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31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因省煤器鳍片布置紧凑,空间小,无法通过锅炉升降平台的起重绳,易磨损,寿命短,无法长周期使用等问题。故只能使用吊笼检修锅炉。钢丝绳式吊笼是由提升工作用钢丝绳通过布置在导轨架上的导向滚轮,利用设置在地面上的卷扬机使吊笼沿标准节作上上下运动的一种施工吊笼。吊笼布置因体积小,平台小,由于钢丝绳选用受限,故安全系数低,易发生安全事故。国内已出现多例,因升降吊笼引起人身伤亡的安全事故。升降平台广泛用于π型锅炉检修使用,因塔式锅炉受热面布置紧凑,锅炉内空间小等问题,特别因省煤器鳍片布置,故无法使用大型检修升降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锅炉内空间小等问题,特别因省煤器鳍片布置,故无法使用大型检修升降平台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包括固定于鳍片上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下部设置有插入鳍片内的开孔器,所述开孔器的下端呈圆锥状,所述开孔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由多段杆件固定连接形成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能与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鳍片顶部固定有斜向设置的固定支架,所述液压千斤顶固定于固定支架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千斤顶为分离式液压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杆件一段具有螺纹通孔另一端具有能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的螺杆,相邻所述杆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鳍片的下部具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开孔器及驱动开孔器穿过省煤器相邻鳍片之间的液压千斤顶实现鳍片的张开以利于后续引绳管的放置进而方便后续检修升降平台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连接杆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孔器工作路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包括固定于省煤器鳍片10上的液压千斤顶20,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下部设置有插入鳍片内的开孔器30,所述开孔器的下端呈圆锥状,所述开孔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由多段杆件固定连接形成的连接杆40,所述连接杆上端能与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鳍片顶部固定有斜向设置的固定支架50,所述液压千斤顶固定于固定支架50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千斤顶为分离式液压千斤顶,所述杆件410一段具有螺纹通孔另一端具有能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的螺杆,相邻所述杆件螺纹连接。

工作时,将千斤顶固定在鳍片的顶部,由于千斤顶的行程有限,故每推进一段距离,需安装杆件410,多个杆件410连续连接从而以达到增加开孔器30行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采用弹头式开孔器30以利于开孔器30穿过鳍片并推动路径中的鳍片向两侧张开,最终弹头型开孔器将从省煤器下方落下,为了避免开孔器对下方构件的冲击,在省煤器鳍片的下部具有橡胶垫防止连接杆及开孔器坠落砸伤管屏,路径中的鳍片向两侧张开进而形成安放引绳管60所需空间。

利用上述装置能够实现大型检修平台的安装,事故几率低利于锅炉检修,该方法对省煤器鳍片基本无损坏,对锅炉热效率及换热无影响。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鳍片上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下部设置有插入鳍片内的开孔器,所述开孔器的下端呈圆锥状,所述开孔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由多段杆件固定连接形成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能与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顶部固定有斜向设置的固定支架,所述液压千斤顶固定于固定支架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为分离式液压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一段具有螺纹通孔另一端具有能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的螺杆,相邻所述杆件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的下部具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升降平台省煤器鳍片引绳管布置结构,包括固定于鳍片上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下部设置有插入鳍片内的开孔器,所述开孔器的下端呈圆锥状,所述开孔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由多段杆件固定连接形成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能与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开孔器及驱动开孔器穿过省煤器相邻鳍片之间的液压千斤顶实现鳍片的张开以利于后续引绳管的放置进而方便后续检修升降平台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鹏;戴征;刘佳豪;宋彩旭;瞿理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