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车机构及吊具总成。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过程当中,一般会在汽车生产线上设置一些吊具,以利用吊具将车身抬升,以便于对车身进行装配或加工,例如在车身焊接之后,利用吊具将车身吊起,以方便对车身的底部进行打磨。
具体地,吊具一般通过行车机构吊设于横梁上,行车机构可以在横梁上移动,从而使吊具也能够沿横梁移动,以调整吊具位置。如图1所示,目前吊具使用的行车机构一般包括设于吊具顶部的两个轮组30,横梁200的两侧均设有导轨201,两侧导轨201之间通过隔板202隔开,每一导轨201上对应设置一个轮组30,轮组30包括与支架20刚性连接的行走轮31和张紧轮322,行走轮31在导轨30上行走,隔板202两侧的张紧轮32分别紧贴隔板202,从而将行车机构稳定的设置在横梁上,保证行走轮稳定地在导轨上行走。
然而,上述结构的行车机构只能在直轨道移动,在弯曲型轨道上移动时,存在卡死现象。导致目前的吊具普遍只能沿直轨道运转,直线往返吊起和放置物品,对于空间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机构及吊具总成,以解决现有吊具使用的行车机构不能在弯曲型轨道上移动的技术问题。
一种行车机构,设置于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侧均设有导轨,两侧所述导轨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行车机构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两个轮组,每一所述导轨上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轮组,所述轮组包括在所述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及设置于所述行走轮两侧的两个张紧轮组件,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末端连接的张紧轮、以及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并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张紧轮的顶推弹簧,所述顶推弹簧顶推所述张紧轮,以使所述张紧轮紧贴所述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活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张紧轮的一端设有限制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缩回所述通孔中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为一限位销,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销孔,所述限位销插接于所述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轮通过一连接组件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一转轴,所述连接块固设于所述伸缩杆上,所述张紧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弹簧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吊具总成,包括吊具,包括上述的行车机构,所述吊具通过所述行车机构吊设于横梁上,以使所述吊具沿所述横梁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吊具总成包括两个行车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行走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可伸缩式的张紧轮,并且张紧轮和行走轮设置在同一可转动的支架上,在经过弯曲型轨道时,两个张紧轮会伸缩以顺应轨道变化,此时将带动支架转动,从而迫使行走轮跟随转动,从而保证行走轮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滚动,不会存在卡死现象,从而使得行车机构即能够在直轨道移动也能够在弯曲型轨道上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当中的行车机构与横梁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行车机构与横梁的装配图;
图3为图2当中i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行车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架与底座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吊具总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当中的行车机构100,包括底座10、与底座10转动连接的支架20、以及设置在支架20上的两个轮组30,其中:
行车机构100整体挂设于一横梁200上,横梁200为“工”字梁,横梁200的两侧均设有导轨201,两侧导轨201之间通过隔板202隔开,底座10设置于横梁200下方,支架20整体呈“u”形,两个轮组30分设在支架20两端,每一导轨201上对应设置一个轮组30,并且轮组30在对应导轨201上移动。
具体地,轮组30包括在导轨201上行走的行走轮31、及设置于行走轮31两侧的两个张紧轮组件32,行走轮31通过第三转轴311与支架20转动连接,使得行走轮31能够在导轨201上滚动。张紧轮组件32包括与支架20连接的伸缩杆321、与伸缩杆321末端连接的张紧轮322、以及套设于伸缩杆321上并连接支架20和张紧轮322的顶推弹簧323,顶推弹簧323顶推张紧轮322,以使张紧轮322紧贴隔板202。由于隔板202两侧都有张紧轮322紧贴,从而保证行车机构100稳定的挂设于横梁200上,从而保证行走轮31稳定的在导轨201上行走,不会从导轨201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当中,支架20在对应位置上设有通孔,伸缩杆321活动穿过通孔,从而使张紧轮322能够伸缩移动,由于顶推弹簧323的存在,顶推弹簧323能够保证张紧轮322在伸缩过程当中依然能够紧贴隔板202。为了防止伸缩杆321从通孔中脱出,伸缩杆321远离张紧轮322的一端设有限制伸缩杆321的端部缩回通孔中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当中,限位结构为一限位销324,伸缩杆321的端部设有销孔,限位销324插接于销孔中,由于限位销324的存在,伸缩杆321的端部无法缩回通孔中,从而保证张紧轮322伸缩移动的可靠性、稳定性。
如图3所示,张紧轮322通过一连接组件325与伸缩杆321连接,连接组件325包括连接块3251、以及转动设置于连接块3251上的第一转轴3252,连接块3251固设于伸缩杆321上,张紧轮322设置于第一转轴3252上,从而使张紧轮322能够紧贴着隔板202滚动。顶推弹簧323一端连接连接块3251,另一端连接支架20,从而使得顶推弹簧323能够始终向外顶推张紧轮322。此外,支架20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与底座10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支架20与底座10的转动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行车机构100,通过在行走轮3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可伸缩式的张紧轮322,并且张紧轮322和行走轮31设置在同一可转动的支架20上,在经过弯曲型轨道时,两个张紧轮322会伸缩以顺应轨道变化,此时将带动支架20转动,从而迫使行走轮31跟随转动,从而保证行走轮31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滚动,不会存在卡死现象,从而使得行车机构100即能够在直轨道移动也能够在弯曲型轨道上移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吊具总成,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当中的吊具总成,包括吊具300及行车机构100,所述行车机构100为上述第一实施例当中的行车机构100,吊具300通过行车机构100吊设于横梁200上,以使吊具300沿横梁200移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当中,吊具总成包括两个行车机构100,两个行车机构100固定于吊具300的顶部,且两个行车机构100间隔设置。同时,本实施例当中,横梁200上设有弯曲轨道203,即横梁200的导轨201有弯曲段,行车机构100能在吊具300经过弯曲轨道203时使吊具300继续维持在轨道切线方向上移动,避免吊具300卡死。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吊具总成,通过采用即能够在直轨道移动也能够在弯曲型轨道上移动的行车机构100,使得吊具300即可以沿直轨道运转,也可以沿弯曲轨道运转,解决了目前吊具300因只能沿直轨道运转导致空间浪费较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行车机构,设置于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侧均设有导轨,两侧所述导轨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机构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两个轮组,每一所述导轨上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轮组,所述轮组包括在所述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及设置于所述行走轮两侧的两个张紧轮组件,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末端连接的张紧轮、以及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并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张紧轮的顶推弹簧,所述顶推弹簧顶推所述张紧轮,以使所述张紧轮紧贴所述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活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张紧轮的一端设有限制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缩回所述通孔中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一限位销,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销孔,所述限位销插接于所述销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通过一连接组件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一转轴,所述连接块固设于所述伸缩杆上,所述张紧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弹簧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7.一种吊具总成,包括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车机构,所述吊具通过所述行车机构吊设于横梁上,以使所述吊具沿所述横梁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总成包括两个所述行车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