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6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施工需求,市场推出了一种工地使用的小型的悬吊装置,主要是通过杠杆原理帮助工人吊起重物,方便装载在车上或者方便运输,应用于不需要吊起很高的重物的施工措施中,该悬吊装置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帮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

现有的建筑用悬吊装置存在明显问题,如果货物过重,悬吊装置则无法吊起,如果强制吊起,悬吊装置会被弄翻在地面,被破坏,这时候处理方法,一般都是减轻重物的重量或者加大平衡砣的重量,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包括v形底板,所述v形底板顶部外壁的尖端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口,所述支撑柱凹口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转动连接处为支撑杆三分之一至为五分之一处,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柱一端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y形移动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y形移动杆的一边外壁上,且y形移动杆的一边内壁设置有天秤砣,支撑杆的底部外壁的一端通过螺钉固顶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v形底板的底部外壁三个端点处通过螺钉固定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圆柱表面的底端焊接有三至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板筋,且板筋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v形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远离支撑柱一端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边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杆的底部外壁上。

进一步的,将所述支撑杆替换成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固定板,伸缩杆活塞杆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活塞杆的一端与第四固定板通过螺钉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建筑用悬吊装置,通过设置有移动杆、支撑杆和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活塞杆推出或拉进活塞腔内实现自身的伸长或缩短,这样可以通过移动杆上平衡砣和支撑杆距离,根据杠杆原理,使工人可以不用更换平衡砣或减轻重物重量,提高工作效率。

2、该建筑用悬吊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和支撑板,第二液压杆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活塞杆推出或拉进活塞腔内实现自身的伸长或缩短,这样第二液压杆可以控制支撑杆做扇形运动。

3、该建筑用悬吊装置,通过设置有伸缩杆和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活塞杆推出或拉进活塞腔内实现自身的伸长或缩短,这样可以控制伸缩杆伸长和缩短,方便工人吊起和放下重物。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列1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的结构断视图。

图中:1-v形底板、2-万向轮、3-板筋、4-支撑柱、5-挂钩、6-支撑杆、7-平衡砣、8-y形移动杆、9-第一液压杆、10-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液压杆、13-第二固定块、14-支撑板、15-第二固定板、16-伸缩杆、17-第三固定板、18-第四固定板、19-第三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包括v形底板1,v形底板1顶部外壁的尖端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口,支撑柱4凹口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且转动连接处为支撑杆三分之一至为五分之一处,支撑杆6远离支撑柱4一端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0,且第一固定板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液压杆9,第一液压杆9的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5,支撑杆6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y形移动杆8,第二固定板15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y形移动杆8的一边外壁上,且y形移动杆8的一边内壁设置有天秤砣7,v形底板1的底部外壁三个端点处通过螺钉固定有万向轮2,支撑柱4圆柱表面的底端焊接有三至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板筋3,且板筋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v形底板1上,支撑柱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远离支撑柱4一端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3的一边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2,且第二液压杆12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杆6的底部外壁上,支撑杆6的底部外壁的一端通过螺钉固顶有挂钩5。

工作原理:第一液压杆9和第二液压杆12都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活塞杆推出或拉进活塞腔内实现自身的伸长或缩短,这样第一液压杆9,可以通过移动杆8上平衡砣7和支撑杆6距离,根据杠杆原理,使工人可以吊起更重重物,第二液压杆12可以控制支撑杆6做扇形运动,使挂钩5方便接触重物。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将支撑杆6替换成伸缩杆16,且伸缩杆16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7,伸缩杆16活塞杆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四固定板18,第三固定板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液压杆19,第三液压杆19活塞杆的一端与第四固定板18通过螺钉相固定。

工作原理:第三液压杆19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活塞杆推出或拉进活塞腔内实现自身的伸长或缩短,可以控制伸缩杆16伸长和缩短,方便工人吊起和放下重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包括v形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底板(1)顶部外壁的尖端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口,所述支撑柱(4)凹口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且转动连接处为支撑杆三分之一至为五分之一处,所述支撑杆(6)远离支撑柱(4)一端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0),且第一固定板(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液压杆(9),所述第一液压杆(9)的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支撑杆(6)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y形移动杆(8),所述第二固定板(15)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y形移动杆(8)的一边外壁上,且y形移动杆(8)的一边内壁设置有天秤砣(7),支撑杆(6)的底部外壁的一端通过螺钉固顶有挂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底板(1)的底部外壁三个端点处通过螺钉固定有万向轮(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圆柱表面的底端焊接有三至四个等距离分布的板筋(3),且板筋(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v形底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远离支撑柱(4)一端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一边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2),且第二液压杆(12)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杆(6)的底部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撑杆(6)替换成伸缩杆(16),且伸缩杆(16)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7),伸缩杆(16)活塞杆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四固定板(18),第三固定板(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液压杆(19),第三液压杆(19)活塞杆的一端与第四固定板(18)通过螺钉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悬吊装置,包括V形底板,所述V形底板顶部外壁的尖端处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口,所述支撑柱凹口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转动连接处为支撑杆三分之一至为五分之一处,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柱一端的一边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液压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移动杆、支撑杆和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活塞杆推出或拉进活塞腔内实现自身的伸长或缩短,这样可以通过移动杆上平衡砣和支撑杆距离,根据杠杆原理,使工人可以不用更换平衡砣或减轻重物重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聂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联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