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28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



背景技术:

复合板复面层为材料性能的决定性部位,损伤复面层将极大的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例如在对混凝土烟囱进行环保改造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烟囱内部新增一套205m钛钢复合板钢内筒。此内筒采用热轧制钛钢复合板ta2+q235b和q235b,钛钢复合板厚度为1.2+12/14/16/18mm四种,直径为7米,高205米,重600t,其中钛钢复合板(ta2+q235b)重460t,其余为普通碳钢(q235b)。钛层厚度仅1.2mm,钢内筒的设计使用寿命15年。因此,对钛面的任何损伤都将成为耐腐蚀的薄弱点,极大的降低内筒的耐久性。

而目前吊装钛钢复合板等复合板一般用到钢板钳,钢板钳作为钢板吊运的常用工具,利用钢板自身的重量产生夹紧力。为保证夹紧力能满足吊装要求,钳舌和钳体与钢板夹紧部位均不是光滑的平面,并且钳体与钢板夹紧部位一般设有防滑垫,在钢板吊装的过程中,不管是钳舌还是钳体都会对钢板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利用现有的钢板钳吊装复合板势必会损伤复合板的复面层,进而将极大的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希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其中,包括:钳舌、钳体和金属板;

所述钳体上开设有u形钳口,所述钳体位于所述钳口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钳体位于所述安装槽两侧的部分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钳舌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钳舌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钳舌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的枢轴与所述钳体转动连接并使所述钳舌的下部能够绕枢轴转动至钳口中;

所述金属板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且所述金属板的下表面焊接在所述钳口的底部上。

上述的用于复合板吊运的钢板钳,其中,所述金属板为钢板。

上述的用于复合板吊运的钢板钳,其中,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3.5~4.5mm。

上述的用于复合板吊运的钢板钳,其中,所述钳舌具有相对设置的悬吊端和钳压端,所述悬吊端开设有吊孔,所述钳压端具有一弧形的钳压面,且所述钳压面上均匀设置有齿牙。

上述的用于复合板吊运的钢板钳,其中,所述金属板的上表面平行于所述u形钳口的底部平面。

上述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通过于钳体上开设有u形钳口,且于钳体位于钳口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安装槽,并将钳舌设置于安装槽中,且该钳舌通过枢轴与所述钳体转动连接并使该钳舌的下部能够绕枢轴转动至钳口中,并于该钳口的底部焊接有一上表面光滑平整的金属板;采用该钢板钳吊运复合板,由于钳体与复面层为面接触,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复面层的局部受力,避免了复合板在吊运过程中出现划伤、压痕、凹坑等缺陷,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在复合板吊运时,不需要增加其他对复面层的保护措施,即可有效的保证复面层的质量。且该钢板钳制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板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板钳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众所周知的,钢板钳与钢板的夹紧接触部位为钳舌和钳体,钳舌为主要受力点,不能随意更改。然而常规钢板钳钳体与钢板接触部位不是光滑的平面,易对夹持的构件(特别是复合层)表面造成损伤。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包括:钳舌、钳体和金属板;所述钳体上开设有u形钳口,所述钳体位于所述钳口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钳体位于所述安装槽两侧的部分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钳舌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钳舌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钳舌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的枢轴与所述钳体转动连接并使所述钳舌的下部能够绕枢轴转动至钳口中;所述金属板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且所述金属板的下表面焊接在所述钳口的底部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具体的,该钢板钳包括:钳舌1、钳体2和钢板3;该钳体2上开设有u形钳口21,该钳体2位于钳口21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安装槽(具体的,该安装槽位于钳体2位于钳口21上方的部分的中部),且钳体2位于安装槽两侧的部分开设有连接孔,钳舌1中部开设有安装孔,该钳舌1设置于安装槽中,且钳舌1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和连接孔的枢轴4与钳体2转动连接并使钳舌1的下部能够绕枢轴4转动至钳口21中,进而与钳体2一起夹紧板材,该钢板3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且该钢板3的下表面焊接在钳口21的底部上,使用时,只需要将复合板5(例如钛钢复合板5)的复面层51放置于与钢板3接触的地方即可实现钳体2与复面层51的面接触,从而增加钢板钳钳体与复面层51的接触面积,极大的降低了复面层51局部受力,且由于钢板3上表面光滑平整,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复合板5的复面层51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钢板3的厚度为3.5~4.5mm(例如3.5mm、3.8mm或4mm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钳舌1具有相对设置的悬吊端11和钳压端12,悬吊端11开设有吊孔,钳压端12具有一弧形的钳压面,且钳压面上均匀设置有齿牙121以增大钳舌1与复合板5之间的摩擦力。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钢板钳在使用时,一定要保证与复面层51接触的是新增钢板3的钳体2部分,不能是带齿牙的钳舌1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板的上表面平行于u形钳口21的底部平面,以保证金属板的上表面与复合板5的复面层51之间为面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制作简单,具体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准备一块平整光滑的与钳体尺寸差不多的4mm厚钢板;然后去掉钢板钳钳体自带的防滑垫;将新增钢板摆放至钳体合适位置;之后预夹紧一块钢板,先点焊新增钢板四周(这是为了保证新增钢板在吊装时与构件全面接触,),从而保证夹紧后为面接触;再全面焊接;焊接完毕后,松开钢板钳,去掉预夹紧钢板,将新增钢板打磨平整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能解决复合板在吊运的过程中,钳体对复合板的损伤问题。使用这种复合板吊运复面层保护钢板钳后,钳体与复面层为面接触,避免的点接触和线接触,极大的减少复面层的局部受力,有效的保证了复面层的表面质量,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舌、钳体和金属板;

所述钳体上开设有u形钳口,所述钳体位于所述钳口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钳体位于所述安装槽两侧的部分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钳舌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钳舌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钳舌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的枢轴与所述钳体转动连接并使所述钳舌的下部能够绕枢轴转动至钳口中;

所述金属板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且所述金属板的下表面焊接在所述钳口的底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3.5~4.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舌具有相对设置的悬吊端和钳压端,所述悬吊端开设有吊孔,所述钳压端具有一弧形的钳压面,且所述钳压面上均匀设置有齿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上表面平行于所述u形钳口的底部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吊运复合板的钢板钳,通过于钳体上开设有U形钳口,且于钳体位于钳口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安装槽,并将钳舌设置于安装槽中,且该钳舌通过枢轴与所述钳体转动连接并使该钳舌的下部能够绕枢轴转动至钳口中,并于该钳口的底部焊接有一上表面光滑平整的金属板;采用该钢板钳吊运复合板,由于钳体与复面层为面接触,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复面层的局部受力,避免了复合板在吊运过程中出现划伤、压痕、凹坑等缺陷,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在复合板吊运时,不需要增加其他对复面层的保护措施,即可有效的保证复面层的质量。且该钢板钳制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蔚;刘志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