发镜孔、发射镜孔、池盖固定孔、管道孔和顶端固定孔,所述外壳板固定于盖体前端,外壳板下方设有池盖固定孔,所述管道孔设于池盖固定孔上方,所述激发镜孔设于盖体左右两侧,所述发射镜孔设于盖体上下两侧,所述顶端固定孔设于盖体顶端。
进一步,所述池罩包括:池罩固定螺丝、池罩管道孔、池罩激发镜孔、池罩发射镜孔、发射透镜槽和后板,所述池罩固定螺丝与池罩前端连接,所述池罩管道孔设于池罩固定螺丝上方,所述池罩激发镜孔设于池罩左右两侧,所述池罩发射镜孔设于池罩上下两侧,所述发射透镜槽设于池罩内,所述发射透镜槽与透镜套连接,所述后板与池罩背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管路包括:池进口管路、池出口管路和二通管,所述池进口管路和池出口管路一端与池体结构连接,所述池进口管路和池出口管路另一端与二通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激发反射镜结构包括: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衬套和激发反射镜,所述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衬套和激发反射镜依次从外至内与池罩激发镜孔连接。
进一步,所述激发透镜结构包括:激发透镜固定螺丝和激发透镜,所述激发透镜固定螺丝和激发透镜依次从外至内与池罩激发镜孔连接。
进一步,所述发射反射镜结构包括: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发射反射镜和密封圈,所述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发射反射镜和密封圈依次从下至上与池罩发射镜孔连接。
进一步,所述池体结构包括:池垫圈、池和池体衬套,所述池垫圈、池和池体衬套依次从左至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对固定方式进行了升级,使零件的固定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数据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池盖100、外壳板110、盖体120、激发镜孔130、发射镜孔140、池盖固定孔150、管道孔160和顶端固定孔170。
池罩200、池罩固定螺丝210、池罩管道孔220、池罩激发镜孔230、池罩发射镜孔240、发射透镜槽250和后板260。
管路300、池进口管路310、池出口管路320和二通管330
激发反射镜结构400、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410、衬套420和激发反射镜430。
激发透镜结构500、激发透镜固定螺丝510和激发透镜520。
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发射反射镜620和密封圈630。
发射透镜结构700、o型圈710、发射透镜720和透镜套730。
固定底座731、柱形套环732、固定外槽733和固定内槽734。
池体结构800池垫圈810、池820和池体衬套8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流通池结构,包括:池盖100、池罩200、管路300、激发反射镜结构400、激发透镜结构500、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发射透镜结构700和池体结构800,池罩200设于池盖100内,管路300一端与池罩200孔连接,管路300的另一端与池体结构800连接,激发反射镜结构400和激发透镜结构500分别设于池罩200左右两侧,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和发射透镜结构700分别设于池罩200上下两侧;
其中,发射透镜结构700包括:o型圈710、发射透镜720和透镜套730,透镜套730包括:固定底座731、柱形套环732、固定外槽733和固定内槽734,固定底座731设于柱形套环732底端,固定外槽733设于柱形套环732外侧,固定内槽734设于柱形套环732内侧,o型圈710与固定外槽733连接,发射透镜720设于固定内槽734内。
池盖100包括:外壳板110、盖体120、激发镜孔130、发射镜孔140、池盖固定孔150、管道孔160和顶端固定孔170,外壳板110固定于盖体120前端,外壳板110下方设有池盖固定孔150,管道孔160设于池盖固定孔150上方,激发镜孔130设于盖体120左右两侧,发射镜孔140设于盖体120上下两侧,顶端固定孔170设于盖体120顶端。
池罩200包括:池罩固定螺丝210、池罩管道孔220、池罩激发镜孔230、池罩发射镜孔240、发射透镜槽250和后板260,池罩固定螺丝210与池罩200前端连接,池罩管道孔220设于池罩固定螺丝210上方,池罩激发镜孔230设于池罩200左右两侧,池罩发射镜孔240设于池罩200上下两侧,发射透镜槽250设于池罩200内,发射透镜槽250与透镜套730连接,后板260与池罩200背部连接。
管路300包括:池进口管路310、池出口管路320和二通管330,池进口管路310和池出口管路320一端与池体结构800连接,池进口管路310和池出口管路320另一端与二通管330连接。
激发反射镜结构400包括: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410、衬套420和激发反射镜430,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410、衬套420和激发反射镜430依次从外至内与池罩激发镜孔230连接。
激发透镜结构500包括:激发透镜固定螺丝510和激发透镜520,激发透镜固定螺丝510和激发透镜520依次从外至内与池罩激发镜孔230连接。
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包括: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发射反射镜620和密封圈630,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发射反射镜620和密封圈630依次从下至上与池罩发射镜孔240连接。
池体结构800包括:池垫圈810、池820和池体衬套830,池垫圈810、池820和池体衬套830依次从左至右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法是,将池罩200塞进盖体120内,激发镜孔130、发射镜孔140与池罩激发镜孔230、池罩发射镜孔240设于同一直线,然后通过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410和衬套420固定激发反射镜430,通过激发透镜固定螺丝510固定激发透镜520,通过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和密封圈630固定发射反射镜620,通过o型圈710和透镜套730固定发射透镜720。池罩固定螺丝210与池盖固定孔150穿透连接,管路300穿透管道孔160延伸到外面进行注液。顶端固定孔170固定外壳板110和池罩200,池罩200尾部的后板260包裹住池盖100的背面。池体结构800设于池罩200内,位于4个镜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透镜和反射镜的安装上,包括它们本体的连接结构和被安装的部位都进行了稳定性提升。具体体现在,反射镜的安装上。传统的发射反射镜结构采用的衬套结构,容易老化,牢固性也不高。本实用新型里改进成了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配合密封圈630,提高了发射反射镜结构600稳固性。同时,我们对发射透镜结构700进行改进,将传统的衬套结构替换成了透镜套730。透镜套730结构包括:固定底座731、柱形套环732、固定外槽733和固定内槽734。o型圈710与固定外槽733连接,固定内槽734与发射透镜720连接。传统的衬套,结构为一个环形,依靠外侧与外界固定,内侧固定发射透镜,一旦开始老化,平衡打破极快。而透镜套730用料更多,结构也更加敦实,极大增强了寿命和稳定性。相对的,传统的为了和衬套配合,在池罩中有对应的凹槽,让衬套能够嵌入进去。安装更换非常麻烦。本实用新型则将传统凹槽变成发射透镜槽250,其空间一个片状圆柱体,与透镜套730外形一致,透镜套730就放置其内,通过o型圈710固定。由于体积更大,更换安装也更加方便,固定底座731的凸出部位也能和发射透镜槽250缝隙起到一定的契合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1.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池盖(100)、池罩(200)、管路(300)、激发反射镜结构(400)、激发透镜结构(500)、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发射透镜结构(700)和池体结构(800),所述池罩(200)设于池盖(100)内,所述管路(300)一端与池罩(200)孔连接,所述管路(300)的另一端与池体结构(800)连接,所述激发反射镜结构(400)和激发透镜结构(500)分别设于池罩(200)左右两侧,所述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和发射透镜结构(700)分别设于池罩(200)上下两侧;
其中,所述发射透镜结构(700)包括:o型圈(710)、发射透镜(720)和透镜套(730),所述透镜套(730)包括:固定底座(731)、柱形套环(732)、固定外槽(733)和固定内槽(734),所述固定底座(731)设于柱形套环(732)底端,所述固定外槽(733)设于柱形套环(732)外侧,所述固定内槽(734)设于柱形套环(732)内侧,所述o型圈(710)与固定外槽(733)连接,所述发射透镜(720)设于固定内槽(73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盖(100)包括:外壳板(110)、盖体(120)、激发镜孔(130)、发射镜孔(140)、池盖固定孔(150)、管道孔(160)和顶端固定孔(170),所述外壳板(110)固定于盖体(120)前端,所述外壳板(110)下方设有池盖固定孔(150),所述管道孔(160)设于池盖固定孔(150)上方,所述激发镜孔(130)设于盖体(120)左右两侧,所述发射镜孔(140)设于盖体(120)上下两侧,所述顶端固定孔(170)设于盖体(120)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罩(200)包括:池罩固定螺丝(210)、池罩管道孔(220)、池罩激发镜孔(230)、池罩发射镜孔(240)、发射透镜槽(250)和后板(260),所述池罩固定螺丝(210)与池罩(200)前端连接,所述池罩管道孔(220)设于池罩固定螺丝(210)上方,所述池罩激发镜孔(230)设于池罩(200)左右两侧,所述池罩发射镜孔(240)设于池罩(200)上下两侧,所述发射透镜槽(250)设于池罩(200)内,所述发射透镜槽(250)与透镜套(730)连接,所述后板(260)与池罩(200)背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00)包括:池进口管路(310)、池出口管路(320)和二通管(330),所述池进口管路(310)和池出口管路(320)一端与池体结构(800)连接,所述池进口管路(310)和池出口管路(320)另一端与二通管(3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反射镜结构(400)包括: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410)、衬套(420)和激发反射镜(430),所述激发反射镜固定螺丝(410)、衬套(420)和激发反射镜(430)依次从外至内与池罩激发镜孔(23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透镜结构(500)包括:激发透镜固定螺丝(510)和激发透镜(520),所述激发透镜固定螺丝(510)和激发透镜(520)依次从外至内与池罩激发镜孔(23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反射镜结构(600)包括: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发射反射镜(620)和密封圈(630),所述发射反射镜固定螺丝(610)、发射反射镜(620)和密封圈(630)依次从下至上与池罩发射镜孔(24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结构(800)包括:池垫圈(810)、池(820)和池体衬套(830),所述池垫圈(810)、池(820)和池体衬套(830)依次从左至右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