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16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胶水是一种由水、三氯甲烷、增稠剂、防腐剂等化学原材料经过搅拌混合而形成的用于粘接两个物体的物质。

其中,胶水在生产完毕后,需要对胶水的粘接强度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包括两件粘接板,其中一件粘接板固定,而另一件粘接板可朝远离固定的粘接板的方向进行滑移,并通过气缸控制,而气缸与滑移的粘接板之间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因此,通过胶水先行将两件粘接板固定粘接,并通过气缸的逐步增压而增大滑移的粘接板朝远离固定的粘接板的拉伸作用力,并通过拉力传感器进行拉力示数的输出,用于判断胶水的粘接强度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测试胶水的极限粘力。

现有的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胶水需要进行粘接物体种类较多,因此,只对特定材质的粘接板进行实验无法得到贴合实际的有效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进行转动的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并配备多件采用不同材质或者粘接不同材质的第一粘接板与第二粘接板用于实现胶水可进行对不同材质进行粘接强度检测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第一粘接转轮、第二粘接转轮、拉力传感器以及驱动气缸,所述第一粘接转轮沿周向转动安装于机架,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机架,且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呈垂直第一粘接转轮的轴向设置,所述拉力传感器一端固定设置于驱动气缸,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粘接转轮的安装座,所述第二粘接转轮沿周向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且第二粘接转轮的轴向与第一粘接转轮的轴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粘接转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件第一粘接板,所述第二粘接转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件第二粘接板,各所述第一粘接板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粘接板粘接的第一粘接面,各所述第二粘接板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粘接面粘接的第二粘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上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材质的第一粘接板及第二粘接板或者在第一粘接面及第二粘接面上粘接不同材质的贴片,因此,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转动实现某种需要实验的材质的第一粘接板与第二粘接板相对,从而通过对第一粘接板与第二粘接板上进行胶水的涂抹,并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实现第一粘接面与第二粘接面的有效贴合,之后通过驱动气缸的工作而实现第而粘接转轮远离第一粘接转轮,从而逐步增大拉力作用,并由拉力传感器形变并传出数据,从而实现对于不同的材质进行胶水强度的检测,检测全面性更好,且不同材质的切换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粘接转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向两侧外周与机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粘接转轮采用第一转动杆的轴向两端分别穿设于机架而使得第一粘接转轮两端支撑更加的稳定,且第一轴承的设置,则使得第一粘接转轮的转动更加的稳定,便于不同第一粘接板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粘接转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件,分别位于第二转动杆的轴向两侧,各所述安装座与第二转动杆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粘接转轮采用第二转动杆的轴向两端分别安装于安装座的方式而使得第二粘接转轮两端支撑更加的稳定,且第二轴承的设置,则使得第二粘接转轮的转动更加的稳定,便于不同第二粘接板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位于第二转动杆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延伸方向相同的滑移导轨,各所述安装座滑移设置于对应的滑移导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导轨的设置,使得各安装座的滑移方向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滑移导轨沿垂直对应滑移导轨的轨道方向呈贯穿机架设置,各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滑移导轨内的滑移段、位于滑移导轨沿贯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位端以及位于滑移导轨沿贯穿方向背离第一限位端侧的第二限位端,各所述第一限位端上一体成型有防止第二转动杆沿滑移导轨的贯穿方向窜动的限位块,各所述第二限位端上螺纹连接有防止第二转动杆沿滑移导轨的贯穿方向窜动的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导轨沿垂直轨道方向贯穿机架的设置,并通过在第一限位端设置限位块,第二限位端设置限位螺母的方式而进一步实现安装座滑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滑移段外周设置有与对应滑移导轨接触的滑移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段采用滑移弧面的方式而减少与滑移导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作用力使得拉力传感器的检测更加的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粘接转轮上对应各第一粘接板设置有供对应第一粘接板插设安装的第一安装插轨,且各第一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垂直于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相向方向,所述第二粘接转轮上对应各第二粘接板设置有供对应第二粘接板插设安装的第二安装插轨,且各第二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垂直于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相向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插轨与第二安装插轨的设置,使得第一粘接板与第二粘接板采用便捷拆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从而实现更多材质的第一粘接板机第二粘接板的安装而增大检测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的轴向呈水平设置,各所述第一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与第一粘接转轮的轴向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二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与第二粘接转轮的轴向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的转动对第一粘接板及第二粘接板的拆装不起到影响,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粘接转轮2、第二粘接转轮3、拉力传感器4以及驱动气缸5,其中,第一粘接转轮2的轴向沿水平设置,且第一粘接轮上同轴设置有一根第一转动杆21,第一转动杆21的轴向两侧穿于机架1并实现第一粘接转轮2沿周向转动安装于机架1,另外,驱动气缸5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机架1,且驱动气缸5的输出轴呈水平、并垂直第一粘接转轮2的轴向朝向第一粘接转轮2,拉力传感器4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按于驱动气缸5的输出轴,并随着输出轴的驱动而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粘接转轮2,另外,拉力传感器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安装有连接架6,连接架6沿第一转动杆21的轴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连接杆61,各连接杆61沿着驱动气缸5的输出轴的轴向朝向第一粘接转轮2延伸设置,并在背离连接架6侧连接有安装座7,第二粘接转轮3位于两安装座7之间,且第二粘接转轮3的轴向与第一粘接转轮2的轴向相互平行,此外,第二粘接转轮3上同轴设置有一根第二转动杆31,且第二转动杆31的轴向两侧穿设于对应安装座7,实现沿周向转动安装于安装座7,另外,第一粘接转轮2外周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六件第一粘接板22,第二粘接转轮3外周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六件第二粘接板32,且各第一粘接板22沿第一粘接转轮2的径向朝外侧设置有呈平面的第一粘接面221,各第二粘接板32沿第二粘接转轮3的径向朝外侧设置有呈平面第二粘接面321,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材质的第一粘接板22以及第二粘接板32或者在不同第一粘接面221与第二粘接面321上粘贴不同的材料进行胶水粘力测试,之后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转动实现某种需要实验的材质的第一粘接板22与第二粘接板32相对,通过对第一粘接面221与第二粘接面321上进行胶水的涂抹,并通过驱动气缸5驱动实现第一粘接面221与第二粘接面321的有效贴合,之后通过驱动气缸5的工作而实现第而粘接转轮远离第一粘接转轮2,从而逐步增大拉力作用,并由拉力传感器4形变并传出数据,从而实现对于不同的材质进行胶水强度的检测,检测全面性更好,且不同材质的切换便捷。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转动杆21的轴向两侧外周与机架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轴承23,使得第一粘接转轮2的转动更加的稳定,便于不同第一粘接板22的切换。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安装座7与第二转动杆31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轴承33,使得第二粘接转轮3的转动更加的稳定,便于不同第二粘接板32的切换。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机架1位于第二转动杆31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气缸5的输出轴延伸方向相同的滑移导轨11,且各安装座7滑移设置于对应的滑移导轨11内,不但,使得各安装座7的滑移方向更加的稳定,且滑移导轨11的轨道方向呈水平的设置,对第二粘接转轮3进行重力支撑而实现拉力传感器4的检测更加的精准。

结合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滑移导轨11沿垂直对应滑移导轨11的轨道方向呈贯穿机架1设置,且贯穿方向呈水平设置,另外,各安装座7包括位于滑移导轨11内的滑移段71、位于滑移导轨11沿贯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位端72以及位于滑移导轨11沿贯穿方向背离第一限位端72侧的第二限位端73,其中,各第一限位端72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限位块721,且限位块721的半径大于滑移导轨11的宽度,而各第二限位端73上螺纹连接有呈六棱柱形的限位螺母731,因此,通过在第一限位端72设置限位块721,第二限位端73设置限位螺母731的方式进行限位而防止第二转动杆31沿滑移导轨11的贯穿方向窜动,从而进一步实现安装座7滑移的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滑移段71外周设置有呈圆柱形的滑移弧面711,使得滑移段71采用滑移弧面711的方式而减少与滑移导轨1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作用力使得拉力传感器4的检测更加的精准。

结合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粘接转轮2上对应各第一粘接板22设置有供对应第一粘接板22插设安装的第一安装插轨24,且各第一安装插轨24的轨道方向与第一粘接转轮2的轴向呈相互平行设置,均为水平设置,同理,第二粘接转轮3上对应各第二粘接板32设置有供对应第二粘接板32插设安装的第二安装插轨34,且各第二安装插轨34的轨道方向与第二粘接转轮3的轴向呈相互平行设置,均为水平设置,因此,第一安装插轨24与第二安装插轨34的设置,使得第一粘接板22与第二粘接板32采用便捷拆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从而实现更多材质的第一粘接板22机第二粘接板32的安装而增大检测范围,且第一粘接转轮2与第二粘接转轮3的转动对第一粘接板22及第二粘接板32的拆装不起到影响,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粘接转轮、第二粘接转轮、拉力传感器以及驱动气缸,所述第一粘接转轮沿周向转动安装于机架,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机架,且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呈垂直第一粘接转轮的轴向设置,所述拉力传感器一端固定设置于驱动气缸,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粘接转轮的安装座,所述第二粘接转轮沿周向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且第二粘接转轮的轴向与第一粘接转轮的轴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粘接转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件第一粘接板,所述第二粘接转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件第二粘接板,各所述第一粘接板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粘接板粘接的第一粘接面,各所述第二粘接板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粘接面粘接的第二粘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转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轴向两侧外周与机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转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件,分别位于第二转动杆的轴向两侧,各所述安装座与第二转动杆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位于第二转动杆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延伸方向相同的滑移导轨,各所述安装座滑移设置于对应的滑移导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移导轨沿垂直对应滑移导轨的轨道方向呈贯穿机架设置,各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滑移导轨内的滑移段、位于滑移导轨沿贯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位端以及位于滑移导轨沿贯穿方向背离第一限位端侧的第二限位端,各所述第一限位端上一体成型有防止第二转动杆沿滑移导轨的贯穿方向窜动的限位块,各所述第二限位端上螺纹连接有防止第二转动杆沿滑移导轨的贯穿方向窜动的限位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移段外周设置有与对应滑移导轨接触的滑移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转轮上对应各第一粘接板设置有供对应第一粘接板插设安装的第一安装插轨,且各第一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垂直于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相向方向,所述第二粘接转轮上对应各第二粘接板设置有供对应第二粘接板插设安装的第二安装插轨,且各第二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垂直于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相向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的轴向呈水平设置,各所述第一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与第一粘接转轮的轴向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二安装插轨的轨道方向与第二粘接转轮的轴向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第一粘接转轮、第二粘接转轮、拉力传感器以及驱动气缸,第一粘接转轮转动安装于机架,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机架,拉力传感器一端固定设置于驱动气缸,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座,第二粘接转轮转动安装于安装座,第一粘接转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件第一粘接板,第二粘接转轮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件第二粘接板,各第一粘接板设置有第一粘接面,各第二粘接板设置有第二粘接面。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设置进行转动的第一粘接转轮与第二粘接转轮并配备多件采用不同材质或者粘接不同材质的第一粘接板与第二粘接板用于实现胶水可进行对不同材质进行粘接强度检测的一种胶水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芹;刘智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江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