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
变压器是一种在电力领域中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
现有的变压器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被吊装,现有的方法都是通过变压器上端的吊环进行起吊,承重力弱,变压器易损坏,不能满足现有的变压器吊装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在吊装过程中通过变压器上端的吊环进行起吊,承重力弱,变压器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包括:
托盘,其具有放置变压器的容纳槽;
连接绳;以及
绳收放机构,其通过所述连接绳与所述托盘相连接;通过所述绳收放机构收放所述连接绳,进而控制所述托盘以及所述变压器进行上下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包括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盘的一侧以及所述绳收放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盘的另一侧以及所述绳收放机构相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绳收放机构包括:
支撑架,其具有位于所述变压器上方的横向滑动轨道;
左滑块,其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上,所述左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绳与所述托盘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过所述横向滑动轨道;
右滑块,其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上,所述右滑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绳穿过与所述托盘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穿过所述横向滑动轨道;
第一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左滑块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左滑块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上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右滑块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左滑块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上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一驱动轴,其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第一驱动齿轮,其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以及
第一齿条,其横向固定在所述左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二驱动轴,其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第二驱动齿轮,其键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以及
第二齿条,其横向固定在所述右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左滑块以及所述右滑块均相滑动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具有止位块。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的两侧部分别具有左吊耳、右吊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下端与所述左吊耳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下端与所述右吊耳相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的侧面具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架上连接由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绳收放机构对连接绳进行收放,进而通过托盘带动变压器进行上下移动,而托盘的容纳槽对变压器进行位置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在吊装过程中通过变压器上端的吊环进行起吊,承重力弱,变压器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托盘;101、容纳槽;102、左吊耳;103、右吊耳;104、限位孔;20、连接绳;201、第一连接绳;202、第二连接绳;30、绳收放机构;301、支撑架;3011、横向滑动轨道;302、左滑块;303、右滑块;304、第一驱动机构;3041、第一驱动电机;3042、第一驱动轴;3043、第一驱动齿轮;3044、第一齿条;305、第二驱动机构;3051、第二驱动电机;3052、第二驱动轴;3053、第二驱动齿轮;3054、第二齿条;40、移动杆;50、止位块;6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包括:变压器、托盘10、连接绳20和绳收放机构30。
托盘10具有放置变压器的容纳槽101,托盘10呈圆形,容纳槽101位于托盘10的中心区域,容纳槽101由托盘10的顶面向底面凹陷形成。变压器和容纳槽101可以采取过渡配合的连接方式;绳收放机构30通过连接绳20与托盘10相连接;通过绳收放机构30收放连接绳20,进而控制托盘10以及变压器进行上下移动。
绳收放机构30对连接绳20进行收放,进而带动托盘10进行上下移动,相应地,变压器也进行上下移动,由此实现了变压器的吊装,并且该变压器配置的吊装装置能够防止变压器在吊装过程中被损坏。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绳20包括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第一连接绳201的两端分别与托盘10的一侧以及绳收放机构30相连接,第二连接绳202的两端分别与托盘10的另一侧以及绳收放机构30相连接,在绳收放机构30的作用下,采用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分别连接在托盘10的两侧,从而在促使托盘10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其整体结构能够保持相对地平稳,并且连接绳20与托盘10的连接强度也增强。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绳收放机构30包括:支撑架301、左滑块302、右滑块303、第一驱动机构304和第二驱动机构305。
支撑架301具有位于所述变压器上方的横向滑动轨道3011,具体地,该支撑架301有竖直杆和水平板组成,其中,竖直杆数量为两个且竖直放置,而水平板水平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杆之间,水平板的部分顶面向底面凹陷形成横向滑动轨道3011,呈长条形的凹槽状,横向滑动轨道3011延伸水平板的横向长度方向延伸。
在横向滑动轨道3011内布置了两个穿孔,穿孔的大小仅供第一连接绳201或第二连接绳202穿过。穿孔的位置优选托盘10的两侧在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的投影区域,这样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在收放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更加利于托盘10和变压器的上下移动。
左滑块302滑动连接在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左滑块302通过第一连接绳201与托盘10的一侧相连接,第一连接绳201穿过横向滑动轨道3011;
右滑块303滑动连接在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右滑块303通过第二连接绳202穿过与托盘10的另一侧相连接,第二连接绳202穿过横向滑动轨道3011;
第一驱动机构304与左滑块302相连接,用以驱动左滑块302在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滑动,第一驱动机构304安装在支撑架301上;
第二驱动机构305与右滑块303相连接,用以驱动左滑块302在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滑动,第二驱动机构305安装在支撑架301上。
在第一驱动机构304和第二驱动机构305的同时作用下,左滑块302向左滑动,右滑块303向右滑动,逐渐偏离各自相对应的穿孔,开始对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进行收紧,整个托盘10向上移动,变压器也向上移动。左滑块302和右滑块303运动至各自相对应的穿孔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进行放松,整个托盘10向下移动,变压器也向下移动。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0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041、第一驱动轴3042、第一驱动齿轮3043和第一齿条3044。
第一驱动电机3041安装在支撑架301上,第一驱动轴3042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3041的输出端上,第一驱动齿轮3043键连接在第一驱动轴3042上,第一齿条3044横向固定在左滑块302上且与第一驱动齿轮3043相啮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041,第一驱动电机3041通过驱动第一驱动轴304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驱动齿轮3043转动,最终带动第一齿条3044向左或者向右运动,左滑块302跟着该第一齿条3044运动。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05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051、第二驱动轴3052、第二驱动齿轮3053和第二齿条3054。
第二驱动电机3051安装在支撑架301上,第二驱动轴3052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3051的输出端上,第二驱动齿轮3053键连接在第二驱动轴3052上,第二齿条3054横向固定在右滑块303上且与第二驱动齿轮3053相啮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3051,第二驱动电机3051通过驱动第二驱动轴305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齿轮3053转动,最终带动第二齿条3054向左或者向右运动,右滑块303跟着该第二齿条3054运动。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移动杆40,移动杆40与左滑块302以及右滑块303均相滑动连接。移动杆40的两端可以通过支杆固定在支撑架301的水平板上。该移动杆40可以规范左滑块302和右滑块303的运动轨迹,并且只能允许左滑块302和右滑块303在横向运动。
优选地,移动杆40的两端具有止位块50,放置左滑块302和右滑块303运动过渡。
优选地,托盘10的两侧部的顶面分别具有左吊耳102、右吊耳103,第一连接绳201的下端与左吊耳102相连接,第二连接绳202的下端与右吊耳103相连接,便于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与托盘10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托盘10的左右侧面在凸出部分上具有限位孔104,支撑架301上连接由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60,限位杆60穿过限位孔104,限位杆60和限位孔104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托盘10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侧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绳收放机构30对连接绳20进行收放,进而通过托盘10带动变压器进行上下移动,而托盘10的容纳槽101对变压器进行位置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变压器上端的吊环进行起吊,承重力弱,变压器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1.一种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10),其具有放置变压器的容纳槽(101);
连接绳(20);以及
绳收放机构(30),其通过所述连接绳(20)与所述托盘(10)相连接;通过所述绳收放机构(30)收放所述连接绳(20),进而控制所述托盘(10)以及所述变压器进行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0)包括第一连接绳(201)和第二连接绳(202),所述第一连接绳(2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盘(10)的一侧以及所述绳收放机构(3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托盘(10)的另一侧以及所述绳收放机构(3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收放机构(30)包括:
支撑架(301),其具有位于所述变压器上方的横向滑动轨道(3011);
左滑块(302),其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所述左滑块(30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绳(201)与所述托盘(10)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201)穿过所述横向滑动轨道(3011);
右滑块(303),其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所述右滑块(30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绳(202)穿过与所述托盘(10)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202)穿过所述横向滑动轨道(3011);
第一驱动机构(304),其与所述左滑块(302)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左滑块(302)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4)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01)上;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305),其与所述右滑块(303)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左滑块(302)在所述横向滑动轨道(3011)上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5)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4)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3041),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01)上;
第一驱动轴(3042),其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41)的输出端上;
第一驱动齿轮(3043),其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轴(3042)上;以及
第一齿条(3044),其横向固定在所述左滑块(302)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043)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5)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3051),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01)上;
第二驱动轴(3052),其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051)的输出端上;
第二驱动齿轮(3053),其键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轴(3052)上;以及
第二齿条(3054),其横向固定在所述右滑块(303)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05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还包括移动杆(40),所述移动杆(40)与所述左滑块(302)以及所述右滑块(303)均相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0)的两端具有止位块(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0)的两侧部分别具有左吊耳(102)、右吊耳(103),所述第一连接绳(201)的下端与所述左吊耳(10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202)的下端与所述右吊耳(103)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变压器吊装损坏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0)的侧面具有限位孔(104),所述支撑架(301)上连接由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60),所述限位杆(60)穿过所述限位孔(10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