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5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方面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越来越多的高架桥梁被建造起来。在高架桥建造的过程中,水泥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装载水泥物料的容器来实现对水泥的转运,人工运输费劲费时,显然早已淘汰,目前随着机械设备的进步,已逐渐采用起吊装置进行水泥的转运。

但是现有的起吊装置由于固定在底面上,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水泥的转运,不够方便;此外,在转运的过程中,装载水泥容器很容易产生晃动,致使容器内的水泥溅出到已经造好的路面上,影响公路美观,工人需要对溅出的水泥进行铲除,增加工人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不仅能够随时随处移动,还能保持装载水泥的容器在转运过程中不发生晃动,有效防止了水泥溅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车轮以及驱动车轮转动的一号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设有一竖向的主杆,所述底座内置有驱动主杆周向转动的二号驱动电机;所述主杆的顶端与一支杆的一端铰接,该支杆可绕铰接点上下翻转,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支杆的下侧另铰接有一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主杆的外侧;所述主杆和支杆的外侧均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线路管;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绞线轮,所述绞线轮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绞线轮转动的三号驱动电机,绞线轮上绕有钢缆,钢缆一端连接在绞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杆和支杆上的线路管连接一物料桶,所述物料桶为铁制物料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路管两端的支杆/主杆壁上均安装有滑轮,使钢缆收放更顺,减少钢缆收放过程中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外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为竖向设置,伸缩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气缸的活塞端安装有压板,压板由伸缩气缸驱动可上下位移,当装置停止后,压板向下移动抵住地面,使本装置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布满圆弧状的凸起,提高压板的摩擦力,防止本装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与一号驱动电机、二号驱动电机、三号驱动电机、液压油缸和伸缩气缸信号连接,用于整个装置的操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磁铁为弧形结构,更方便吸住物料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置有若干层配重块,防止水泥运转时,由于物料桶内水泥太重而导致侧翻现象,而配置块设计成层叠状,可随时脱卸/装载,脱卸后,可使得整个装置重量降低,在装置移动时可更节省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插口,方便叉车将配重块装载或脱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可移动式设计,方便起吊装置的位移,水泥运转范围更大,更方便。

(2)通过电磁铁将装好水泥后的物料桶吸住,防止运转过程中物料桶发生晃动而导致的水泥溅出现象,保护环境的同时,避免了工人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的底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车轮2、一号驱动电机3、主杆4、二号驱动电机5、支杆6、电磁铁7、液压油缸8、线路管9、绞线轮10、三号驱动电机11、钢缆12、物料桶13、滑轮14、伸缩气缸15、支架16、压板17、凸起18、操控台19、放置槽20、配重块21、插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车轮2以及驱动车轮2转动的一号驱动电机3,底座1的顶面中心设有一竖向的主杆4,底座1内置有驱动主杆4周向转动的二号驱动电机5;主杆4的顶端与一支杆6的一端铰接,该支杆6可绕铰接点上下翻转,支杆6的另一端安装有电磁铁7;支杆6的下侧另铰接有一液压油缸8,液压油缸8的另一端铰接于主杆4的外侧;主杆4和支杆6的外侧均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线路管9;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绞线轮10,绞线轮10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绞线轮10转动的三号驱动电机11,绞线轮10上绕有钢缆12,钢缆12一端连接在绞线轮10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杆4和支杆6上的线路管9连接一物料桶13,物料桶13为铁制物料桶13。

上述线路管9两端的支杆6/主杆4壁上均安装有滑轮14,使钢缆12收放更顺,减少钢缆12收放过程中的磨损。

上述底座1的两侧外设有伸缩气缸15,伸缩气缸15为竖向设置,伸缩气缸15的缸体通过支架16固定在底座1上,伸缩气缸15的活塞端安装有压板17,压板17由伸缩气缸15驱动可上下位移,当装置停止后,压板17向下移动抵住地面,使本装置固定不动。

上述压板17的底面上布满圆弧状的凸起18,提高压板17的摩擦力,防止本装置移动。

上述底座1的顶面上设有操控台19,操控台19与一号驱动电机3、二号驱动电机5、三号驱动电机11、液压油缸8和伸缩气缸15信号连接,用于整个装置的操控。

上述电磁铁7为弧形结构,更方便吸住物料桶13。

上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0,放置槽20内置有若干层配重块21,防止水泥运转时,由于物料桶13内水泥太重而导致侧翻现象,而配置块设计成层叠状,可随时脱卸/装载,脱卸后,可使得整个装置重量降低,在装置移动时可更节省能耗。

上述配重块2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插口22,方便叉车将配重块21装载或脱卸。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安装有若干车轮以及驱动车轮转动的一号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设有一竖向的主杆,所述底座内置有驱动主杆周向转动的二号驱动电机;所述主杆的顶端与一支杆的一端铰接,该支杆可绕铰接点上下翻转,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支杆的下侧另铰接有一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主杆的外侧;所述主杆和支杆的外侧均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线路管;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绞线轮,所述绞线轮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绞线轮转动的三号驱动电机,绞线轮上绕有钢缆,钢缆一端连接在绞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杆和支杆上的线路管连接一物料桶,所述物料桶为铁制物料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管两端的支杆/主杆壁上均安装有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外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为竖向设置,伸缩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气缸的活塞端安装有压板,压板由伸缩气缸驱动可上下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布满圆弧状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与一号驱动电机、二号驱动电机、三号驱动电机、液压油缸和伸缩气缸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为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置有若干层配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插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建设用起吊装置,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底面上安装有若干车轮以及驱动车轮转动的一号驱动电机,底座顶面中心设有一竖向的主杆,底座内置有驱动主杆周向转动的二号驱动电机;主杆的顶端与一支杆一端铰接,支杆另一端安装有电磁铁;支杆下侧另铰接有一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另一端铰接于主杆的外侧;主杆和支杆的外侧均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线路管;底座顶面上设有绞线轮,绞线轮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绞线轮转动的三号驱动电机,钢缆一端连接在绞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杆和支杆上的线路管连接一铁制物料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随时随处移动,还能保持装载水泥的容器在转运过程中不发生晃动,有效防止了水泥溅出。

技术研发人员:杜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邗江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