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在加工完成后,通常需要转移至仓库存储起来,等待使用。在储存过程中,为了避免电缆外表面的绝缘层与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现象,往往需要在电缆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塑料薄膜以使绝缘层与空气隔绝开。目前,绝缘层上包裹薄膜的方式往往由人工手动操作,即,工人一只手握住电缆,另一只手手持塑料薄膜卷,转动着将薄膜包裹在绝缘层上。该操作极为不便,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薄膜缠绕质量难以保证,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方便操作、可节省人力且加工效率高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包括机架、往复移动组件及缠绕组件,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顶部的固定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滑块、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丝杆以及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往复电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固定环、缠绕电机、齿轮、齿轮环及薄膜辊,所述固定环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缠绕电机连接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齿轮环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齿轮环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环的内壁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薄膜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齿轮环的端面上,所述薄膜辊的中轴线与所述固定环的中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一侧的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缠绕电机的机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且所述缠绕电机的中轴线与所述固定环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环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环的内壁与所述齿轮之间通过所述齿牙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环的端面上沿所述齿轮环的轴向凸设有转轴,所述薄膜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底板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立板,所述立板上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立板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环呈两端贯通的环状结构,所述固定环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板的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且同轴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套筒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端穿插至所述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架设在两个所述立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上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往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往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缠绕组件的齿轮环带动薄膜辊绕电缆转动,进而使薄膜自动缠绕在电缆上,同时,往复组件的滑块带动固定环沿电缆的轴向移动,实现了对电缆的整体的薄膜缠绕功能,与传统的缠绕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节省了人力,保证了薄膜缠绕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10、机架,11、底板,12、立板,121、通孔,122、固定套筒,123、固定孔,124、锁紧件,20、往复移动组件,21、固定板,211、滑槽,22、滑块,23、丝杆,24、往复电机,30、缠绕组件,31、固定环,311、连接板,32、缠绕电机,33、齿轮,34、齿轮环,341、转轴,35、薄膜辊。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用于将薄膜缠绕在电缆1上,该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包括机架10、往复移动组件20及缠绕组件30,往复移动组件20安装在机架10上,缠绕组件30安装在往复移动组件20上。往复移动组件20包括连接在机架10顶部的固定板21、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板21上的滑块22、驱动滑块22滑动的丝杆23以及驱动丝杆23转动的往复电机24,缠绕组件30包括固定环31、缠绕电机32、齿轮33、齿轮环34及薄膜辊35,固定环31连接在滑块22上,缠绕电机32连接在固定环31上,齿轮33连接在缠绕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且位于固定环31内,齿轮环34可转动地收容于固定环31内,齿轮环34的外壁与固定环31的内壁滑动连接,齿轮环34的内壁与齿轮33相啮合,薄膜辊35可转动地安装在齿轮环34的端面上,所述薄膜辊35的中轴线与固定环31的中轴线平行。
具体地,机架10包括底板11以及相对设置在底板11相对两侧的两个立板12,立板12上均开设有通孔121,两个立板12上的通孔121同轴设置,两个立板12的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套筒122,固定套筒122上开设有与通孔121连通且同轴设置的固定孔123,固定套筒122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124,锁紧件124的一端穿插至固定孔123内。使用时,将待缠绕薄膜的电缆的两端分别插入至两个固定孔123内,然后转动锁紧件124,锁紧件124的一端将电缆挤压固定在固定孔123内,从而实现了对电缆的固定作用。本实施方式中,锁紧件124为螺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板21架设在两个立板12的顶部,固定板21的下端面上沿固定板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11,滑块22与滑槽211配合,且滑块22与滑槽211滑动连接,使得滑块22沿滑槽211滑动而无法相对固定板21转动。本实施方式中,滑槽211的纵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从而限制了滑块22的转动运动。丝杆23与固定板21转动连接,丝杆23的一端延伸至滑槽211内且与滑块22螺纹连接,如此,当转动丝杆23时,滑块22能够在丝杆23的驱动下沿滑槽211转动。另外,往复电机2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1的一侧,往复电机24的输出轴与丝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启动往复电机24能够带动丝杆23转动进而实现滑块22的自动移动功能。本实施方式中,往复电机24为正反转电机,从而试下了滑块22沿滑槽211的往复移动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环31位于两个立板12之间,固定环31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环状结构,固定环31与通孔121同轴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环31的底部与底板11的上端面接触且可相对底板11滑动,如此,底板11可对固定环3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固定环31变形。
固定环31一侧的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311,缠绕电机32的机体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11的下端,且缠绕电机32的中轴线与固定环31的中轴线相互平行。齿轮环34的外壁与固定环31的内壁相贴合,齿轮环34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牙(图未示出),齿轮环34的内壁与齿轮33之间通过所述齿牙啮合,如此,当缠绕电机32带动齿轮33转动时,便能够驱动齿轮环34转动,进而带动薄膜辊35绕固定环31的中轴线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齿轮环34的端面上沿齿轮环34的轴向凸设有转轴341,薄膜辊35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341上,薄膜辊35上缠绕有待缠绕在电缆1上的薄膜。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的使用过程:
缠绕薄膜前,将拉直后的电缆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立板12上,人为地先手动将薄膜的一端拉出并缠绕在电缆上,然后启动缠绕电机32以带动齿轮33转动进而驱动齿轮环34连同薄膜辊35一同转动,如此,薄膜辊35上的薄膜被放卷而缠绕在电缆1的外部,同时,启动往复电机24带动丝杠23转动进而驱动滑块22连同固定环31一同移动,此时,薄膜缠绕在电缆1外部的同时也沿着电缆1的轴向移动,至此,薄膜被缠绕在两个立板12之间的电缆1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缠绕组件30的齿轮环34带动薄膜辊35绕电缆1转动,进而使薄膜自动缠绕在电缆1上,同时,往复组件20的滑块22带动固定环31沿电缆1的轴向移动,实现了对电缆1的整体的薄膜缠绕功能,与传统的缠绕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节省了人力,保证了薄膜缠绕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往复移动组件及缠绕组件,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顶部的固定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滑块、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丝杆以及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往复电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固定环、缠绕电机、齿轮、齿轮环及薄膜辊,所述固定环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缠绕电机连接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齿轮环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齿轮环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环的内壁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薄膜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齿轮环的端面上,所述薄膜辊的中轴线与所述固定环的中轴线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一侧的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缠绕电机的机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且所述缠绕电机的中轴线与所述固定环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环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环的内壁与所述齿轮之间通过所述齿牙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环的端面上沿所述齿轮环的轴向凸设有转轴,所述薄膜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板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立板,所述立板上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立板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环呈两端贯通的环状结构,所述固定环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板的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且同轴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套筒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端穿插至所述固定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螺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架设在两个所述立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上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缆的薄膜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往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往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