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02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式起重龙门架在模具制造、矿山、汽修工厂、物流公司等行业广泛运用。特点是被吊物品量大、重量轻,多数不大于1吨,位置多,设备随工程走,移动频繁。因此要求龙门架尽可能轻便,便于搬运。公开号为cn20196196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移动式龙门架,该龙门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横梁为在横向槽钢两端连接竖向槽钢,竖向槽钢与立柱通过螺栓连接,立柱为在竖向槽钢下方焊接横向槽钢成t型结构,横向槽钢下方设置有万向轮。该龙门架与原有的一体式龙门架相比,结构较轻便,且可拆卸,适应较复杂的厂房环境。其不足在于:螺栓连接在长时间频繁吊装时容易产生松动;装卸过程需要固定,工作量大;立柱的结构依然较笨重,随工程移动时搬运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包括主支撑、底梁、横梁,所述底梁下面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上设有制动器;底梁中部设有底梁套管与主支撑连接,底梁和主支撑之间还连接有斜支撑,所述横梁两端设有横梁套管与主支撑连接,横梁上设有起重吊具。

由于主支撑与底梁、主支撑与横梁之间通过底梁套管、横梁套管连接,在频繁使用下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保障了安全;且使得装置拆装方便,通过拔起和插入的动作即可完成。拆卸后每一个部件均为最小单元,单人即可搬动,方便跟随工程搬运。

进一步地,主支撑、横梁、底梁套管、横梁套管截面为矩形或方形。该设置在安装时易于对底梁、主支撑和横梁之间进行角度定位,不会出现底梁角度偏移,且制造材料易找,可用方钢制造。

进一步地,底梁套管、横梁套管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大1.5~2.5mm。在该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易晃动,安装时容易对准。

进一步地,底梁套管、横梁套管长度为150~230mm。在该范围内,在遭遇碰撞等情况下,主支撑与横梁、底梁之间的连接不会因振动弹出,拆卸时确保一次拔出动作即可抽出,装卸效率高。

进一步地,斜支撑与底梁之间呈58~62°夹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长段,加长段通过加长套管和主支撑连接,加长套管上设置了加长支撑与底梁套管或横梁套管连接。设置加长段使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调节方法简单,只需将加长段与主支撑对接即可增加工作高度,因而工程队只需携带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装置即可依次前往多个施工点,无需返回基地更换龙门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加长套管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大1.5~2.5mm。

进一步地,加长支撑的截面尺寸与主支撑相同。

斜支撑与底梁、斜支撑与主支撑采用插销连接,装卸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底梁端部设有插销收纳盒。插销收纳盒为四方框形结构,长度为150mm,其挡板与底梁端面等宽,插销收纳盒与底梁滑动连接。拆卸状态下,斜支撑与主支撑用的插销

优选地,起重吊具为充电式电动葫芦。不仅解决了手动拉链条提升重物的不便,也免去了电动龙门架使用时电线过长造成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和定向轮,万向轮和定向轮分设在底梁的两端,在满足承重要求的情况下定向轮节约了成本,由于定向轮另一端安装了万向轮,满足在平整场地上变换方为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频繁使用下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保障了安全;拆装方便,通过拔起和插入的动作即可完成;拆卸后每一个部件均为最小单元,单人即可搬动,方便跟随工程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设加长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加长段与主支撑、横梁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中:1-主支撑;2-斜支撑;3-底梁;301-底梁套管;4-移动轮;401-制动器;5-横梁;501-横梁套管;6-起重吊具;7-加长段;701-加长套管;702-加长支撑;8-插销收纳盒;80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包括主支撑1、底梁3、横梁5,所述底梁3下面设有移动轮4,移动轮4上设有制动器401;底梁3中部设有底梁套管301与主支撑1连接,底梁3和主支撑1之间还连接有斜支撑2,所述横梁5两端设有横梁套管501与主支撑1连接,横梁5上设有起重吊具6。

由于主支撑1与底梁3、主支撑1与横梁5之间通过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连接,在频繁使用下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保障了安全;且使得装置拆装方便,通过拔起和插入的动作即可完成。拆卸后每一个部件均为最小单元,单人即可搬动,方便跟随工程搬运。

所述主支撑1、横梁5、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截面为矩形或方形。该设置在安装时易于对底梁3、主支撑1和横梁5之间进行角度定位,不会出现底梁3角度偏移,且制造材料易找,可用方钢制造。

所述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1大1.5~2.5mm。在该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易晃动,安装时容易对准。

所述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长度为150~230mm。在该范围内,在遭遇碰撞等情况下,主支撑1与横梁5、底梁3之间的连接不会因振动弹出,拆卸时确保一次拔出动作即可抽出,装卸效率高。

优选地,横梁套管501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1大2mm,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长度为200mm。斜支撑与底梁、斜支撑与主支撑采用插销连接,装卸效率高,经熟练工人10次操作实验,最快可达到单人2分钟安装或拆卸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地,底梁3端部设有插销收纳盒8。如图6为插销收纳盒8的结构示意图,插销收纳盒8为四方框形结构,其挡板801与底梁3端面等宽,插销收纳盒8与底梁3滑动连接。

所述斜支撑2与底梁3之间呈58~62°夹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长段7,如图3~4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加长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长段的结构示意图:

加长段7通过加长套管701和主支撑1连接,加长套管701上设置了加长支撑702与底梁套管301或横梁套管501连接。设置加长段7使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调节方法简单,只需将加长段7与主支撑1对接即可增加工作高度,因而工程队只需携带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装置即可依次前往多个施工点,无需返回基地更换龙门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长段可以连接在底梁套管301与主支撑1之间,也可以连接在主支撑1与横梁套管501之间。

所述加长套管701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1大1.5~2.5mm。

所述加长支撑702的截面尺寸与主支撑1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起重吊具6为充电式电动葫芦。不仅解决了手动拉链条提升重物的不便,也免去了电动龙门架使用时电线过长造成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4为万向轮和定向轮,万向轮和定向轮分设在底梁3的两端,在满足承重要求的情况下定向轮节约了成本,由于定向轮另一端安装了万向轮,满足在平整场地上变换方为移动。

一般地,本实用新型用于吊装1吨以内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为:横梁长度为2m,安装后高度为2.5m,底梁3比斜支撑长100~300mm,1吨以内的小型设备一般通过小型货车运输,该设置跨度略微比小型货车宽,高度略微高于小型货车加设备的高度,满足起吊小型货车上的物品,拆卸后方便设备一同通过小型货车运输。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1)、底梁(3)、横梁(5),所述底梁(3)下面设有移动轮(4),移动轮(4)上设有制动器(401);底梁(3)中部设有底梁套管(301)与主支撑(1)连接,底梁(3)和主支撑(1)之间还连接有斜支撑(2),所述横梁(5)两端设有横梁套管(501)与主支撑(1)连接,横梁(5)上设有起重吊具(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1)、横梁(5)、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截面为矩形或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1)大1.5~2.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套管(301)、横梁套管(501)长度为150~23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2)与底梁(3)之间成58~62°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长段(7),加长段(7)通过加长套管(701)和主支撑(1)连接,加长套管(701)上设置了加长支撑(702)与底梁套管(301)或横梁套管(50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管(701)内壁各边长比主支撑(1)大1.5~2.5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支撑(702)的截面尺寸与主支撑(1)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3)端部设有插销收纳盒(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4)为万向轮和定向轮,万向轮和定向轮分设在底梁(3)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移动起吊装置,包括主支撑、底梁、横梁,底梁下面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上设有制动器;底梁中部设有底梁套管与主支撑连接,底梁和主支撑之间还连接有斜支撑,横梁两端设有横梁套管与主支撑连接,横梁上设有起重吊具。通过底梁套管、横梁套管与主支撑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拆装简单,拆卸后为最小单元,方便运输。进一步地,主支撑、横梁、底梁套管、横梁套管截面为矩形或方形,安装时易于对准;还包括加长段,加长段通过加长套管和主支撑连接,通过加长支撑与底梁或横梁连接,使本实用新型长度可调,调节方法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吕仕友;钟选红;陈豪;王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楚天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