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见的单梁桥式起重机主要由主梁、端梁、电动葫芦、大车运行机构以及电控部分组成,而随着桥式起重机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一个电动葫芦已逐渐不能满足起吊重物的需求,比如不能实现重物的翻转,随之桥式起重机开始出现双葫芦的结构,为便于电动葫芦导电线缆的布置,两台电动葫芦一般安装在主梁同侧且两台电动葫芦同向设置,此外,为防止两台电动葫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电动葫芦的运行位置,并在电动葫芦的相对侧安装缓冲器防止发生意外碰撞时的损坏,但现有的缓冲器存在以下弊端:缓冲器直接采用连接杆或连接板安装在电动葫芦上,且缓冲器的一端需要露出电动葫芦外才能在电动葫芦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而电动葫芦在起吊重物运行时具有较大的惯性,在发生意外碰撞时往往会导致连接杆或连接板的损坏而起不到缓冲作用,因此,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解决现有单梁桥式起重机双葫芦上的缓冲器若连接处损坏不能实现缓冲作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工字钢主梁和对称安装在工字钢主梁两端的端梁,所述端梁上安装有大车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主梁的同侧安装有两台同向设置的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之间的工字钢主梁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立板,所述立板顶端与工字钢主梁连接,立板与电动葫芦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沿立板高度方向等距分布且水平设置的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一端与立板连接,弹性缓冲件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立板平行设置,缓冲板顶端与工字钢主梁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顶端与工字钢主梁之间为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顶端与工字钢主梁之间为固定连接,立板位于工字钢主梁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顶端与工字钢主梁之间为滑动连接,立板底端连接有牵引绳,立板的顶边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的宽度大于工字钢主梁的宽度,矩形缺口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关于矩形缺口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能够沿工字钢主梁滑动的滚轮,所述牵引绳一端与立板底端可拆卸连接,牵引绳另一端为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葫芦均包括与工字钢主梁滑动连接的运行机构,所述电运行机构均固定连接有卷筒机构,所述卷筒机构均包括卷筒机架和设置在卷筒机架内的卷筒,所述卷筒机架与运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卷筒均传动连接有起升电机,卷筒上均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底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钩,两个滑轮的相对侧面之间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两端分别与滑轮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葫芦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分别与运行机构和卷筒机构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字钢主梁上设置缓冲装置,并不与电动葫芦有直接的连接关系,自然避免与电动葫芦连接方式的损坏,两台电动葫芦在发生意外碰撞时不会有互相接触的部位,还可以通过缓冲板与弹性缓冲件减缓电动葫芦的碰撞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电动葫芦起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板与工字钢主梁滑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缓冲装置;11、立板;111、矩形缺口;112、滚轮;113、连接件;12、弹性缓冲件;13、缓冲板;14、牵引绳;2、电动葫芦;21、运行机构;22、卷筒机构;221、卷筒机架;222、卷筒;223、起升电机;224、钢丝绳;225、滑轮;226、吊钩;23、电气控制系统;3、固定架;4、平衡杆;5、工字钢主梁;6、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工字钢主梁5和对称安装在工字钢主梁5两端的端梁6,端梁6上安装有大车运行机构,大车运行机构主要包括大车运行电机、大车传动机构和大车行走轮等,本实用新型的单梁桥式起重机在使用时,在端梁6底部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沿竖直方向设置,工字钢主梁5的同侧安装有两台同向设置的电动葫芦2,便于电动葫芦2导电线缆的布置,电动葫芦2之间的工字钢主梁5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1,缓冲装置1包括立板11,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连接,立板11与电动葫芦2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沿立板11高度方向等距分布且水平设置的弹性缓冲件12,弹性缓冲件12一端与立板11连接,弹性缓冲件12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板13,具体的,弹性缓冲件12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113与立板11及缓冲板13可拆卸连接并形成水平设置,缓冲板13与立板11平行设置,缓冲板13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此外,可以设置缓冲板13底端和立板12底端与电动葫芦2壳体的底部等高,还可以在缓冲板13与弹性缓冲件12未连接的侧面上设置橡胶层,能够有更好的缓冲作用,通过在工字钢主梁5上设置缓冲装置1,并不与电动葫芦2有直接的连接关系,自然避免与电动葫芦2连接方式的损坏,而且可以保留电动葫芦2原有的结构,不会因添加连接结构而影响电动葫芦2的正常使用,两台电动葫芦2在发生意外碰撞时不会有互相接触的部位,还可以通过缓冲板13与弹性缓冲件12减缓电动葫芦2的碰撞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电动葫芦2起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为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如图1所示,若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螺纹连接,则立板11位于工字钢主梁5的中间位置,用于限制电动葫芦2在工字钢主梁5上的运行距离,但并不影响两台电动葫芦2的运用,此外,在电动葫芦2失控向立板11方向运行时,缓冲装置1有缓冲作用,立板11也不会使两台电动葫芦2有互相接触的机会。
如图3和图4所示,若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为滑动连接,立板11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如下:立板11底端连接有牵引绳14,立板11的顶边开设有矩形缺口111,矩形缺口111的宽度大于工字钢主梁5的宽度,矩形缺口11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关于矩形缺口111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能够沿工字钢主梁5滑动的滚轮112,牵引绳14一端与立板11底端可拆卸连接,牵引绳14另一端为自由端,将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的作用在于,在使用其中一个电动葫芦2起吊重物运行时,能够通过牵引绳14将缓冲装置1移动至其他位置,有利于单个电动葫芦2的运行,此外,由于立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缓冲件12和缓冲板13,即使缓冲装置1为可活动的,依然能够实现缓冲作用,比如,将其中一个电动葫芦2移动至工字钢主梁5的一端,随之将缓冲装置1移动至与这个电动葫芦2靠近,在另一个电动葫芦2运行失控时,未运行的电动葫芦2可以给缓冲装置1一个阻挡作用,此时,缓冲装置1同样可以对运行失控的电动葫芦2起缓冲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将电动葫芦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电动葫芦2均包括与工字钢主梁5滑动连接的运行机构21,运行机构21主要包括运行电机、传动机构及行走轮等,运行机构21均固定连接有卷筒机构22,卷筒机构22均包括卷筒机架221和设置在卷筒机架221内的卷筒222,卷筒机架221与运行机构21固定连接,卷筒222均传动连接有起升电机223,卷筒222上均缠绕有钢丝绳224,钢丝绳224底端均设置有滑轮225,滑轮22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钩226,电动葫芦2通过运行机构21实现水平移动,通过卷筒机构22实现重物的提升,一般来说,两台电动葫芦2无论从形状、结构和功率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但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存在,因此,两台电动葫芦2在提升重物时,总会存在提升高度的差异,并且吊钩226在吊起重物上升的过程中滑轮225也难免发生转动,从而将钢丝绳224绞合在一起,因此,在两个滑轮225的相对侧面之间连接有平衡杆4,平衡杆4的作用为在电动葫芦2起吊重物时,通过观察平衡杆4是否倾斜能够对两台电动葫芦2的提升高度差异做一个判断,避免因两台电动葫芦2提升高度差异过大而造成事故,此外,平衡杆4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滑轮6在提升过程中转动,避免钢丝绳224绞合在一起,另外,平衡杆4两端分别与滑轮6为可拆卸连接,在单独使用其中一个电动葫芦2时,拆除平衡杆4避免影响电动葫芦2的运行。
如图1所示,电动葫芦2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23,电气控制系统23分别与运行机构21和卷筒机构22电连接,电气控制系统23分别控制电动葫芦运行小车21和卷筒机构22运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1.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工字钢主梁(5)和对称安装在工字钢主梁(5)两端的端梁(6),所述端梁(6)上安装有大车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主梁(5)的同侧安装有两台同向设置的电动葫芦(2),所述电动葫芦(2)之间的工字钢主梁(5)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1),所述缓冲装置(1)包括立板(11),所述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连接,立板(11)与电动葫芦(2)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沿立板(11)高度方向等距分布且水平设置的弹性缓冲件(12),所述弹性缓冲件(12)一端与立板(11)连接,弹性缓冲件(12)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板(13),所述缓冲板(13)与立板(11)平行设置,缓冲板(13)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为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为固定连接,立板(11)位于工字钢主梁(5)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顶端与工字钢主梁(5)之间为滑动连接,立板(11)底端连接有牵引绳(14),立板(11)的顶边开设有矩形缺口(111),所述矩形缺口(111)的宽度大于工字钢主梁(5)的宽度,矩形缺口(11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关于矩形缺口(111)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能够沿工字钢主梁(5)滑动的滚轮(112),所述牵引绳(14)一端与立板(11)底端可拆卸连接,牵引绳(14)另一端为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12)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2)均包括与工字钢主梁(5)滑动连接的运行机构(21),所述运行机构(21)均固定连接有卷筒机构(22),所述卷筒机构(22)均包括卷筒机架(221)和设置在卷筒机架(221)内的卷筒(222),所述卷筒机架(221)与运行机构(21)固定连接,所述卷筒(222)均传动连接有起升电机(223),卷筒(222)上均缠绕有钢丝绳(224),所述钢丝绳(224)底端均设置有滑轮(225),所述滑轮(22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钩(226),两个滑轮(225)的相对侧面之间连接有平衡杆(4),所述平衡杆(4)两端分别与滑轮(225)为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2)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23),所述电气控制系统(23)分别与运行机构(21)和卷筒机构(22)电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