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属于医疗物资安全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对应用于高层以及超过层建筑的物流运输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运输效率,一般是通过增加物流运输设备的数量或者加大物流运输设备的功率,但这种方式局限于建筑物的空间大小以及结构强度,而且物流运输效率仍然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医疗建筑物内,存在人员密集和医疗物资运送紧急等情况,不仅要满足大量人员的运输,还需要满足医疗药物的运输,若采用普通的电梯进行医疗物资的输送,则会存在电梯超负荷运转,且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导致电梯使用寿命缩短,排队乘梯人员拥堵,无法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效率高、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以实现物资在高层以及超过层建筑内高效运输的目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了提升时的等待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包括建筑物内的电梯井以及交错地安装在电梯井内两套以上的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梯井两侧的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两根导轨之间的载物箱,在导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通过同步带与载物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导轨上下两端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在上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提升电机和上同步带轮,在提升电机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在下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同步带轮,在载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依次绕过驱动轮、上同步带轮以及两个下同步带轮后与载物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轮与上同步带轮之间的间距与两个下同步带轮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所述载物箱包括两层载物台,在每层载物台上并排地安装有两排电动辊筒,在两排电动辊筒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链条,且链条的顶部与两排电动辊筒平行,在链条上固定连接有刮板。
进一步,所述载物箱为矩形结构,在载物箱的两个对角处对称地安装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梯井的两侧按一定的间距开设有门洞,在门洞外侧安装有输送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物的电梯井内交错地安装两套以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货物时,将货物通过其中一套提升装置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将货物转移至另外一套提升装置上,再由另外一套提升装置继续提升货物,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达到接力式提升货物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医疗物资等货物的运送效率,且避免同一台提升装置超负荷运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为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7为载物箱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8为载物箱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包括建筑物内的电梯井以及交错地安装在电梯井内六套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梯井两侧的导轨1以及滑动连接两根导轨1之间的载物箱3,所述载物箱3为矩形结构,在载物箱3的两个对角处对称地安装有滑块19,所述的滑块19与导轨1滑动连接。在导轨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2,所述的驱动装置2通过同步带5与载物箱3连接。每套提升装置的提升高度与导轨1长度相关,在布置导轨1时,可以根据楼层高度来布置,在电梯井的两侧按楼层的层高开设门洞,在门洞外侧安装有输送线4,这样便可以将货物装入标准箱18后放在输送线4上,再由输送线4输送至载物箱3中。另外,如果将本系统应用于医院等部门,该类部门对防火性能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提高防火性能,还可以在门洞处安装防火门,防火门可以选用为甲级防火门或特级防火门。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导轨1上下两端的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9,在上支撑架7上固定安装有提升电机6和上同步带轮10,在提升电机6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11,在下支撑架9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同步带轮8,在载物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步带5,同步带5的另一端依次绕过驱动轮11、上同步带轮10以及两个下同步带轮8后与载物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11与上同步带轮10之间的间距与两个下同步带轮8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同步带5的两侧相互平行,保证其受力均匀。
进一步,所述载物箱3包括两层载物台15,在每层载物台15上并排地安装有两排电动辊筒12,在两排电动辊筒1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驱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7,所述驱动链轮13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驱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7之间安装有链条14,且链条14的顶部与两排电动辊筒12平行,在链条14上固定连接有刮板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在建筑物的电梯井内交错地安装六套提升装置,提升货物时,将货物装入标准箱18后放在输送线4上,再由输送线4输送至载物箱3中。为了提高运送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载物箱3分为两层载物台15,在每层载物台15上并排地安装有两排电动辊筒12,与载物箱3对应的输送线4也设置两层。因此,当标准箱18从输送线4移动至其中一排电动辊筒12上,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链轮13转动,从而带动链条14上的刮板16运动,这样便可通过刮板16将标准箱18推动至另一排电动辊筒12上,这时再由输送线4输送另外一个装有货物的标准箱18至原来的电动辊筒12上,这样便可将两排电动辊筒12同时载满标准箱18,即同时装载4个标准箱18。此时,将载满标准箱18的载物箱3通过提升装置提升至上一层楼后,另外一套提升装置下降至与该套提升装置同高的位置,载满标准箱18的提升装置上的电动辊筒12开始工作,将标准箱18转移至另外一套提升装置上,再由另外一套提升装置继续提升货物,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达到接力式提升货物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医疗物资等货物的运送效率,且避免同一台提升装置超负荷运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每套提升装置可以单独设置,提升装置的数量可以随着楼层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货物的提升高度不受建筑高度限制,这种接力式提升方式的提升效率不受总提升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1.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包括建筑物内的电梯井以及交错地安装在电梯井内两套以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梯井两侧的导轨(1)以及滑动连接两根导轨(1)之间的载物箱(3),在导轨(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2),所述的驱动装置(2)通过同步带(5)与载物箱(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导轨(1)上下两端的上支撑架(7)和下支撑架(9),在上支撑架(7)上固定安装有提升电机(6)和上同步带轮(10),在提升电机(6)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11),在下支撑架(9)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同步带轮(8),在载物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步带(5),同步带(5)的另一端依次绕过驱动轮(11)、上同步带轮(10)以及两个下同步带轮(8)后与载物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1)与上同步带轮(10)之间的间距与两个下同步带轮(8)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箱(3)包括两层载物台(15),在每层载物台(15)上并排地安装有两排电动辊筒(12),在两排电动辊筒(1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驱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7),所述驱动链轮(13)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驱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7)之间安装有链条(14),且链条(14)的顶部与两排电动辊筒(12)平行,在链条(14)上固定连接有刮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箱(3)为矩形结构,在载物箱(3)的两个对角处对称地安装有滑块(19),所述的滑块(19)与导轨(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接力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的两侧开设有门洞,在门洞外侧安装有输送线(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