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及超高层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地被刷新。在高层及超高层的施工项目中,垂直运输是制约施工效率的关键问题。传统建模模式中,人员及货物的垂直运输普遍依赖人货梯来解决,其工效低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人员和货物不分离,进出秩序混乱,进出效率低;
(3)轿厢空间利用率低,存量受限;
(3)到达指定楼层后,人员及货物进出占用时间长,很大程度上较低了运输效率;
综合上述问题,传统人货梯垂直运输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人货梯垂直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升运输效率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
一种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包括井架和轿厢,所述轿厢能够沿所述井架移动,所述轿厢包括:
厢体,所述厢体内部被隔板分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液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与所述厢体连接;
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板能够在所述液压装置的作用下沿所述隔板的延伸方向移动;
货物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货物平台设置于所述厢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带动下,所述货物平台能够伸出或缩进所述厢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还包括控制面板和闸机,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所述闸机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还设有轿厢前门和轿厢后门,所述轿厢前门和轿厢后门均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轿厢侧壁的内表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货物平台垂直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还设有工具车,所述工具车位于所述货物平台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具车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还设有轿厢防护体。
上述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的厢体内部被隔板分成两个区域,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用于货物的进出,第二通道用于人员的进出。当轿厢沿着井架进入指定楼层后,启动液压装置,进而推动连接板沿隔板延伸的方向移动,最后带动货物平台伸出厢体,从而将位于第一通道内货物平台上的货物推入楼层内,避免了人员进入轿厢内卸货。按照停靠楼层顺序,乘坐人员依次经由第二通道进出。待人员或货物移出,将货物平台缩回轿厢内。上述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将人员或货物的通道分开,使得秩序不会发生混乱,缩短了人员及货物进出所占用的时间。同时,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将货物推入楼层内,大幅度提高了人货垂直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中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轿厢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中轿厢前门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1包括井架10和轿厢20,井架10一般沿施工建筑设置,并固定于施工建筑。轿厢20能够沿井架10移动,其中,轿厢20包括厢体22、液压装置24、连接板26和货物平台28。厢体22内部被隔板200分为第一通道220和第二通道222;液压装置24、连接板26和货物平台28均位于第一通道220内,液压装置24与厢体22连接,连接板26与液压装置24连接,连接板26能够在液压装置24的作用下沿隔板200的延伸方向移动;货物平台28设置于厢体22的底部并与连接板26连接,在连接板26的带动下,货物平台28能够伸出或缩进厢体22。
上述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1的厢体22内部被隔板200分成两个区域,即,第一通道220和第二通道222,其中,第一通道220用于货物的进出,第二通道222用于人员的进出。当轿厢20沿着井架10进入指定楼层后,启动液压装置24,进而推动连接板26沿隔板200延伸的方向移动,最后带动货物平台28伸出厢体22,从而将位于第一通道220内货物平台28上的货物推入楼层内,避免了人员进入轿厢20内卸货。按照停靠楼层顺序,乘坐人员依次经由第二通道222进出。待人员或货物移出,将货物平台28缩回轿厢20内。上述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1将人员或货物的通道分开,使得秩序不会发生混乱,缩短了人员及货物进出所占用的时间。同时,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将货物推入楼层内,大幅度提高了人货垂直运输效率。
人员或货物在轿厢20内由隔板200分成两个区域,从而将人员的进出和货物的进出分离,提高进出效率。隔板200位于轿厢20内并垂直设置于轿厢2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00可以为钢板,焊接于轿厢20的底面。隔板200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货物平台28的宽度进行选择,只要能够保证不影响货物平台28的移动以及第二通道222人员的进出即可。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轿厢20还设置有控制面板30和闸机32,控制面板30与液压装置24连接,闸机32位于第二通道222内。控制面板30可以控制液压装置24的启动或关闭,从而实现货物平台28的伸出或缩进。人员通过闸机32进入目标楼层,可以规范进出的秩序。闸机32的设置与连接方式采用本领域闸机常用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做限定。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30设置于第二通道222内,人员可以在第二通道222内通过操作控制面板30对液压装置24进行控制,避免了人员进入第一通道220内。
在第一通道220内,货物位于货物平台28上,操作控制面板30,启动液压装置24,液压装置24一端与厢体22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26连接,随着液压装置24的伸长,与液压装置24连接的连接板26会沿着进入楼层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板26连接的货物平台28伸出厢体22,最终将货物推入指定楼层。在本实施例中,液压装置24为液压杆,液压杆与货物平台28平行设置。液压杆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连接板26能够在液压装置24的作用下沿隔板200的延伸方向移动,即,连接板26能够沿第一通道220延伸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液压装置24与连接板26设置于轿厢20侧壁的内表面。连接板26为方形钢板,其侧边与液压装置24连接,底边与货物平台28连接。当连接板26在液压装置24的作用下朝远离厢体22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货物平台28伸出厢体22;当连接板26在液压装置24的作用下朝靠近厢体22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货物平台28缩进厢体22。在本实施例中,货物平台28为钢板,设置于厢体22的底部。货物平台28与连接板26为焊接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轿厢20还设有工具车34,工具车34位于货物平台28上。将施工材料投放于工具车34上,然后通过货物平台28将工具车34推入指定楼层,然后将施工材料倾倒,避免了人工搬运,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工具车34为箱形结构,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正对工具车34的底部,第二开口位于工具车34的侧壁,第二开口具有箱门。第一开口用于施工材料的投放,第二开口用于施工材料的倾倒。更进一步地,工具车3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有序设置在货物平台28上,当到达指定楼层时,相应的工具车34通过货物平台28被推入楼层内。
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轿厢20还设有轿厢前门36和轿厢后门38,轿厢前门36和轿厢后门38均与控制面板30连接。轿厢前门36和轿厢后门38可以避免轿厢20在移动过程中人员和货物的意外掉落,保证施工安全。具体地,在人员或货物进入轿厢20前,轿厢前门36打开,轿厢后门38关闭。待轿厢20到达指定楼层时,轿厢前门36处于关闭状态,轿厢后门38打开。在轿厢后门38打开后,货物平台28经由轿厢后门38推入指定楼层。在本实施例中,轿厢前门36和轿厢后门38采用上下自动折叠门,通过第二通道222内的控制面板30控制开启或关闭。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设置轿厢门开关40对轿厢前门36或轿厢后门38的开启进行控制。
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轿厢20还设有轿厢防护体42。轿厢防护体包覆在轿厢20的侧表面,保护轿厢20在移动中不受损坏。
以下对上述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操控轿厢门开关40或控制面板30,将轿厢前门36开启;
货物根据停靠楼层顺序依次泊入工具车34,并将工具车34按照预设顺序放置在货物平台28上,保证第一通道220内的货物秩序不发生混乱;
按照停靠楼层顺序,乘坐人员进入第二通道222,并依次通过闸机32进出;
待人员和货物均进入轿厢20内后,操作控制面板30,轿厢前门36关闭,轿厢20沿井架10移动,到达指定楼层;
到达停靠楼层后,操控控制面板30,轿厢后门38开启,启动液压装置24,带动连接板26移动,进而将货物平台28推入楼层内,货物经由工具车34倾倒,避免人员进入轿厢20内卸货;
待人员或货物移出,操作控制面板30,将货物平台28缩进轿厢20内,轿厢后门38关闭。
上述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1人员或货物通道分离,保证了进出秩序,提高了进出效率,极大提升了人货垂直运输效率,有利于助力高层及超高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包括井架和轿厢,所述轿厢能够沿所述井架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
厢体,所述厢体内部被隔板分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液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与所述厢体连接;
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并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板能够在所述液压装置的作用下沿所述隔板的延伸方向移动;
货物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货物平台设置于所述厢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带动下,所述货物平台能够伸出或缩进所述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还包括控制面板和闸机,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所述闸机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还设有轿厢前门和轿厢后门,所述轿厢前门和轿厢后门均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轿厢侧壁的内表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货物平台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还设有工具车,所述工具车位于所述货物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车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人货梯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还设有轿厢防护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