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16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



背景技术: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的长度在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曳引轮两侧钢丝绳重量的变化。当轿厢位于最低层站时,钢丝绳的重重大部分作用于轿厢侧;当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对重侧。这种变化在电梯提升高度不大时,对电梯的运行性能影响不大,但提升超过一定高度时,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危及乘客的安全。为此,当电梯的提升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时,必须要设置具有一重量的部件来平衡因高度变化带来的重量变化,这就是电梯平衡补偿链。

目前电梯上的补偿链处于悬挂状态,在电梯在工作时,补偿链会产生晃动,当电梯速度较快时,补偿链晃动幅度增大,不仅影响电梯运行的平稳,而且悬挂的补偿链会相互碰撞,产生噪音,影响乘客的使用舒适度,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固定补偿链的绳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包括绳轮主体,所述绳轮主体为圆盘型结构,所述绳轮主体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与绳轮主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内共同套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与轴承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所述转轴的上设有固定支撑装置,所述绳轮主体的外环壁上开设有一链槽,所述链槽内设有防脱链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梯的梯井底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焊接有多个竖直的伸缩柱,多个所述伸缩柱的上端共同焊接有一块水平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焊接有两块竖直的固定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脱链装置包括多根挡杆,所述链槽的两侧槽壁上均焊接有多个转动座,每个所述转动座上与挡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动座正下方位置的槽壁焊接有一根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槽壁的一端与挡杆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焊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柱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伸缩柱上套设有一根拉紧弹簧,每根所述拉紧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端面焊接,每根所述拉紧弹簧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面焊接。

优选地,所述链槽的底部槽壁和两侧下端部分的槽壁上胶合有一层耐磨层,所述绳轮主体的两侧轮面上各开设有一个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绳轮主体、底座、拉紧弹簧、伸缩柱等结构,将原本处于悬挂状态的补偿链绕设在绳轮上,对绳轮起到限制,防止电梯快速升降过程引起补偿链晃动,适电梯运行更为平稳,并有效减少噪音的产生,提高电梯使用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设有防脱链装置,在补偿链进入链槽内后,利用挡杆受复位弹簧作用发生回弹将补偿链进行包裹阻挡,使得绕设在绳轮上的补偿链无法脱离链槽,提高绳轮的对补偿链的固定效果,同时槽底还设有耐磨层,同时保护补偿链和绳轮,提高补偿链和绳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绳轮主体、2底座、3中心孔、4轴承、5伸缩柱、6拉紧弹簧、7支撑板、8固定板、9转轴、10环形槽、11链槽、12转动座、13挡杆、14复位弹簧、15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包括绳轮主体1,绳轮主体1为圆盘型结构,绳轮主体1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孔3,中心孔3内设有两个轴承4,两个轴承4与绳轮主体1固定连接,两个轴承4内共同套设有一根转轴9,转轴9与轴承4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转轴9的上设有固定支撑装置,绳轮主体1的外环壁上开设有一链槽11,链槽11内设有防脱链装置,链槽11的底部槽壁和两侧下端部分的槽壁上胶合有一层耐磨层15,绳轮主体1的两侧轮面上各开设有一个环形槽10,减少绳轮主体1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2,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梯的梯井底部,底座2的上端面焊接有多个竖直的伸缩柱5,多个伸缩柱5的上端共同焊接有一块水平支撑板7,支撑板7上端面焊接有两块竖直的固定板8,转轴9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8固定连接,伸缩柱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伸缩柱5上套设有一根拉紧弹簧6,每根拉紧弹簧6的上端与支撑板7的下端面焊接,每根拉紧弹簧6的下端与底座2的上端面焊接。

防脱链装置包括多根挡杆13,链槽11的两侧槽壁上均焊接有多个转动座12,每个转动座12上与挡杆13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每个转动座12正下方位置的槽壁焊接有一根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远离槽壁的一端与挡杆13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焊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线将补偿链套设在绳轮主体1的链槽11内,在电梯工作时,补偿链在绳轮主体1的链槽11内滑动,当新一节的补偿链进入链槽11时,会将链槽11两侧的挡杆13下压,当这一节补偿链进入槽底后,挡杆13不在受补偿链的压力,受复位弹簧14的作用回弹转动处于水平状态,将补偿链包在链槽11内,可以防止补偿链在互动过程中脱离链槽11,当补偿链因长期使用而整体变长时,伸缩柱5上的拉紧弹簧6就会将支撑板7下拉使补偿链始终处于拉紧状态,减少晃动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包括绳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主体(1)为圆盘型结构,所述绳轮主体(1)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孔(3),所述中心孔(3)内设有两个轴承(4),两个所述轴承(4)与绳轮主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4)内共同套设有一根转轴(9),所述转轴(9)与轴承(4)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所述转轴(9)的上设有固定支撑装置,所述绳轮主体(1)的外环壁上开设有一链槽(11),所述链槽(11)内设有防脱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梯的梯井底部,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焊接有多个竖直的伸缩柱(5),多个所述伸缩柱(5)的上端共同焊接有一块水平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端面焊接有两块竖直的固定板(8),所述转轴(9)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链装置包括多根挡杆(13),所述链槽(11)的两侧槽壁上均焊接有多个转动座(12),每个所述转动座(12)上与挡杆(13)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动座(12)正下方位置的槽壁焊接有一根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远离槽壁的一端与挡杆(13)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伸缩柱(5)上套设有一根拉紧弹簧(6),每根所述拉紧弹簧(6)的上端与支撑板(7)的下端面焊接,每根所述拉紧弹簧(6)的下端与底座(2)的上端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槽(11)的底部槽壁和两侧下端部分的槽壁上胶合有一层耐磨层(15),所述绳轮主体(1)的两侧轮面上各开设有一个环形槽(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一体化电梯补偿链绳轮,包括绳轮主体,所述绳轮主体为圆盘型结构,所述绳轮主体的中心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转轴与绳轮主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内共同套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与轴承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所述转轴的上设有固定支撑装置,所述绳轮主体的外环壁上开设有一链槽,所述链槽内设有防脱链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绳轮主体、底座、拉紧弹簧、伸缩柱等结构,将原本处于悬挂状态的补偿链绕设在绳轮上,对绳轮起到限制,防止电梯快速升降过程引起补偿链晃动,适电梯运行更为平稳,并有效减少噪音的产生,提高电梯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万坤;宋海浪;徐杰;刘少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方正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