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犊牛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犊牛的消化系统适用于乳蛋白,但其价格昂贵,成本较高,因此犊牛饲料中总是寻找优质、容易消化的代乳品,犊牛颗粒就是此类代乳品之一。在传统的犊牛喂养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犊牛颗粒料加入到料槽中,不仅无法控制加料的量,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极不方便,还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下料的装置,能够根据犊牛的喂食习惯,定时、定量的对犊牛进行投喂饲料,以避免人工喂养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人工喂养犊牛浪费人力物力和饲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端四角均通过法兰盘安装有支撑脚,多个所述法兰盘均通过螺栓与下壳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壳体的正面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通过螺栓与下壳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两侧顶端两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
为了使得该装置便于加水和其他营养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顶端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底端两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多个所述第二耳板均通过螺栓与第一耳板活动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后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设置于上壳体后面的营养液进口。
为了使得该装置便于进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顶端通过开设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中部安装有电磁阀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通过固定盘安装有多根设置于上壳体顶端的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机头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
为了使得该装置便于将饲料搅拌均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搅拌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槽。
为了使得该装置便于拆装和维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槽板,所述t型滑槽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t型滑条的配电箱,所述上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和电磁阀通过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有开设在下壳体的正面的安装槽和安装在储料槽两侧的固定板,便于储料槽的安装和拆卸,同时有利于将储料槽拆下进行消毒清洗,提高储料槽的卫生情况,避免大量细菌滋生的风险;
(2)设置有开设在上壳体后面的进水口和营养液进口,并且上壳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管,便于将水、其它营养液和犊牛颗粒料加入该装置,以便对上述饲料进行搅拌,使其适用于喂养犊牛;
(3)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架顶端的伺服电机和安装在转轴底端的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搅拌轴底端的搅拌桨,便于对加入该装置的犊牛颗粒料等饲料进行搅拌,且通过安装在两个壳体一侧的t行滑槽板,有利于配电箱的拆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法兰盘;3、支撑脚;4、安装槽;5、储料槽;6、固定板;7、第一耳板;8、上壳体;9、第二耳板;10、进水口;11、营养液进口;12、进料管;13、支撑柱;14、支撑架;15、伺服电机;16、转轴;17、t型滑槽板;18、t型滑条;19、配电箱;20、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的底端四角均通过法兰盘2安装有支撑脚3,多个法兰盘2均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的底端活动连接,下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4,下壳体1的正面通过安装槽4安装有储料槽5,储料槽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均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下壳体1的两侧顶端两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7。
下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上壳体8,上壳体8的两侧底端两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9,多个第二耳板9均通过螺栓与第一耳板7活动连接,上壳体8的后面开设有进水口10,进水口10的一侧开设有设置于上壳体8后面的营养液进口11,便于加水使得犊牛颗粒无的搅拌更加均匀。
上壳体8的顶端通过开设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中部安装有电磁阀的进料管12,进料管12的一侧通过固定盘安装有多根设置于上壳体8顶端的支撑柱13,多根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机头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16,便于通过进料管12将犊牛颗粒料加入该装置。
转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搅拌桨,上壳体8和下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槽,便于对加入该装置的饲料进行搅拌。
优选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槽板17,t型滑槽板1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t型滑条18的配电箱19,上壳体8的另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20,伺服电机15通过plc控制器20与配电箱19电性连接,便于该装置进行拆装维修。
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配电箱19接通电源,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0控制电磁阀,通过进料管12输送犊牛颗粒料,使其通过进料口进入搅拌槽,再通过进水口10加入适量的水至搅拌槽,同时通过营养液进口11将一定量的其他营养液加入搅拌槽,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0控制伺服电机控制开关,使得型号为“ha-ff63c-s5”的伺服电机15运转,伺服电机15再带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再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对搅拌槽中的饲料进行搅拌,待搅拌结束后,打开搅拌槽底端的堵料板,使得饲料从出料口进入储料槽5中,以便犊牛食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1.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底端四角均通过法兰盘(2)安装有支撑脚(3),多个所述法兰盘(2)均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下壳体(1)的正面通过安装槽(4)安装有储料槽(5),所述储料槽(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两个所述固定板(6)均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的两侧顶端两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上壳体(8),所述上壳体(8)的两侧底端两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9),多个所述第二耳板(9)均通过螺栓与第一耳板(7)活动连接,所述上壳体(8)的后面开设有进水口(10),所述进水口(10)的一侧开设有设置于上壳体(8)后面的营养液进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8)的顶端通过开设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有中部安装有电磁阀的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的一侧通过固定盘安装有多根设置于上壳体(8)顶端的支撑柱(13),多根所述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机头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搅拌桨,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犊牛颗粒料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槽板(17),所述t型滑槽板(1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t型滑条(18)的配电箱(19),所述上壳体(8)的另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20),所述伺服电机(15)和电磁阀通过plc控制器(20)与配电箱(19)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