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17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荧光光电盒。



背景技术:

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是利用被分析物质在特定波长光激发下会产生荧光的特性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现有的荧光检测装置一种是采用顶部激发的结构,其缺陷是信号比较弱,第二种是采用侧面激发的结构,由于接收光纤全部都是从侧面引出,且激发和检测光路都是分开的,导致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光电检测装置,包括盒体、测量光源和第一光电池,盒体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检测通道和光源通道,测量光源安装在光源通道的端部并向检测通道方向发射光波,检测通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池和第一透镜,被测品放置在测量通道的端部并位于第一透镜的聚焦点处,检测通道内位于与光源通道的交汇处安装二相色镜,二相色镜可筛选出所需的光波并将其反射到被测物以产生荧光,产生的荧光再次进入检测通道后,穿透二相色镜并由检测通道内的第二透镜聚焦到第二光电池,第二光电池将检测到的荧光转化成电信号并通过第二pcb板上的电路输送到特定的计算分析装置,实现对被测物的荧光检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包括盒体、测量光源和第一光电池,所述盒体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盒体底部的检测通道,检测通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池和第一透镜,盒体的侧面开设有光源通道,光源通道位于盒体内的一端与检测通道连通,光源通道位于盒体侧面的一端安装有测量光源,所述检测通道内安装有二相色镜,二相色镜倾斜设置并与光源通道对应以将测量光源发出的部分光波反射到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将光波聚焦到设置在检测通道的底端的被测物上以产生荧光,所述测量通道内位于二相色镜与第一光电池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荧光聚焦到第一光电池的第二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半球形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球面相对,被测物和第一光电池的感应区分别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聚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光源通道的内部固设有聚光筒,测量光源安装在聚光筒内并且聚光筒的末端安装有第一滤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盒体的顶部开设有监测通道,监测通道的底端与光源通道连通并且监测通道的顶端安装有用于监测测量光源光强的第二光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监测通道与光源通道的连通口位于检测通道与聚光筒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通道内位于第一光电池与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第二滤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盒体为立方体形,光源通道和检测通道互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盒体的侧面固设有用于调节测量光源的第一pcb板,盒体的顶部固设有第二pcb板,第一光电池和第二光电池均与第二pcb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荧光光电盒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盒体相对两侧壁的底端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盒体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有:测量光源发出的光波首先由第一滤光片过滤滤掉杂波,经过二相色镜时筛选出符合使用要求的光波由第一透镜聚焦并照射到被测物上产生荧光,从检测通道底端进入检测通道的荧光穿过第一透镜和二相色镜,由第二透镜聚焦到第一光电池,第一光电池接收荧光信息并转化成电信号,本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测量光源的光强的的第二光电池,以便于根据监测结果实时对测量光源进行调节,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电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盒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电盒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电盒的盒体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1、盒体,2、测量光源,3、第一光电池,4、第一透镜,5、光源通道,6、二相色镜,7、第二透镜,8、聚光筒,9、监测通道,10、第二光电池,11、第一pcb板,12、第二pcb板,13、安装板,14、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包括盒体1、测量光源2和第一光电池3,盒体1为立方体形,盒体1相对两个侧面的下沿处固设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盒体1未设置有安装板13的侧壁上纵向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为u形槽并贯穿盒体1的底面,安装槽14的顶部槽壁上开设有连接孔。

盒体1的顶部纵向开设有检测通道,检测通道贯穿盒体1的上下两个表面,检测通道的顶端处和底端处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池3和第一透镜4,第一透镜4为半球形透镜,第一透镜4的球形面朝向检测通道内部而平面侧朝向检测通道外部,被测物设置在检测通道的底端并且被测物放置在检测通道底端处时第一透镜4的聚焦点位于被测物内部;盒体1的侧面横向开设有光源通道5,光源通道5与检测通道垂直并且光源通道5位于盒体1内的一端与检测通道连通,光源通道5位于盒体1侧面的一端安装有测量光源2,测量光源2用于测量通道所在方向发射光波,盒体1的侧面安装有用于调节测量光源2的启闭以及强度状态第一pcb板11,第一pcb板11上电路与测量光源2电连接;所述检测通道内对应光源通道5末端处设置有二相色镜6,二相色镜6倾斜设置,二相色镜6的功能是能够将一部分波长的光波反射,其他波长的光波则可直接穿透,测量光源2发出一部分的不能通过二相色镜6的光波由二相色镜6反射向第一透镜4所在方向,这部分光波由第一透镜4聚焦到被测物后产生荧光效果,由于照射到被测物的光波在照射在被测物前经过第一透镜4聚焦,从而可得到最大的光作用效果;

由于光同时具有波和粒子两种属性,被激发的荧光会从检测通道底端端口再次进入检测通道,荧光经过检测通道后从第一透镜4的平面部分穿过故不会在一定距离内聚焦,荧光经过第一透镜4后再次投射到二相色镜6并穿过二相透镜;所述检测通道内位于二相色镜6和第一光电池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透镜7,第二透镜7也为半球形透镜,第二透镜7的半球形面朝向二相色镜6所在侧,其平面部分位于第一光电池3所在侧,所述第一光电池3的感应区位于第二透镜7的聚焦点处,穿过二相色镜6的荧光在第二透镜7被聚焦到第一光电池3的感应区,第一光电池3将其转化成电信号从而通过第二pcb板12上的电路发送到接收设备,分析后即可得到检测结果。

为了提高检测效果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所述光源通道5内部固设有聚光筒8,聚光筒8为两端敞口的中空圆筒,聚光筒8位于靠近光源通道5的端口处,测量光源2的发光部分伸入聚光筒8内,聚光筒8靠近检测通道内部的端面安装有第一滤光片,第一滤光片将测量光源2发出的光波中的杂波滤掉,降低系统的处理误差;盒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监测通道9,监测通道9与检测通道平行,监测通道9的底端与光源通道5连通,二者的连通口位于第一滤光片与检测通道之间,监测通道9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光电池10,第二光电池10用于实时监测测量光源2的光强,第二光电池10也与第二pcb板12电连接,所述第二pcb板12安装在盒体1的上表面;所述检测通道内部位于第一光电池3和第二透镜7之间还安装有第二滤光片,由第二透镜7聚焦的荧光在投射到第一光电池3前,经过第二滤光片滤光处理,高效的利用了第二透镜7本体与其焦点之间的空间,缩小了本装置的体积,方便使用。

使用时将被测物放置到检测通道的底端,由于第一透镜4的规格和位置是经过预先计算的,被测物处于检测通道底端时第一透镜4的焦点正好处于被测物内,测量光源2发出的光波由第一滤光片和二相色镜6进行筛选后照射到被测物从而产生荧光效果,部分荧光再次进入检测通道内,经过第一透镜4和二相色镜6后由第二透镜7进行聚焦,被聚焦的荧光经过第二滤光片后照射到第一光电池3的感应区,第一光电池3将检测到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第二pcb板12上的电路发送到计算模块进行分析计算,本装置中第二光电池10用于实时监测测量光源2发出的光波强度,便于通过第一pcb板11的电路对光源进行及时调整,使实验中检测光强度始终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测量光源(2)和第一光电池(3),所述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盒体(1)底部的检测通道,检测通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池(3)和第一透镜(4),盒体(1)的侧面开设有光源通道(5),光源通道(5)位于盒体(1)内的一端与检测通道连通,光源通道(5)位于盒体(1)侧面的一端安装有测量光源(2),所述检测通道内安装有二相色镜(6),二相色镜(6)倾斜设置并与光源通道(5)对应以将测量光源(2)发出的部分光波反射到第一透镜(4),第一透镜(4)将光波聚焦到设置在检测通道的底端的被测物上以产生荧光,所述检测通道内位于二相色镜(6)与第一光电池(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荧光聚焦到第一光电池(3)的第二透镜(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和第二透镜(7)均为半球形透镜,第一透镜(4)和第二透镜(7)的球面相对,被测物和第一光电池(3)的感应区分别位于第一透镜(4)和第二透镜(7)的聚焦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通道(5)的内部固设有聚光筒(8),测量光源(2)安装在聚光筒(8)内并且聚光筒(8)的末端安装有第一滤光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监测通道(9),监测通道(9)的底端与光源通道(5)连通并且监测通道(9)的顶端安装有用于监测测量光源(2)光强的第二光电池(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通道(9)与光源通道(5)的连通口位于检测通道与聚光筒(8)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通道内位于第一光电池(3)与第二透镜(7)之间设置有第二滤光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为立方体形,光源通道(5)和检测通道互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侧面固设有用于调节测量光源(2)的第一pcb板(11),盒体(1)的顶部固设有第二pcb板(12),第一光电池(3)和第二光电池(10)均与第二pcb板(12)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相对两侧壁的底端固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盒体(1)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荧光光电盒,包括盒体、测量光源和第一光电池,盒体上开设有互相连通的检测通道和光源通道,测量光源安装在光源通道的端部并向检测通道方向发射光波,检测通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池和第一透镜,被测品放置在测量通道的端部并位于第一透镜的聚焦点处,检测通道内位于与光源通道的交汇处安装二相色镜,二相色镜可筛选出所需的光波并将其反射到被测物以产生荧光,产生的荧光再次进入检测通道后,穿透二相色镜并由检测通道内的第二透镜聚焦到第二光电池,第二光电池将检测到的荧光转化成电信号并通过第二PCB板上的电路输送到特定的计算分析装置,实现对被测物的荧光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伟;许远;吴振宇;王永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冠宇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