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02  87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环境监测装置与物联网相结合,提高了检测效率,现有的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需要将外界的空气吸进装置内部进行检测,长时间使用过后,进风口的过滤网会粘有大量的灰尘,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检测的空气数据,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清理机构与防护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开设于检测装置主体外侧表面,所述通风槽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外侧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一端处于过滤网外侧,所述旋转块处于检测装置主体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一端处于限位槽内侧,所述转轴处于限位槽内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旋转块与转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限位槽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处于检测装置主体外侧,所述检测装置主体顶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防护架底端设置有垫板,且所述垫板处于检测装置主体底端,所述防护架顶端处于安装板外侧,所述防护架与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转轴处于限位槽内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处于弹簧一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处于通风槽外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一端贴合固定板外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清理机构分别处于通风槽外侧两端。

优选的,所述通风槽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处于固定板一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垫板处于两个所述防护架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清理机构,避免了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粘有大量的灰尘,不方便进行拆卸,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以及进风量变小的问题,可以定期将过滤网进行拆卸清理,保证过滤网的通透性。

(2)通过设计了防护机构,将检测装置主体安装到防护架内侧,提高安全性,防止本装置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时发生脱落,通过设计了垫板,保护检测装置主体底端不会发生变形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装置主体;2、安装板;3、过滤网;4、防护架;5、垫板;6、螺栓;7、通风槽;8、固定板;9、挡板;10、旋转块;11、橡胶垫;12、转轴;13、挡块;14、限位槽;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1、清理机构与防护机构,清理机构包括通风槽7,通风槽7开设于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表面,通风槽7内侧设置有过滤网3,过滤网3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有旋转块10,旋转块10一端处于过滤网3外侧,旋转块10处于检测装置主体1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2,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4,转轴12一端处于限位槽14内侧,转轴12处于限位槽14内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5,旋转块10与转轴12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与限位槽14为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防止检测装置主体1在进行安装时,与安装板2发生脱落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架4,防护架4处于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检测装置主体1顶端设置有安装板2,防护架4底端设置有垫板5,且垫板5处于检测装置主体1底端,防护架4顶端处于安装板2外侧,防护架4与安装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6。

为了便于安装挡块13,弹簧15能够推动转轴12向一侧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轴12处于限位槽14内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13,挡块13处于弹簧15一端。

为了便于将固定板8固定在通风槽7内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旋转块10处于通风槽7外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且橡胶垫11一端贴合固定板8外侧表面。

为了便于更好地将过滤网3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清理机构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清理机构分别处于通风槽7外侧两端。

为了便于将过滤网3挡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风槽7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9,两个挡板9分别处于固定板8一侧。

为了便于安装垫板5,保护检测装置主体1底端不会发生变形开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架4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垫板5处于两个防护架4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完成后,在需要清理过滤网3内部的灰尘时,首先拉动旋转块10,旋转块10带动转轴12沿着限位槽14向外侧滑动,挡块13推动弹簧15,弹簧15受力收缩,橡胶垫11离开固定板8一侧表面,然后将旋转块10旋转90°,旋转块10通过转轴12围绕限位槽14进行圆周运动,松开旋转块10,弹簧15不受力推动转轴12向限位槽14内侧移动,将旋转块10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取出过滤网3进行清理,操作完成,通过设计了清理机构,避免过滤网3内部粘有大量的灰尘,导致进入检测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气质量变差,检测数据不准确,以及进风量变小的问题,过滤网3可以快速进行安装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计了防护机构,将检测装置主体1安装到防护架4内侧,提高安全性,防止本装置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时发生脱落,通过设计了垫板5,保护检测装置主体1底端不会发生变形开裂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1)、清理机构与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通风槽(7),所述通风槽(7)贯穿检测装置主体(1)的侧壁,所述通风槽(7)内侧设置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有旋转块(10),所述旋转块(10)一端处于过滤网(3)外侧,所述旋转块(10)靠近检测装置主体(1)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转轴(12)一端处于限位槽(14)内侧,所述转轴(12)处于限位槽(14)内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5),所述旋转块(10)与转轴(12)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与限位槽(14)为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架(4),所述防护架(4)处于检测装置主体(1)外侧,所述检测装置主体(1)顶端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防护架(4)底端设置有垫板(5),且所述垫板(5)处于检测装置主体(1)底端,所述防护架(4)顶端处于安装板(2)外侧,所述防护架(4)与安装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处于限位槽(14)内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13),所述挡块(13)处于弹簧(15)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10)处于通风槽(7)外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且所述橡胶垫(11)一端贴合固定板(8)外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清理机构分别处于通风槽(7)外侧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7)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9),两个所述挡板(9)分别处于固定板(8)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4)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垫板(5)处于两个所述防护架(4)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智慧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清理机构与防护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开设于检测装置主体外侧表面,所述通风槽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外侧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一端处于过滤网外侧,所述旋转块处于检测装置主体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了清理机构,避免了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粘有大量的灰尘,不方便进行拆卸,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以及进风量变小的问题,可以定期将过滤网进行拆卸清理,保证过滤网的通透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义;周源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