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07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电梯轿厢内保持空气的流通是必要的,不但可以有效吹出电梯轿厢内的异味,而且可以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保证轿厢内乘客的正常呼吸,避免窒息死亡,对于电梯轿厢的通风装置尤为重要。

现目前电梯轿厢内为了保证较好通风效果,会采用风扇或空调进行通风,而电梯轿厢本身的自然通风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目前电梯轿厢本身的自然通风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箱体的壁面内部开设有通风层,所述厢体的上端开设有上通风孔,所述厢体的下端开设有下通风孔,所述上通风孔、下通风孔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厢体的左右两端均均匀固定连接有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所述上导风板固定连接在下导风板的上方,所述上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孔,所述下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均开设在厢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上通风孔、下通风孔配套设置,且均与通风层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风板与下导风板均为半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风板竖直朝向厢体的上方,所述下导风板竖直朝向厢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风板与第一气孔配套设置,下导风板与第二气孔配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均为弧形,且均与通风层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上、下通风孔能够在电梯轿厢上下移动时,新鲜空气能够自动吹进厢体的内部,自然通风效果好,而通过上、下导风板,能够使吹进厢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直接吹向乘坐人员,在提高通风性能的同时,还不会降低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中:1-厢体,2-通风层,3-上通风孔,4-下通风孔,5-过滤网,6-上导风板,7-第一气孔,8-下导风板,9-第二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下面对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箱体1的壁面内部开设有通风层2,厢体1的上端开设有上通风孔3,厢体1的下端开设有下通风孔4,上通风孔3、下通风孔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具体的,在厢体1向上移动时,上通风孔3能够将产生的气流吹进通风层2,而在厢体1向下移动时,下通风孔4也能够将产生的气流吹进通风层2,并且上通风孔3与下通风孔4配合,可以形成空气对流,而在通风过程中,过滤网5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防止粉尘进入厢体1内;

参考以上所述,厢体1的左右两端均均匀固定连接有上导风板6和下导风板8,上导风板6固定连接在下导风板8的上方,上导风板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孔7,下导风板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气孔9,第一气孔7、第二气孔9均开设在厢体1上;

具体的,当通风层2内流通进空气时,上导风板6能够将上通风孔3吹进来的空气导流进第一气孔7,随后第一气孔7再利用上导风板6吹进厢体1内,由于上导风板6和下导风板8均为半圆弧形,所以从第一气孔7流出的空气会朝向厢体1的上端吹,而不会直接吹向厢体1的内部;而相反,下导风板8能够导流从下通风孔4吹进来的空气,第二气孔9再将空气朝向厢体1的下端吹,以此在厢体1行进过程中,电梯轿厢能够自动进行自然通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的壁面内部开设有通风层(2),所述厢体(1)的上端开设有上通风孔(3),所述厢体(1)的下端开设有下通风孔(4),所述上通风孔(3)、下通风孔(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所述厢体(1)的左右两端均均匀固定连接有上导风板(6)和下导风板(8),所述上导风板(6)固定连接在下导风板(8)的上方,所述上导风板(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孔(7),所述下导风板(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气孔(9),所述第一气孔(7)、第二气孔(9)均开设在厢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风孔(3)、下通风孔(4)配套设置,且均与通风层(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6)与下导风板(8)均为半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6)竖直朝向厢体(1)的上方,所述下导风板(8)竖直朝向厢体(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6)与第一气孔(7)配套设置,下导风板(8)与第二气孔(9)配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7)、第二气孔(9)均为弧形,且均与通风层(2)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厢体,箱体的壁面内部开设有通风层,厢体的上端开设有上通风孔,厢体的下端开设有下通风孔,上通风孔、下通风孔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厢体的左右两端均均匀固定连接有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上导风板固定连接在下导风板的上方,上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孔,下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气孔,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均开设在厢体上。通过上、下通风孔能够在电梯轿厢上下移动时,新鲜空气能够自动吹进厢体的内部,自然通风效果好,而通过上、下导风板,能够使吹进厢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直接吹向乘坐人员,在提高通风性能的同时,还不会降低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捷迅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