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相色谱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仪根据固定相是液体或是固体,又分为液-液色谱及液-固色谱。现代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样品在检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干扰物,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现有的过滤装置的过滤方式过于简单,仅通过一个过滤网实现,过滤网仅可将大颗粒杂质去除,但质量较重的小颗粒杂质无法去除,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发明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通过同时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两个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转轴驱动固定环以及连接杆转动,两个连接杆带动第二支撑柱沿着空心套筒上下运动,从而两个第二支撑柱带动第一支撑柱沿着空心套筒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过滤网板上下振动运动,即可通过振动过滤提高第一过滤网板的过滤筛选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底端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设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底部两端对称设有振动机构,两个所述振动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过滤网板底部两端的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空心套筒,两个所述空心套筒的一侧均通过连杆与处理箱两侧内壁相连接;
两个所述振动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处理箱底部外壁上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处理箱内均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空心套筒内与第一支撑柱的底端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顶端两侧均对称连接有防护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顶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呈漏斗状结构设置,所述隔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端依次设有呈倾斜设置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的底端均设有维修口,两个维修口均内嵌于处理箱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有透明观察窗,且所述处理箱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顶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端连接有进料管,且所述箱盖的底部两端对称插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的底端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顶部两端对称插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对应插杆一侧的螺纹孔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对称连接有缓冲件,两个所述缓冲件的顶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与处理箱的底端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同时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两个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转轴驱动固定环以及连接杆转动,两个连接杆带动第二支撑柱沿着空心套筒上下运动,从而两个第二支撑柱带动第一支撑柱沿着空心套筒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过滤网板上下振动运动,即可通过振动过滤提高第一过滤网板的过滤筛选效果;
2、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工作,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一支撑板通过两个缓冲件带动有第二支撑板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处理箱的旋转,进而通过离心的方式,便于使得样品与杂质之间分离的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b区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5中:1-处理箱,11-透明观察窗,12-出料管,13-螺纹杆,14-维修口,15-隔板,16-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滑槽,2-振动机构,21-第一驱动电机,22-固定环,23-连接杆,231-防护件,24-第二支撑柱,25-空心套筒,26-第一支撑柱,3-箱盖,31-进料管,32-插杆,321-螺纹孔,4-底座,41-第二驱动电机,42-第一锥齿轮,43-第二锥齿轮,44-第一支撑板,45-缓冲件,46-第二支撑板,5-第三过滤网板,6-第二过滤网板,7-第一过滤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的底端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8,两个所述滑槽18内设有第一过滤网板7,所述第一过滤网板7的底部两端对称设有振动机构2,两个所述振动机构2均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过滤网板7底部两端的第一支撑柱26,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26的底端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空心套筒25,两个所述空心套筒25的一侧均通过连杆与处理箱1两侧内壁相连接;
两个所述振动机构2均包括有设置在处理箱1底部外壁上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21,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处理箱1内均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之间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3,两个所述连接杆23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柱2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24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空心套筒25内与第一支撑柱26的底端相接触。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环22的顶端两侧均对称连接有防护件231,通过防护件231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连接杆23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网板7的顶端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呈漏斗状结构设置,所述隔板15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6,所述隔板15的顶端依次设有呈倾斜设置第二过滤网板6和第三过滤网板5,所述第二过滤网板6和第三过滤网板5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第二过滤网板6和第三过滤网板5的设计,且将第二过滤网板6和第三过滤网板5倾斜方向呈相反设置,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样品过滤筛选效果,所述第二过滤网板6和第三过滤网板5的底端均设有维修口14,两个维修口14均内嵌于处理箱1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设有透明观察窗11,通过透明观察窗11的设计,能够便于用户观察处理箱1内部的具体情况,且所述处理箱1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7。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样品经进料管31投入处理箱1内,依次经第三过滤网板5和第二过滤网板6进行两次过滤,然后样品继续下落直至落在第一过滤网板7上,然后同时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21工作,两个第一驱动电机21通过转轴驱动固定环22以及连接杆23转动,两个连接杆23带动第二支撑柱24沿着空心套筒25上下运动,从而两个第二支撑柱24带动第一支撑柱26沿着空心套筒25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过滤网板7上下振动运动,即可通过振动过滤提高第一过滤网板7的过滤筛选效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仅通过过滤网过滤,颗粒杂质过滤不完全的问题。
如图1、2和5所示:所述处理箱1的底端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3,所述第二锥齿轮43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4,所述第一支撑板44的顶部两端对称连接有缓冲件45,两个所述缓冲件45的顶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6,所述第二支撑板46的顶端与处理箱1的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箱1的顶端设有箱盖3,所述箱盖3的顶端连接有进料管31,且所述箱盖3的底部两端对称插接有插杆32,两个所述插杆32的底端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321,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两端对称插接有螺纹杆13,两个所述螺纹杆13分别与对应插杆32一侧的螺纹孔321啮合连接,通过两个螺纹杆13依次与对应插杆32一侧的螺纹孔321啮合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处理箱1与箱盖3之间相连接的目的。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1工作,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锥齿轮42转动,第一锥齿轮42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43转动,第二锥齿轮43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支撑板44转动,第一支撑板44通过两个缓冲件45带动有第二支撑板46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处理箱1的旋转,进而通过离心的方式,便于使得样品与杂质之间分离的更加彻底,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样品与杂质之间分离不够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首先将样品经进料管31投入处理箱1内,依次经第三过滤网板5和第二过滤网板6进行两次过滤,然后样品继续下落直至落在第一过滤网板7上,然后同时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21工作,两个第一驱动电机21通过转轴驱动固定环22以及连接杆23转动,两个连接杆23带动第二支撑柱24沿着空心套筒25上下运动,从而两个第二支撑柱24带动第一支撑柱26沿着空心套筒25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过滤网板7上下振动运动,即可通过振动过滤提高第一过滤网板7的过滤筛选效果。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5,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1工作,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锥齿轮42转动,第一锥齿轮42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43转动,第二锥齿轮43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支撑板44转动,第一支撑板44通过两个缓冲件45带动有第二支撑板46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处理箱1的旋转,进而通过离心的方式,便于使得样品与杂质之间分离的更加彻底。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1.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的底端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设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底部两端对称设有振动机构,两个所述振动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过滤网板底部两端的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空心套筒,两个所述空心套筒的一侧均通过连杆与处理箱两侧内壁相连接;
两个所述振动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处理箱底部外壁上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处理箱内均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空心套筒内与第一支撑柱的底端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顶端两侧均对称连接有防护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顶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呈漏斗状结构设置,所述隔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顶端依次设有呈倾斜设置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的底端均设有维修口,两个维修口均内嵌于处理箱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有透明观察窗,且所述处理箱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的顶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端连接有进料管,且所述箱盖的底部两端对称插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的底端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的顶部两端对称插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对应插杆一侧的螺纹孔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底板上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对称连接有缓冲件,两个所述缓冲件的顶端共同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与处理箱的底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