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线盘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02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线盘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动自行车具有对大气无污染、省力、速度快、比汽车灵巧轻便且不堵车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老少皆宜的特点,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交通出行代步的最佳工具。

而现有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后,充电线缆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受酷日雨水影响的弊端,从而降低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线盘及充电桩,旨在提高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收线盘,所述收线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绕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且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盘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或气缸。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盘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盖连接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保护盖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收线盘还包括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的一端从所述第三通孔延伸至所述保护盖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线缆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缆上设置有限位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绕设于所述第一线缆上的电工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设于所述第一线缆上的荧光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以及如上所述的收线盘,所述收线盘设于所述外壳内。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拉线孔,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拉线孔处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线盘及充电桩,其中,所述收线盘包括壳体、转动件以及第一线缆,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线缆绕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且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即通过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转动件并将所述第一线缆绕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以在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从而将绕设于所述转动件上的回收至所述壳体内,以防止所述第一线缆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进而提高所述第一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示例性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例性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线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线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收线盘包括壳体1、转动件2以及第一线缆3,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转动件2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线缆3绕设在所述转动件2上,且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11处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即通过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所述转动件2并将所述第一线缆3绕设在所述转动件2上,以在所述转动件2的转动,从而将绕设于所述转动件2上的回收至所述壳体1内,以防止所述第一线缆3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进而提高所述第一线缆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2以及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2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3内,且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形成容纳腔(图未示),所述转动件2设于该容纳腔内,且可在所述容纳腔内转动,以能够回收绕设于所述转动件2上的所述第一线缆3。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2为收卷轮。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2可以为其他转动装置,所述转动件2只要通过转动将所述第一线缆3回收至所述壳体1内即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所述转动件2的结构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3为充电线缆,且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即所述第一线缆3可从所述壳体1内拉出,并直接与待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无需通过充电器从供电设备中取电后向电动自行车充电,这样,可以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可以为dc头、航空头、视频头、卡农头、公插头以及方头中的任意一种,在此并无限定。

或者,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包括dc头、航空头、视频头、卡农头、公插头以及方头中的任意两种或以上接头,且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转动件2转动,本实施例所述收线盘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动力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4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2连接,即通过所述动力装置4的输出端的转动,以带动所述转动件2转动。比如,当需要回收所述第一线缆3时,所述动力装置4的输出端带动所述转动件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将所述第一线缆3回收到所述壳体1内;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4的输出端带动所述转动件2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将所述第一线缆3回收到所述壳体1内。

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4为电机或气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4还可以为其他动力装置,比如:气动传动装置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即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入端设于所述壳体1内,此时,为了能够保护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入端,本实施例所述收线盘还包括保护盖5,所述保护盖5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

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所述壳体1与所述保护盖5连接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4,所述保护盖5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图未示),所述收线盘还包括第二线缆6,所述第二线缆6的一端从所述第三通孔延伸至所述保护盖5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二通14孔与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线缆6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即所述保护盖5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二线缆6。

可选地,所述第二线缆6为导线,即所述第二线缆6可从外部供电设备中取电并传输至所述第一线缆3中,以通过所述第一线缆3向电动自行车输出充电电压,从而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缆3上设置有限位部31,所述限位部3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线缆3从所述壳体1内的拉出位置,防止所述第一线缆31被拉断。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31为绕设于所述第一线缆3上的电工胶,其中,上述电工胶可通过粘贴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线缆3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31还可以为其他限位结构,在此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限位部31的位置更加明显,以便于用户观察,本实施例所述限位部31可以采用颜色标记的方式进行标记,比如,所述限位部31为红色电工胶等,在此并不限定。

或者,为了使所述限位部31的位置更加明显,所述限位部31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缆3上的荧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31与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4m~1.5m。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31与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5m,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拉出所述第一线缆3,并防止所述第一线缆3被拉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盘包括壳体1、转动件2以及第一线缆3,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转动件2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线缆3绕设在所述转动件2上,且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11处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即通过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所述转动件2并将所述第一线缆3绕设在所述转动件2上,以在所述转动件2的转动,从而将绕设于所述转动件2上的回收至所述壳体1内,以防止所述第一线缆3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进而提高所述第一线缆3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桩。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图未示)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收线盘,所述收线盘设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充电桩用于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还可以对其他电动产品进行充电,在此并无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拉线孔(图未示),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从所述拉线孔处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即所述第一线缆3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11以及所述拉线孔中拉出,并与设于所述外壳一侧的电动自行车连接,从而向电动自行车充电。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收线盘,即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效果,具体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并不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绕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且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上设置有限位部;

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或气缸;

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盖连接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保护盖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收线盘还包括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的一端从所述第三通孔延伸至所述保护盖的内部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线缆的另一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绕设于所述第一线缆上的电工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设于所述第一线缆上的荧光层。

5.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收线盘,所述收线盘设于所述外壳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拉线孔,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拉线孔处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线盘及充电桩,其中,所述收线盘包括壳体、转动件以及第一线缆,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线缆绕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且所述第一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第一通孔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即通过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转动件并将所述第一线缆绕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以在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从而将绕设于所述转动件上的回收至所述壳体内,以防止所述第一线缆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进而提高所述第一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廖伟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红绿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