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印染行业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在前处理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氢氧化钠进行退浆,丝光处理,造成污水排放的ph值居高不下,其中丝光工艺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纯棉或高含棉量的纱线和织物进行处理以增加其表面光泽的工艺,丝光工艺用碱量占到大部分印染企业耗碱量的60%以上,生产车间全面推广丝光废碱液进行回收浓缩循环使用模式,所以会通过碱回收装备进行回收处理。
但是,现有的碱回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控制注入材料的量、不便于过滤该装置内部的杂物和不便于排放所过滤的杂物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碱回装置不便于控制注入材料的量、不便于过滤该装置内部的杂物和不便于排放所过滤的杂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碱回收室,支撑架,搅拌电机,搅拌架,第一输送泵,第一u型管,第二输送泵,第二u型管,电磁阀,可储存料斗结构,支撑杆,plc,驱动开关,可过滤连接架结构和可排放保护头结构,所述的支撑柱分别焊接在底座和碱回收室之间的四周;所述的支撑架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上端的中间部位,且支撑架上端螺栓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架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且搅拌架的下端插入在碱回收室内;所述的第一输送泵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的左端;所述的第一u型管一端与第一输送泵法兰连接,另一端插入在碱回收室内部的左侧;所述的第二输送泵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的右端;所述的第二u型管一端与第二输送泵法兰连接,另一端插入在碱回收室内部的右侧;所述的电磁阀螺纹连接在碱回收室内部上方的左侧;所述的可储存料斗结构安装在电磁阀上;所述的支撑杆焊接在底座上部前方的左侧,且支撑杆的上端螺栓安装有plc;所述的驱动开关电性连接在plc的前部;所述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安装在碱回收室下部的右侧;所述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安装在可过滤连接架结构的下端;所述的可储存料斗结构包括测量斗,刻度线,密封盖,注料泵,进液管和吸液软管,所述的测量斗下端与电磁阀的上端法兰连接;所述的刻度线刻画在测量斗的前部;所述的注料泵螺栓安装在密封盖上端的右侧;所述的进液管一端与注料泵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插入在测量斗和密封盖内;所述的吸液软管镶嵌在注料泵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包括连接壳,壳腔,下连接框,拦截网,安装螺栓和防护垫,所述的连接壳焊接在碱回收室内部下侧的右方,并在连接壳的内部开设有壳腔;所述的下连接框焊接在连接壳外壁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垫嵌入在拦截网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包括排放壳,上连接框,第一保护盖,第二保护盖,旋转横杆,活动钢杆,升降板,清理垫和搭扣,所述的上连接框焊接在排放壳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第一保护盖合页安装在排放壳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保护盖合页安装在第一保护盖的左侧;所述的旋转横杆插入在第二保护盖内部的左侧;所述的活动钢杆插入在第二保护盖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升降板焊接在活动钢杆的上端;所述的清理垫嵌入在升降板的右端;所述的搭扣分别螺栓安装在排放壳左侧的下部和第二保护盖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斗采用pvc透明塑料斗,所述的测量斗前面的刻度线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测量斗下端通过电磁阀与碱回收室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注料泵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吸液软管,且进液管与测量斗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螺纹连接在测量斗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拦截网设置在壳腔和碱回收室的内部,且拦截网采用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的拦截网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壳腔内壁的中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框螺栓螺母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橡胶垫,且分别与排放壳的下部接触,所述的第二保护盖左侧通过搭扣与排放壳密封住。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钢杆与第二保护盖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活动钢杆上部的升降板采用不锈钢板,且右侧的清理垫采用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测量斗采用pvc透明塑料斗,所述的测量斗前面的刻度线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测量斗下端通过电磁阀与碱回收室连接,便于通过刻度线控制测量斗注入材料的量,从而合理的进行搅拌并对碱进行回收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注料泵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吸液软管,且进液管与测量斗连通,便于对测量斗注入材料并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盖螺纹连接在测量斗的上端,便于配合密封盖拆装,从而对上部的注料泵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拦截网设置在壳腔和碱回收室的内部,且拦截网采用不锈钢网,使用时,能够通过拦截网对碱回收室内的材料进行过滤并防护,从而增加了其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拦截网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壳腔内壁的中右侧,便于配合拦截网进行拆装并进行更换维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框螺栓螺母连接,便于配合排放壳与连接壳相互连接并随之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橡胶垫,且分别与排放壳的下部接触,所述的第二保护盖左侧通过搭扣与排放壳密封住,便于固定住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使用,同时也增加了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动钢杆与第二保护盖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活动钢杆上部的升降板采用不锈钢板,且右侧的清理垫采用海绵垫,便于进行活动,并清理拦截网上的杂物,进而增加了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储存料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1至图5中:
1、底座;2、支撑柱;3、碱回收室;4、支撑架;5、搅拌电机;6、搅拌架;7、第一输送泵;8、第一u型管;9、第二输送泵;10、第二u型管;11、电磁阀;12、可储存料斗结构;121、测量斗;122、刻度线;123、密封盖;124、注料泵;125、进液管;126、吸液软管;13、支撑杆;14、plc;15、驱动开关;16、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1、连接壳;162、壳腔;163、下连接框;164、拦截网;165、安装螺栓;166、防护垫;17、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1、排放壳;172、上连接框;173、第一保护盖;174、第二保护盖;175、旋转横杆;176、活动钢杆;177、升降板;178、清理垫;179、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碱回收室3,支撑架4,搅拌电机5,搅拌架6,第一输送泵7,第一u型管8,第二输送泵9,第二u型管10,电磁阀11,可储存料斗结构12,支撑杆13,plc14,驱动开关15,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和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所述的支撑柱2分别焊接在底座1和碱回收室3之间的四周;所述的支撑架4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3上端的中间部位,且支撑架4上端螺栓安装有搅拌电机5;所述的搅拌架6上端与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且搅拌架6的下端插入在碱回收室3内;所述的第一输送泵7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3的左端;所述的第一u型管8一端与第一输送泵7法兰连接,另一端插入在碱回收室3内部的左侧;所述的第二输送泵9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3的右端;所述的第二u型管10一端与第二输送泵9法兰连接,另一端插入在碱回收室3内部的右侧;所述的电磁阀11螺纹连接在碱回收室3内部上方的左侧;所述的可储存料斗结构12安装在电磁阀11上;所述的支撑杆13焊接在底座1上部前方的左侧,且支撑杆13的上端螺栓安装有plc14;所述的驱动开关15电性连接在plc14的前部;所述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安装在碱回收室3下部的右侧;所述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安装在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的下端;所述的可储存料斗结构12包括测量斗121,刻度线122,密封盖123,注料泵124,进液管125和吸液软管126,所述的测量斗121下端与电磁阀11的上端法兰连接;所述的刻度线122刻画在测量斗121的前部;所述的注料泵124螺栓安装在密封盖123上端的右侧;所述的进液管125一端与注料泵124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插入在测量斗121和密封盖123内;所述的吸液软管126镶嵌在注料泵124的左端。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包括连接壳161,壳腔162,下连接框163,拦截网164,安装螺栓165和防护垫166,所述的连接壳161焊接在碱回收室3内部下侧的右方,并在连接壳161的内部开设有壳腔162;所述的下连接框163焊接在连接壳161外壁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垫166嵌入在拦截网164的外壁上。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包括排放壳171,上连接框172,第一保护盖173,第二保护盖174,旋转横杆175,活动钢杆176,升降板177,清理垫178和搭扣179,所述的上连接框172焊接在排放壳171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第一保护盖173合页安装在排放壳171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保护盖174合页安装在第一保护盖173的左侧;所述的旋转横杆175插入在第二保护盖174内部的左侧;所述的活动钢杆176插入在第二保护盖174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升降板177焊接在活动钢杆176的上端;所述的清理垫178嵌入在升降板177的右端;所述的搭扣179分别螺栓安装在排放壳171左侧的下部和第二保护盖174左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测量斗121采用pvc透明塑料斗,所述的测量斗121前面的刻度线122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测量斗121下端通过电磁阀11与碱回收室3连接,便于通过刻度线122控制测量斗121注入材料的量,从而合理的进行搅拌并对碱进行回收的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注料泵124分别安装有进液管125和吸液软管126,且进液管125与测量斗121连通,便于对测量斗121注入材料并进行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盖123螺纹连接在测量斗121的上端,便于配合密封盖123拆装,从而对上部的注料泵124进行维护。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拦截网164设置在壳腔162和碱回收室3的内部,且拦截网164采用不锈钢网,使用时,能够通过拦截网164对碱回收室3内的材料进行过滤并防护,从而增加了其功能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拦截网164通过安装螺栓165安装在壳腔162内壁的中右侧,便于配合拦截网164进行拆装并进行更换维护。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连接框172与下连接框163螺栓螺母连接,便于配合排放壳171与连接壳161相互连接并随之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保护盖173和第二保护盖174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橡胶垫,且分别与排放壳171的下部接触,所述的第二保护盖174左侧通过搭扣179与排放壳171密封住,便于固定住第一保护盖173和第二保护盖174使用,同时也增加了第一保护盖173和第二保护盖174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活动钢杆176与第二保护盖174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活动钢杆176上部的升降板177采用不锈钢板,且右侧的清理垫178采用海绵垫,便于进行活动,并清理拦截网164上的杂物,进而增加了功能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搅拌电机5采用型号为ys7124型电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输送泵7采用型号为lq3a-8型输送泵。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输送泵9采用型号为lq3a-8型输送泵。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磁阀11采用型号为zczp-16p型电磁阀。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plc14采用型号为fx2n-48型plc。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注料泵124采用型号为g46型注料泵。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驱动开关15电性连接plc14的输入端,所述的搅拌电机5电性连接plc14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护送泵7电性连接plc14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输送泵9电性连接plc14的输出端,所述的电磁阀11电性连接plc14的输出端,所述的注料泵124电性连接plc14的输出端。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输送泵7配合第一u型管8对碱回收室3内注入碱法制浆液,之后打开电磁阀11使测量斗121内的碳酸钠溶液进入到碱回收室3内,注入过程中,通过刻度线122控注入的量,最后驱动搅拌电机5即可带动搅拌架6旋转并进行搅拌混合的工作,完成工作后,驱动第二输送泵9即可配合第二u型管10将碱回收室3内的材料排出,在材料经过拦截网164时,随之对碱回收室3内的较大块的杂物进行拦截,当完成工作并排出所拦截的杂物时,上下活动旋转横杆175即可带动活动钢杆176、升降板177和清理垫178活动,从而刮取拦截网164上的杂物,最后将搭扣179打开即可翻开第一保护盖173和第二保护盖174并通过排放壳171排出碱回收室3内的材料。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碱回收室(3),支撑架(4),搅拌电机(5),搅拌架(6),第一输送泵(7),第一u型管(8),第二输送泵(9),第二u型管(10),电磁阀(11),可储存料斗结构(12),支撑杆(13),plc(14),驱动开关(15),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和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所述的支撑柱(2)分别焊接在底座(1)和碱回收室(3)之间的四周;所述的支撑架(4)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3)上端的中间部位,且支撑架(4)上端螺栓安装有搅拌电机(5);所述的搅拌架(6)上端与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且搅拌架(6)的下端插入在碱回收室(3)内;所述的第一输送泵(7)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3)的左端;所述的第一u型管(8)一端与第一输送泵(7)法兰连接,另一端插入在碱回收室(3)内部的左侧;所述的第二输送泵(9)螺栓安装在碱回收室(3)的右端;所述的第二u型管(10)一端与第二输送泵(9)法兰连接,另一端插入在碱回收室(3)内部的右侧;所述的电磁阀(11)螺纹连接在碱回收室(3)内部上方的左侧;所述的可储存料斗结构(12)安装在电磁阀(11)上;所述的支撑杆(13)焊接在底座(1)上部前方的左侧,且支撑杆(13)的上端螺栓安装有plc(14);所述的驱动开关(15)电性连接在plc(14)的前部;所述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安装在碱回收室(3)下部的右侧;所述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安装在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的下端;所述的可储存料斗结构(12)包括测量斗(121),刻度线(122),密封盖(123),注料泵(124),进液管(125)和吸液软管(126),所述的测量斗(121)下端与电磁阀(11)的上端法兰连接;所述的刻度线(122)刻画在测量斗(121)的前部;所述的注料泵(124)螺栓安装在密封盖(123)上端的右侧;所述的进液管(125)一端与注料泵(124)的下部螺纹连接,另一端插入在测量斗(121)和密封盖(123)内;所述的吸液软管(126)镶嵌在注料泵(124)的左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过滤连接架结构(16)包括连接壳(161),壳腔(162),下连接框(163),拦截网(164),安装螺栓(165)和防护垫(166),所述的连接壳(161)焊接在碱回收室(3)内部下侧的右方,并在连接壳(161)的内部开设有壳腔(162);所述的下连接框(163)焊接在连接壳(161)外壁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垫(166)嵌入在拦截网(164)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排放保护头结构(17)包括排放壳(171),上连接框(172),第一保护盖(173),第二保护盖(174),旋转横杆(175),活动钢杆(176),升降板(177),清理垫(178)和搭扣(179),所述的上连接框(172)焊接在排放壳(171)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第一保护盖(173)合页安装在排放壳(171)下部的右侧;所述的第二保护盖(174)合页安装在第一保护盖(173)的左侧;所述的旋转横杆(175)插入在第二保护盖(174)内部的左侧;所述的活动钢杆(176)插入在第二保护盖(174)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升降板(177)焊接在活动钢杆(176)的上端;所述的清理垫(178)嵌入在升降板(177)的右端;所述的搭扣(179)分别螺栓安装在排放壳(171)左侧的下部和第二保护盖(174)左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斗(121)采用pvc透明塑料斗,所述的测量斗(121)前面的刻度线(122)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测量斗(121)下端通过电磁阀(11)与碱回收室(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料泵(124)分别安装有进液管(125)和吸液软管(126),且进液管(125)与测量斗(121)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123)螺纹连接在测量斗(121)的上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网(164)设置在壳腔(162)和碱回收室(3)的内部,且拦截网(164)采用不锈钢网。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网(164)通过安装螺栓(165)安装在壳腔(162)内壁的中右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护盖(173)和第二保护盖(174)外壁的上部设置有橡胶垫,且分别与排放壳(171)的下部接触,所述的第二保护盖(174)左侧通过搭扣(179)与排放壳(171)密封住。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碱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钢杆(176)与第二保护盖(174)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活动钢杆(176)上部的升降板(177)采用不锈钢板,且右侧的清理垫(178)采用海绵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