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08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质处理机,具体为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



背景技术:

在分散过程中所采用的高速分散机广义上是搅拌机的一种,采用高速搅拌器(如圆盘锯齿型搅拌器)可以在局部形成很强的紊流,对物料有很强的分散效果,同时采用双面剪切分散技术,提高物料分散效率,数控精工制作,转子采用下吸式叶片,超强吸料效果,促进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物料迅速吸入定转子内,瞬间分散,轴流式辅助桨叶,增强罐内粉-液多相物料混合效果。

现有的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对料桶的固定效果差,这样可能会影响物料的混合,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对料桶的固定效果差,这样可能会影响物料的混合,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高速分散机本体、主转轴、底座、支撑腿、第一固定螺栓、第一连接块、连接杆、第二连接块、调节铒、螺栓孔、小转轴、第一卡箍、第二卡箍、磁铁和调节槽,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型结构的高速分散机本体,高速分散机本体悬臂的底部安装有主转轴,位于主转轴下方两侧的底座上对称安装有夹紧机构;

单组夹紧机构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安装于底座顶面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铒,第一连接块顶端的中部焊接有竖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焊装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内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通过小转轴相对于第一连接块转动安装,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端头均安装有磁铁,两组夹紧机构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相向延伸并对应相吸构成环形环抱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安装有相同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

优选的,第一固定螺栓锁装于调节铒与底座之间,所述调节铒对应第一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底座对应第一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端部的容纳槽,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相同的用于容纳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端部的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匀质的材料筒放置在主转轴下方的底座上;放置完成后,旋松第一连接块两侧调节铒上的第一固定螺栓,旋松后,将第一连接块以第一固定螺栓-调节槽1的配合为导向相向向内侧推动,再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在各自小转轴的配合下转动到材料筒的侧面;两组夹紧机构上对应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相向而吸,从而各自贴合于材料筒的外侧壁面上,旋紧第一固定螺栓;同样对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完成材料筒沿着轴向的两层环抱固定,固定效果好,同时可根据材料筒的直径,调节第一连接块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材料筒的固定,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进行匀质的材料筒进行固定,可同时材料筒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固定效果好,同时可用于不同直径的材料筒的固定,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块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槽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高速分散机本体;2、主转轴;3、底座;4、支撑腿;5、第一固定螺栓;6、第一连接块;7、连接杆;8、第二连接块;9、调节铒;10、螺栓孔;11、小转轴;12、第一卡箍;13、第二卡箍;14、磁铁;16、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包括高速分散机本体1、主转轴2、底座3、支撑腿4、第一固定螺栓5、第一连接块6、连接杆7、第二连接块8、调节铒9、螺栓孔10、小转轴11、第一卡箍12、第二卡箍13、磁铁14和调节槽16,底座3上安装有“┏”型结构的高速分散机本体1,高速分散机本体1悬臂的底部安装有主转轴2,位于主转轴2下方两侧的底座3上对称安装有夹紧机构;

单组夹紧机构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安装于底座3顶面的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6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铒9,第一连接块6顶端的中部焊接有竖直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顶端焊装有第二连接块8,第一连接块6内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分别通过小转轴11相对于第一连接块6转动安装,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端头均安装有磁铁14,两组夹紧机构的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相向延伸并对应相吸构成环形环抱结构;第二连接块8上安装有相同的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

两组对称设置的夹紧机构配合,构成环抱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固定效果。

第一固定螺栓5锁装于调节铒9与底座3之间,调节铒9对应第一固定螺栓5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10,底座3对应第一固定螺栓5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16。

第一连接块6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端部的容纳槽,第二连接块8上开设有相同的用于容纳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端部的容纳槽。

底座3底面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4。

支撑腿4的底端设置有橡胶防滑垫,使得支撑腿4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匀质的材料筒放置在主转轴2下方的底座3上;

放置完成后,旋松第一连接块6两侧调节铒9上的第一固定螺栓5,旋松后,将第一连接块6以第一固定螺栓5-调节槽16的配合为导向相向向内侧推动,再将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在各自小转轴11的配合下转动到材料筒的侧面;

两组夹紧机构上对应的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相向而吸,从而各自贴合于材料筒的外侧壁面上,旋紧第一固定螺栓5;

同样对第二连接块8上的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完成材料筒沿着轴向的两层环抱固定,固定效果好,同时可根据材料筒的直径,调节第一连接块6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材料筒的固定,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进行匀质的材料筒进行固定,可同时材料筒的上部和下部均环抱固定,固定效果好,同时可用于不同直径的材料筒的固定,适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包括高速分散机本体(1)、主转轴(2)、底座(3)、支撑腿(4)、第一固定螺栓(5)、第一连接块(6)、连接杆(7)、第二连接块(8)、调节铒(9)、螺栓孔(10)、小转轴(11)、第一卡箍(12)、第二卡箍(13)、磁铁(14)和调节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安装有“┏”型结构的高速分散机本体(1),高速分散机本体(1)悬臂的底部安装有主转轴(2),位于主转轴(2)下方两侧的底座(3)上对称安装有夹紧机构;

单组夹紧机构的结构为:包括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安装于底座(3)顶面的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6)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铒(9),第一连接块(6)顶端的中部焊接有竖直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顶端焊装有第二连接块(8),第一连接块(6)内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所述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分别通过小转轴(11)相对于第一连接块(6)转动安装,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端头均安装有磁铁(14),两组夹紧机构的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相向延伸并对应相吸构成环形环抱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8)上安装有相同的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螺栓(5)锁装于调节铒(9)与底座(3)之间,所述调节铒(9)对应第一固定螺栓(5)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10),底座(3)对应第一固定螺栓(5)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端部的容纳槽,第二连接块(8)上开设有相同的用于容纳第一卡箍(12)和第二卡箍(13)端部的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底面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4)的底端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技术总结
一种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解决了现有的间歇式高速分散粒子混合处理机对料桶的固定效果差,这样可能会影响物料的混合,不利于使用的问题,其包括高速分散机本体,所述高速分散机本体一端的底部安装有转轴,高速分散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底座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安装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顶端的中部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铒,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进行匀质的材料筒进行固定,可同时材料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固定效果好,同时可用于不同直径的材料筒的固定,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强;王勤生;仲秋明;王群;谢雪;文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