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疲劳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操纵系统是有人飞机最关键的系统,关乎飞机的存亡,为保证操纵系统在飞机服役期的安全运行,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至关重要。
由于操纵系统疲劳试验是模拟驾驶员在飞行过程中的操纵动作,一般载荷都较小,试验件在错误载荷下更易发生损坏。现有的试验加载保护手段主要是液压子站卸压保护,但由于液压子站压力并非直接卸载到零,因此在试验过程中由于传感器故障反馈错误信号导致的保护会对试验件造成冲击,且冲击载荷较大,容易对试验件造成损坏,因此仅有液压保护是不够的。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包括:
作动器,所述作动器上设置有外筒座以及作动杆,所述作动杆嵌套在所述外筒座的内侧,且与所述外筒座具有相对运动;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作动杆的外侧,并与所述外筒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限位螺丝杆,所述限位螺丝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一安装孔中;
拉向限位板,所述拉向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拉向限位板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作动杆的外侧,并通过第二安装孔与所述限位螺丝杆固定连接;
压向限位板,所述压向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压向限位板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所述作动杆的外侧,并通过第三安装孔与所述限位螺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向限位板与所述拉向限位板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作动块,所述作动块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作动块通过第四安装孔与所述作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作动块被限制在所述拉向限位板与所述压向限位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与所述外筒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呈方形,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心,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螺丝杆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四个第一安装孔中。
可选地,所述拉向限位板呈方形,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拉向限位板的中心,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所述拉向限位板的四个角上,所述拉向限位板与所述限位螺丝杆配合定位螺母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向限位板呈方形,所述第三通孔开设在所述压向限位板的中心,所述第三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所述压向限位板的四个角上,所述压向限位板与所述限位螺丝杆配合定位螺母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作动块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作动杆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用于将所述作动块限制在所述拉向限位板与所述压向限位板之间。
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能够约束作动器的作动杆的活动位置,使得作动器加载载荷不会对试验件造成破坏,从而保护试验件,该装置单独工作,不受控制系统故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固定板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拉向限位板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作动块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原理图。
其中:
1-作动器;11-外筒座;12-作动杆;2-固定板;3-限位螺丝杆;4-拉向限位板;5-压向限位板;6-作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作动器1、固定板2、限位螺丝杆3、拉向限位板4、压向限位板5以及作动块6。
具体的,如图1所示,作动器1上设置有外筒座11以及作动杆12,作动杆12嵌套在外筒座11的内侧,在对试验件进行加载时,作动杆12与外侧的外筒座11具有相对运动;固定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一安装孔,固定板2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作动杆12的外侧,并与外筒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螺丝杆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的第一安装孔中;拉向限位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拉向限位板4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作动杆12的外侧,并通过第二安装孔与限位螺丝杆3固定连接;压向限位板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以及第三安装孔,压向限位板5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作动杆12的外侧,并通过第三安装孔与限位螺丝杆3固定连接,压向限位板5与拉向限位板4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作动块6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作动块6通过第四安装孔与作动杆12固定连接,且作动块6被限制在拉向限位板4与压向限位板5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板2通过螺丝与外筒座11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固定板2、拉向限位板4以及压向限位板5可以设置为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圆形、矩形。如图2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板2呈方形,第一通孔开设在固定板2的中心,第一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固定板2的四个角上。限位螺丝杆3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固定板2的四个第一安装孔中,与固定板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拉向限位板4呈方形,第二通孔开设在拉向限位板4的中心,第二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拉向限位板4的四个角上,拉向限位板4与限位螺丝杆3螺纹连接,并配合定位螺母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压向限位板5与拉向限位板4相同,也设置为呈方形,第三通孔开设在压向限位板5的中心,第三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压向限位板5的四个角上,压向限位板5与限位螺丝杆3螺纹连接,并配合定位螺母固定连接。本申请中拉向限位板4与压向限位板5的位置可调。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动块6通过螺纹安装在作动杆12上,与作动杆12运动一致,通过调节拉向限位板4和压向限位板5的位置限制作动杆12的活动范围。如图4所示,作动块6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用于将作动块6限制在拉向限位板4与压向限位板5之间。本实施例中,挡块沿作动块6的周向布置6个,并且通过在作动杆12端部的接头一端设置螺纹段,实现作动块6与作动杆12的连接。
本申请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如图5所示,拉向限位板4和压向限位板5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作动器1加载到最大载荷时的位移变化量确定:
l2=lmax+δl
l1=lmin+δl
其中:
l1为拉向限位板4位置到作动器1外筒座11端面的距离;
l2为压向限位板5位置到作动器1外筒座11端面的距离;
lmax为压向载荷最大时作动杆12上作动块6位置到作动器1外筒座11端面的距离;
lmin为拉向载荷最大时作动杆12上作动块6位置到作动器1外筒座11端面的距离;
δl为位置余量,一般设为(lmax-lmin)*0.2。
本申请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限位螺丝杆3的直径可由保护载荷的大小计算承受的强度计算得到。
本申请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能够约束作动器的作动杆的活动位置,使得作动器加载载荷不会对试验件造成破坏,从而保护试验件,该装置单独工作,不受控制系统故障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动器(1),所述作动器(1)上设置有外筒座(11)以及作动杆(12),所述作动杆(12)嵌套在所述外筒座(11)的内侧,且与所述外筒座(11)具有相对运动;
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2)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作动杆(12)的外侧,并与所述外筒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
限位螺丝杆(3),所述限位螺丝杆(3)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的第一安装孔中;
拉向限位板(4),所述拉向限位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拉向限位板(4)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作动杆(12)的外侧,并通过第二安装孔与所述限位螺丝杆(3)固定连接;
压向限位板(5),所述压向限位板(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压向限位板(5)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所述作动杆(12)的外侧,并通过第三安装孔与所述限位螺丝杆(3)固定连接,所述压向限位板(5)与所述拉向限位板(4)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作动块(6),所述作动块(6)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作动块(6)通过第四安装孔与所述作动杆(12)固定连接,且所述作动块(6)被限制在所述拉向限位板(4)与所述压向限位板(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通过螺丝与所述外筒座(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呈方形,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固定板(2)的中心,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所述固定板(2)的四个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丝杆(3)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的四个第一安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向限位板(4)呈方形,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拉向限位板(4)的中心,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所述拉向限位板(4)的四个角上,所述拉向限位板(4)与所述限位螺丝杆(3)配合定位螺母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向限位板(5)呈方形,所述第三通孔开设在所述压向限位板(5)的中心,所述第三安装孔包括四个,分别开设在所述压向限位板(5)的四个角上,所述压向限位板(5)与所述限位螺丝杆(3)配合定位螺母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块(6)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作动杆(1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用于将所述作动块(6)限制在所述拉向限位板(4)与所述压向限位板(5)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