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8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是指涂布于物体表面,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涂料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几种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

传统的混合装置通常通过搅拌和震动相互配合的方式对涂料进行混合,由于混合时会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这样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不适,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在避免震动的同时,保证混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注料通道、转架、搅拌杆、混合杆和混合刷,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置有注料通道,所述混合罐靠近注料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杆;

所述混合罐的内壁焊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中设置有两个同向运转的转架,转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合罐的外部,并且转架的外部还套接有皮带;

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外壁焊接有转杆,并且搅拌杆的外围还通过连接块的连接设置了混合刷;

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混合杆。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中设置的两个转架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外壁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壁焊接有四个混合刷。

优选的,所述混合刷与所述混合罐的内壁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罐中设置的混合杆、转架、搅拌杆和混合刷的设置,使处于不同位置高度的结构,实现对涂料加工的原料的均匀混合,保证涂料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转架连接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的转杆和混合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罐、2搅拌杆、3转架、4进料口、5注料通道、6混合杆、7固定框、8转杆、9混合刷、10连接块、11出料管、12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1、注料通道5、转架3、搅拌杆2、混合杆6和混合刷9,混合罐1的顶部设置有注料通道5,混合罐1靠近注料通道5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杆6,混合罐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混合杆6;

其中,混合罐1的内壁焊接有固定框7,且固定框7中设置有两个同向运转的转架3,转架3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罐1的外部,并且转架3的外部还套接有皮带12,混合罐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架3相连,固定框7中设置的两个转架3交错设置;

混合罐1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杆2,且搅拌杆2的外壁焊接有转杆8,并且搅拌杆2的外围还通过连接块10的连接设置了混合刷9,搅拌杆2的外壁焊接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的外壁焊接有四个混合刷9,混合刷9与混合罐1的内壁相互接触;

混合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1。

具体的,通过注料通道5将需要做混合处理的原料,因注料通道5为两个通道一个进料口4,因此在原料通过注料通道5滑落至进料口4处时,可以完成原料的初步碰撞,便于后续原料的混合;

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混合杆6的运转,对原料起到初步的混合作用,因设置在固定框7中的两个转架3为板体和杆体构成,且两个转架3为交错设置的,因此控制原料的流速降低,且还可以对原料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增加了混合杆6和转架3相互配合时,对原料混合的均匀;

通过固定框7中的空间,下落至混合罐1顶部的原料,可以利用处于旋转状态下的转杆8和混合刷9进行搅拌混合,对原料也起到混合搅拌的作用,并且混合刷9的设置,可以避免原料粘接在混合罐1的底部时造成的卸料不便,保证原料在排出混合罐1时的顺利;

通过在混合罐1中设置的混合杆6、转架3、搅拌杆2和混合刷9的设置,使处于不同位置高度的结构,实现对涂料加工的原料的均匀混合,保证涂料混合的效果;

在出料管11连接的阀门开启后,原料将通过出料管11排出,完成卸料。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1)、注料通道(5)、转架(3)、搅拌杆(2)、混合杆(6)和混合刷(9),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设置有注料通道(5),所述混合罐(1)靠近注料通道(5)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杆(6);

所述混合罐(1)的内壁焊接有固定框(7),且固定框(7)中设置有两个同向运转的转架(3),转架(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合罐(1)的外部,并且转架(3)的外部还套接有皮带(12);

所述混合罐(1)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杆(2),且搅拌杆(2)的外壁焊接有转杆(8),并且搅拌杆(2)的外围还通过连接块(10)的连接设置了混合刷(9);

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混合杆(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架(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7)中设置的两个转架(3)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的外壁焊接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的外壁焊接有四个混合刷(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刷(9)与所述混合罐(1)的内壁相互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注料通道、转架、搅拌杆、混合杆和混合刷,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置有注料通道,所述混合罐靠近注料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杆;所述混合罐的内壁焊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中设置有两个同向运转的转架,转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合罐的外部,并且转架的外部还套接有皮带;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外壁焊接有转杆,并且搅拌杆的外围还通过连接块的连接设置了混合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罐中设置的混合杆、转架、搅拌杆和混合刷的设置,使处于不同位置高度的结构,实现对涂料加工的原料的均匀混合,保证涂料混合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富利达涂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