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挡板式绕线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1-27  14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



背景技术:

数据线长度较长,不利于存储,因此,一般在出厂前都需要将其缠绕成长条状,以便放在包装盒的存线槽中。目前数据线的缠绕方式如下:缠线工人左手拇指捏住数据线的一端,左手另外四指并列伸出,右手将数据线缠绕在左手的另外四指上。上述缠线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将数据线缠绕在左手的四指上得到的长条状数据线束大小难以确定,不同的数据线束容易存在大小不一的问题。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绕线治具,用于进行数据线缠绕,以解决将数据线缠绕在左手的四指上得到的各数据线束大小不统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能保证各数据线束大小一致。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包括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绕线凸台;

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固接,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数据线的一端固线槽;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存线空间,所述固线槽与所述存线空间连通。

可选的,所述绕线凸台呈椭圆状。

可选的,所述绕线凸台的周向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放夹槽,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放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凹缺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绕线凸台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定位柱,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可选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紧固孔,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贯穿所述紧固孔的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绕线凸台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各所述紧固孔环绕所述第二定位孔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将数据线的一端固定在固线槽中,另一端缠绕在绕线凸台的表面,以得到数据线束。具体地,先打开第二挡板,将数据线的一端放入固线槽中;盖上第二挡板后,就可以将数据线缠绕在绕线凸台的周向面上;接着使第二挡板与绕线凸台分离,将数据线束从绕线凸台上取下,放入包装盒的存线槽中。基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限位作用,数据线束能全部位于存线空间内,并紧贴绕线凸台的周向面设置,故缠绕得到的各数据线束大小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绕线凸台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挡板;

2、第二挡板;201、内凹缺口;202、第二定位孔;203、紧固孔;

3、绕线凸台;301、固线槽;302、放夹槽;303、第一定位孔;

4、存线空间;

5、定位柱;

6、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包括第一挡板1、与所述第一挡板1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之间的绕线凸台3。所述绕线凸台3靠近所述第一挡板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1固接,所述绕线凸台3靠近所述第二挡板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线凸台3靠近所述第二挡板2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数据线6的一端固线槽301。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之间形成环状的存线空间4,所述固线槽301与所述存线空间4连通。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1与所述绕线凸台3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将数据线6的一端固定在固线槽301中,另一端缠绕在绕线凸台3的表面,以得到数据线束。具体地,先打开第二挡板2,将数据线6的一端放入固线槽301中;盖上第二挡板2后,就可以将数据线6缠绕在绕线凸台3的周向面上;接着使第二挡板2与绕线凸台3分离,将数据线束从绕线凸台3上取下,放入包装盒的存线槽中。基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限位作用,数据线束能全部位于存线空间4内,并紧贴绕线凸台3的周向面设置,故缠绕得到的各数据线束大小一致。

可选的,所述绕线凸台3呈椭圆状。具体地,将数据线6紧紧缠绕在椭圆状的绕线凸台3的周向面上可以得到长条状的数据线束。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凸台3的周向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放夹槽302,所述第二挡板2与所述放夹槽302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凹缺口201。

可选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还包括定位柱5和紧固件。所述绕线凸台3靠近所述第二挡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303,所述第二挡板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0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202,所述定位柱5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303,所述定位柱5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02。所述第二挡板2上设有若干紧固孔203,各所述紧固孔203环绕所述第二定位孔20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挡板2通过贯穿所述紧固孔203的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绕线凸台3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丝钉或者插销等。

具体地,通过定位柱5实现第二挡板2和绕线凸台3的相对定位,然后使紧固孔203与绕线凸台3上对应的孔位对齐,再将紧固件插入,完成第二挡板2与绕线凸台3的固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的工作过程如下:

开始绕线之前,先打开第二挡板2,将数据线6的一端放入固线槽301中,然后盖上第二挡板2;

接着将数据线6的另一端缠绕在绕线凸台3的周向面上以形成数据线束;

完成数据线6的缠绕后,用夹子从上往下穿过内凹缺口201和放夹槽302,夹住长条状数据线束的侧面,防止数据线束散开;

最后打开第二挡板2,将数据线束连同夹子一起取出,进入下道工序。

由于每根数据线都是紧贴绕线凸台3的周向面缠绕成长条状,故经双挡板式绕线治具缠绕得到的数据线束大小基本能保持一致,误差较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绕线凸台;

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固接,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数据线的一端固线槽;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存线空间,所述固线槽与所述存线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凸台呈椭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凸台的周向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放夹槽,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放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凹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绕线凸台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柱,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紧固孔,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贯穿所述紧固孔的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绕线凸台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紧固孔环绕所述第二定位孔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包括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绕线凸台;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固接,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线凸台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数据线的一端固线槽;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存线空间,所述固线槽与所述存线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挡板式绕线治具,能保证各数据线束大小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徐耀志;徐耀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联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