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24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石灰石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材料,由于不同地区产的石灰石中硫的含量不同,很多的石灰石在生产水泥时会造成烟气中so2排放浓度严重超标(200-4000mg/nm3)。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14号)、《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规定水泥窑烟气中so2排放浓度≤200mg/nm3,单位产品排放量需低于0.6kg/t。有些地方标准,如广东省颁布的《水泥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818-2010)规定水泥窑烟气中so2浓度≤100mg/nm3。因此,解决水泥厂原料含硫高问题是降低so2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刻不容缓的任务。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对回转窑窑尾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并将反应后的残留物吸出,极具环保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对回转窑窑尾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并将反应后的残留物吸出,极具环保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

包括:

进气口,与回转窑窑尾连通,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沉淀管,具有一定长度,用于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废气中的大颗粒的沉淀下来;

脱硫管,与所述沉淀管连接,对经所述沉淀管沉淀处理后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及

吸气机构,固定在所述沉淀管底部,分为沉淀和回收两者工作状态;在沉淀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关闭,所述沉淀管中的废气的大颗粒受重力影响跌落;在回收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为吸力模式,先关闭所述进气口,停止处理废气后,将所述脱硫管脱硫后的废料吸出。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管上开有投放口和电阀门;所述投放口用于投放脱硫反应物;所述电阀门用于关闭所述脱硫管,使得废气与所述投放脱硫反应物充分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管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电阀门后,用于当所述脱硫反应物与废气反应完成后,将废气中残存的所述脱硫反应物和杂质过滤掉。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脱硫管开设的插入槽可拆卸地与所述脱硫管配合连接;所述插入槽上设置有固定螺栓,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管内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过滤网相配合,用于定位所述过滤网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纳网箱;所述收纳网箱为网状箱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沉淀管内部与所述吸气机构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吸气机构吸入的废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热器与所述脱硫管连接,对所述脱硫管内的废气进行加热,提高脱硫速率。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对回转窑窑尾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并将反应后的残留物吸出,极具环保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进气口1、沉淀管2、脱硫管3、收纳网箱4、吸气机构5、电热器6、投放口31、电阀门32、过滤网33、定位卡槽34和固定螺栓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如图1所示,

包括:

进气口1,与回转窑窑尾连通,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沉淀管2,具有一定长度,用于将从所述进气口1进入的废气中的大颗粒的沉淀下来;

脱硫管3,与所述沉淀管2连接,对经所述沉淀管2沉淀处理后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及

吸气机构5,固定在所述沉淀管2底部,分为沉淀和回收两者工作状态;在沉淀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5关闭,所述沉淀管2中的废气的大颗粒受重力影响跌落;在回收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5为吸力模式,先关闭所述进气口1,停止处理废气后,将所述脱硫管3脱硫后的废料吸出。

具体的,在沉淀管2内,烟气中粒径大于30μm的大颗粒粉尘在重力沉降和惯性作用下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这时吸气机构5关闭。分离后的烟气进入脱硫管3中进行脱硫处理,在处理完成后,启动吸气机构5,先关闭所述进气口1,将脱硫管3脱硫后的废料吸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脱硫管3上开有投放口31和电阀门32;所述投放口31用于投放脱硫反应物;所述电阀门32用于关闭所述脱硫管3,使得废气与所述投放脱硫反应物充分反应。

具体的,脱硫反应物可以采用脱硫剂nahco3,通过投放口31进入脱硫管3内,采用nahco3干法脱硫,将电阀门32关闭,脱硫剂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瞬间具有高度反应活性的na2co3,烟气在脱硫反应管道内流动2秒以上,期间烟气中的so2与na2co3充分接触完成脱硫。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脱硫管3内设置有过滤网33;所述过滤网33设置在所述电阀门32后,用于当所述脱硫反应物与废气反应完成后,将废气中残存的所述脱硫反应物和杂质过滤掉。

具体的,当脱硫反应完成后,气体会残余部分脱硫反应物和气体杂质,通过过滤网33过滤,将更加环保的气体输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网33通过所述脱硫管3开设的插入槽可拆卸地与所述脱硫管3配合连接;所述插入槽上设置有固定螺栓35,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3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脱硫管3内设置有定位卡槽34;所述定位卡槽34与所述过滤网33相配合,用于定位所述过滤网33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还包括收纳网箱4;所述收纳网箱4为网状箱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沉淀管2内部与所述吸气机构5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吸气机构5吸入的废料。

具体的,在沉淀管2内部与吸气机构5对应位置处设置收纳网箱4,用来收集吸气机构5吸入的反应废料,收纳网箱4表面有气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还包括电热器6与所述脱硫管3连接,对所述脱硫管3内的废气进行加热,提高脱硫速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口(1),与回转窑窑尾连通,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沉淀管(2),具有一定长度,用于将从所述进气口(1)进入的废气中的大颗粒的沉淀下来;

脱硫管(3),与所述沉淀管(2)连接,对经所述沉淀管(2)沉淀处理后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及

吸气机构(5),固定在所述沉淀管(2)底部,分为沉淀和回收两者工作状态;在沉淀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5)关闭,所述沉淀管(2)中的废气的大颗粒受重力影响跌落;在回收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5)为吸力模式,先关闭所述进气口(1),停止处理废气后,将所述脱硫管(3)脱硫后的废料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管(3)上开有投放口(31)和电阀门(32);所述投放口(31)用于投放脱硫反应物;所述电阀门(32)用于关闭所述脱硫管(3),使得废气与所述投放脱硫反应物充分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管(3)内设置有过滤网(33);所述过滤网(33)设置在所述电阀门(32)后,用于当所述脱硫反应物与废气反应完成后,将废气中残存的所述脱硫反应物和杂质过滤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3)通过所述脱硫管(3)开设的插入槽可拆卸地与所述脱硫管(3)配合连接;所述插入槽上设置有固定螺栓(35),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管(3)内设置有定位卡槽(34);所述定位卡槽(34)与所述过滤网(33)相配合,用于定位所述过滤网(33)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网箱(4);所述收纳网箱(4)为网状箱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沉淀管(2)内部与所述吸气机构(5)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吸气机构(5)吸入的废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器(6)与所述脱硫管(3)连接,对所述脱硫管(3)内的废气进行加热,提高脱硫速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尾除尘脱硫装置,其包括:进气口,与回转窑窑尾连通,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沉淀管,具有一定长度,用于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废气中的大颗粒的沉淀下来;脱硫管,与所述沉淀管连接,对经所述沉淀管沉淀处理后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及吸气机构,固定在所述沉淀管底部,分为沉淀和回收两者工作状态;在沉淀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关闭,所述沉淀管中的废气的大颗粒受重力影响跌落;在回收状态下,所述吸气机构为吸力模式,先关闭所述进气口,停止处理废气后,将所述脱硫管脱硫后的废料吸出。通过对回转窑窑尾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并将反应后的残留物吸出,极具环保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费县沂州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