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均质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7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制品均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为了使鲜奶中的脂肪颗粒破碎细化,需要对鲜奶进行均质化处理。鲜奶的均质由均质机完成,经过均质处理,可防止鲜奶中的脂肪上浮,使鲜奶形成均匀的组织状态,增大粘度,抑制乳清分离,提高奶制品的稳定性,使乳制品能够获得更好的口感。

授权公告号为cn2094234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酸奶均质装置,包括均质罐,均质罐的顶盖中心和底部中心分别通过机械密封安装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由位于均质罐上方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二搅拌机构由位于均质罐下方的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搅拌机构上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下端与乳化头动力连接,搅拌轴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述乳化头上端设有若干个的支撑柱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之间间隙相同,支撑柱上端通过法兰与位于搅拌轴外侧的套管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尽管能够实现酸奶均质的目的,但由于搅拌轴竖直设置,在第二搅拌轴的下方容易造成粗颗粒物质的堆积,从而使得不能够达到较好的均质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制品均质机,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机驱动均质筒转动并利用第二桨叶进行破碎细化,从而使得均质筒内的奶制品能够充分混合,不会在均质筒内存在粗颗粒物的沉淀,均质化效果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乳制品均质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方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水平设置有均质筒,所述均质筒与外壳之间留有距离;所述均质筒内部设置有与均质筒同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第二桨叶;所述固定轴轴向的一端穿过均质筒并穿出外壳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均质筒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均质筒外壁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远离均质筒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支撑部驱动均质筒转动;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均质筒上与第一进料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均质筒上与第一出料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设置有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机构驱使支撑部带动位于外壳内的均质筒转动,均质筒内的原料奶能够充分混合并且使脂肪颗粒物不会发生沉淀;固定轴上的第二桨叶对混在原料奶中的脂肪颗粒进行破碎细化,从而使得原料奶的均质化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均质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内伸出的第一桨叶;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配合能够加快对原料奶中的脂肪颗粒的破碎细化速度,从而减少均质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外壳的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固定部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外壳与机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部朝向外壳的一端卡接固定并与固定轴同轴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出外壳且利用传动皮带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利用驱动电机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减速器能够实现对驱动轴的转动速度的更好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朝向外壳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的卡槽;所述驱动轴朝向均质筒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齿;所述卡齿的数量与卡槽数量相等;所述卡齿与卡槽的形状匹配并卡入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齿与卡槽的配合使驱动轴转动的时候带动支撑部转动,方便两者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靠近支撑部一端的外壁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上与第二固定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二固定环同轴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和转动环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第二固定环和转动环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环槽;所述相对的环槽之间周向设置有若干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珠实现固定轴与支撑部之间的转动连接并减少固定轴与支撑部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进料口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底端能够伸入到均质筒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进料,在进料时,打开第二进料口并将第一连接管伸入到第二进料口中,从而使进料时不会有原料奶落在均质筒和外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电磁阀相对设置并螺纹连接在均质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出料,在出料时,将第二连接管连接在均质筒上,打开第二出料口使原料奶从第二连接管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均质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观察窗相对的第二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地对均质筒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转动的均质筒以及固定在固定轴上的第二桨叶,均质筒内的原料奶能够充分混合并且使脂肪颗粒物不会发生沉淀;固定轴上的第二桨叶对混在原料奶中的脂肪颗粒进行破碎细化,从而使的原料奶的均质化效果更好;

2.通过在均质筒内壁上设置第一桨叶,能够加快对原料奶中的脂肪颗粒的破碎细化速度,从而减少均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固定部;2、外壳;21、第一进料口;22、第一出料口;23、第一连接管;24、第二连接管;25、第一观察窗;3、均质筒;31、第二进料口;32、第二出料口;33、电磁阀;34、第一桨叶;35、支撑部;36、转动环;37、卡槽;38、第二观察窗;4、驱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减速器;43、传动皮带;44、驱动轴;441、连接环;442、卡齿;5、固定轴;51、第二桨叶;52、第一固定环;53、第二固定环;54、环槽;55、紧固螺栓;56、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乳制品均质机,包括水平设置的机架1。机架1上方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外壳2。外壳2下方沿外壳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固定部11。固定部11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固定部11的顶面开设有与外壳2的形状匹配的弧形槽,外壳2放置在弧形槽内。固定部11焊接在机架1上,外壳2焊接在固定部11上。

参照图2、图3,外壳2内部同轴设置有均质筒3,均质筒3轴向的两端封闭。均质筒3与外壳2之间留有距离。外壳2的径向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25,均质筒3上与第一观察窗2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观察窗38。通过第一观察窗25和第二观察窗38能够观察到均质筒3内部的情况。

均质筒3内设置有与均质筒3同轴的固定轴5。固定轴5轴向的一端依次穿过均质筒3和外壳2伸出到外壳2外部。固定轴5伸出到外部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固定环52,第一固定环52利用紧固螺栓55与固定轴5连接。固定轴5与外壳2之间固定连接。

参照图3,固定轴5轴向的另一端伸出均质筒3并转动连接有与固定轴5同轴设置的支撑部35。支撑部35固定在均质筒3的外壁上。固定轴5与均质筒3的连接处均机械密封。支撑部35与位于外壳2外部的驱动机构4连接。驱动机构4包括与支撑部35朝向外壳2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与固定轴5同轴的驱动轴44。结合图1,驱动轴44穿出外壳2且利用传动皮带43连接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减速器42。减速器42利用驱动电机41驱动。

均质筒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内伸出的第一桨叶34,第一桨叶34与均质筒3固定连接。固定轴5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第二桨叶51,第二桨叶51与固定轴5固定连接。第一桨叶34与第二桨叶51交错设置。

通过以上设置,启动驱动电机41,驱动轴44带动固定在均质筒3上的支撑部35转动,进而带动均质筒3转动,同时利用均质筒3内的第一桨叶34和固定轴5上的第二桨叶51对脂肪颗粒进行细化,由于均质筒3处于转动状态,脂肪颗粒无法形成沉淀,从而使得均质效果更好。

结合图4,外壳2的顶部靠近第一固定环52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外壳2的第一进料口21,均质筒3上与第一进料口2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进料口31。第二进料口31的位置设置有控制第二进料口31的电磁阀33,电磁阀33固定在均质筒3的外壁上。第一进料口21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3。第一连接管23的长度大于第一进料口21与第二进料口31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管23的外径小于第二进料口31的直径。进料时,打开电磁阀33,转动第一连接管23,使第一连接管23的底端进入均质筒3内部。

结合图5,外壳2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外壳2的第一出料口22,均质筒3上与第一出料口2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出料口32。第二出料口32处设置有控制第二出料口32的电磁阀33。电磁阀33固定在均质筒3的外壁上。第二出料口32处设置有与第二出料口32同轴且中空的连接件,连接件远离均质筒3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4。出料时,将第二连接管24与连接件螺纹连接,之后打开电磁阀33即可。

参照图6、图7,固定轴5穿过均质筒3并与驱动轴44相对的一端的外壁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3,第二固定环53与固定轴5固定连接。支撑部35上与第二固定环5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二固定环53同轴的转动环36。转动环36与支撑部3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环53和转动环36之间留有距离。第二固定环53和转动环36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环槽54。相对的环槽54之间周向设置有若干滚珠56。通过以上设置,使固定轴5和支撑部35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相对转动。

支撑部35朝向外壳2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的卡槽37;驱动轴44朝向均质筒3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连接环441,连接环441远离驱动轴44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齿442。卡齿442的数量与卡槽37数量相等。卡齿442与卡槽37的形状匹配并卡入卡槽37中。通过卡齿442与卡槽37的配合,使驱动轴44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撑部35转动,进而带动均质筒3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封闭第二出料口32,打开第二进料口31,利用第一连接管23向均质筒3内进料,进料完成后将第二进料口31关闭;启动驱动机构4,在驱动轴44的带动下使均质筒3转动,在实现均质筒3原料奶充分混合的同时在利用第一桨叶34和第二桨叶51的作用下将脂肪颗粒细化,使得本实用新型对原料奶的均质效率得到了提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乳制品均质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方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水平设置有均质筒(3),所述均质筒(3)与外壳(2)之间留有距离;所述均质筒(3)内部设置有与均质筒(3)同轴的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第二桨叶(51);所述固定轴(5)轴向的一端穿过均质筒(3)并穿出外壳(2)且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5)的另一端穿过均质筒(3)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均质筒(3)外壁上的支撑部(35);所述支撑部(35)远离均质筒(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通过支撑部(35)驱动均质筒(3)转动;所述外壳(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1),所述均质筒(3)上与第一进料口(2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料口(31);所述外壳(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2),所述均质筒(3)上与第一出料口(22)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料口(32);所述第二进料口(31)和第二出料口(32)均设置有电磁阀(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筒(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内伸出的第一桨叶(34);所述第一桨叶(34)与第二桨叶(51)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部(11),所述固定部(11)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部(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外壳(2)的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固定部(11)与外壳(2)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与支撑部(35)朝向外壳(2)的一端卡接固定并与固定轴(5)同轴的驱动轴(44);所述驱动轴(44)穿出外壳(2)且利用传动皮带(43)连接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减速器(42);所述减速器(42)利用驱动电机(41)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5)朝向外壳(2)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的卡槽(37);所述驱动轴(44)朝向均质筒(3)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齿(442);所述卡齿(442)的数量与卡槽(37)数量相等;所述卡齿(442)与卡槽(37)的形状匹配并卡入卡槽(37)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5)靠近支撑部(35)一端的外壁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3),第二固定环(53)与固定轴(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35)上与第二固定环(5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二固定环(53)同轴的转动环(36);所述转动环(36)与支撑部(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53)和转动环(36)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第二固定环(53)和转动环(36)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环槽(54);所述相对的环槽(54)之间周向设置有若干滚珠(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21)与第二进料口(3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3);所述第一连接管(23)与第一进料口(21)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管(23)的底端能够伸入到均质筒(3)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2)与第二出料口(3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4);所述第二连接管(24)与电磁阀(33)相对设置并螺纹连接在均质筒(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25),所述均质筒(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观察窗(25)相对的第二观察窗(3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制品均质机,涉及乳制品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均质筒,均质筒与外壳之间留有距离;均质筒内部设置有与均质筒同轴的固定轴;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二桨叶;固定轴轴向的一端穿过均质筒并穿出外壳且与外壳固定连接;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均质筒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均质筒外壁上的支撑部;支撑部远离均质筒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外壳和均质筒的顶端开设相对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外壳的和均质筒的底端开设相对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机驱动均质筒转动并利用第二桨叶进行破碎细化,从而使得均质筒内的原料奶能够充分混合,不会在均质筒内存在粗颗粒物的沉淀,均质化效果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武洋;王保华;贺超芸;原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和润乳制品厂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