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4-06-01  68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了双连接技术,使终端可以利用两套收发机,通过一个主节点(mn)和一个辅节点(sn),同时建立两个用户面数据连接,但双连接技术,最多只能支持两个节点:主节点和辅节点,无法支持超过两个节点的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有必要针对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多只能支持两个节点的问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支持超过两个节点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

专利文献cn105517186a(申请号:201510649919.8)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另外的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信道的通信接口,以及被配置为控制通过通信接口与至少一个另外的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建立的处理器,其中当指定的电子设备连接到该电子设备时,该处理器发送可连接到指定的电子设备已经连接到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电子设备的额外的连接信息,至指定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将合并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连接新的辅节点;

步骤3:对于判定为要连接的新的辅节点,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并告知主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

步骤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包含新的辅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的多连接指令;

步骤5:终端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接入新的辅节点,完成新的辅节点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判定过程包括:若评估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向新的辅节点发起添加至主节点的流程;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退出辅节点添加过程。

优选的,所述终端和核心网之间通过主节点和所有已连接的辅节点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优选的,主节点接收辅节点的请求,包括:辅节点添加请求、辅节点释放请求和辅节点修改请求。

优选的,所述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包括隧道ip和隧道id。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包括:

模块m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将合并信息发送给终端;

模块m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连接新的辅节点;

模块m3:对于判定为要连接的新的辅节点,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并告知主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

模块m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包含新的辅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的多连接指令;

模块m5:终端为每个节点提供一个基带处理模块,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节点对应的基带处理模块接入新的辅节点,完成新的辅节点的连接,终端的每个基带处理模块之间采用可扩展的高速数据接口互接,并将每个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无线分组业务数据通过该接口汇聚合并。

优选的,所述模块m2中的判定过程包括:若评估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向新的辅节点发起添加至主节点的流程;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退出辅节点添加过程。

优选的,所述终端和核心网之间通过主节点和所有已连接的辅节点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优选的,主节点接收辅节点的请求,包括:辅节点添加请求、辅节点释放请求和辅节点修改请求。

优选的,所述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包括隧道ip和隧道i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超过两个离散频谱和小区无线资源的利用问题,增加通信系统在无线链路以及回传网络的健壮性,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吞吐量,改善通信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mn终结的多连接建立示意图;

图2为sn终结的用户面终结节点不变的多连接建立示意图;

图3为sn终结的伴随用户面终结节点变更的多连接建立示意图;

图4为mn终结的多连接释放示意图;

图5为sn终结的非终结节点的多连接释放示意图;

图6为sn终结的终结节点的多连接释放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终端内部基带处理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将合并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连接新的辅节点;

步骤3:对于判定为要连接的新的辅节点,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并告知主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

步骤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包含新的辅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的多连接指令;

步骤5:终端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接入新的辅节点,完成新的辅节点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判定过程包括:若评估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向新的辅节点发起添加至主节点的流程;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退出辅节点添加过程。

优选的,所述终端和核心网之间通过主节点和所有已连接的辅节点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优选的,主节点接收辅节点的请求,包括:辅节点添加请求、辅节点释放请求和辅节点修改请求。

优选的,所述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包括隧道ip和隧道id。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包括:

模块m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将合并信息发送给终端;

模块m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连接新的辅节点;

模块m3:对于判定为要连接的新的辅节点,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并告知主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

模块m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包含新的辅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的多连接指令;

模块m5:终端为每个节点提供一个基带处理模块,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节点对应的基带处理模块接入新的辅节点,完成新的辅节点的连接,终端的每个基带处理模块之间采用可扩展的高速数据接口互接,并将每个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无线分组业务数据通过该接口汇聚合并,具体连接方式如图7所示。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无线基站设备节点,其命名方式如下:

终端设备首次接入的无线基站设备,为主节点mn;

终端设备第二次及以后接入的无线基站设备,为辅节点sn,第1,2,……,n个辅节点按编号命名为sn1,sn2,……,snn。

某个辅节点具体的编号不确定时,命名为snx。

实施例2:

如图1,mn终结(mnterminated)的多连接建立:

0.系统中mn已和n-1(n大于等于2)个辅节点完成“mn终结”(mnterminated)的多连接,在mn将mn和所有n-1个辅节点的邻区配置合并,发送给终端后,mn接收到终端关于第n个辅节点(snn)的邻区测量报告;

1.mn判决可以发起节点snn的多连接,则发送“mn终结”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给节点snn。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建立信息-m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setupinfo-mnterminated)。消息中携带的“m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ul-pdcp-up-tnlinfo)中包含mn为节点snn分配的上行gtpu隧道。

2.snn为终端建立无线资源,同时为mn分配下行gtpu隧道,发送“mn终结”(mnterminated)的“辅节点添加请求响应”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携带的“sn下行辅小区组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dl-scg-up-tnlinfo)共包含一条下行gtpu隧道:snn为m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的“nr辅小区组”字段(nr-scg)通过递归嵌套包含n个多连接的辅节点;rrcreconfiguration的“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字段携带n个辅节点的无线资源配置,secondarycellgroup字段包含snn的“小区组标识”字段(cellgroupid),其值为节点编号n。

3.mn将步骤2中“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给终端。

4.终端接收rrc重配消息,判断其为“多连接指示”,为snn建立无线资源,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mn。

5.mn将终端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封装在mn的“辅节点重配完成”消息(snodereconfigurationcomplete)中发送给snn。

6.终端发起到snn的随机接入过程。

7.至此,“mn终结”(mnterminated)的多连接建立完成。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可以通过mn和n个sn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n=n+1后,按步骤1至步骤7,还可以继续添加更多的辅节点,完成更多节点的多连接建立。

实施例3:

如图2,“sn终结”(snterminated)的用户面终结节点不变的多连接建立:

0.系统中mn已和n-1(n大于等于2)个辅节点完成“sn终结”(snterminated)的多连接,在mn将mn和所有n-1个辅节点的邻区配置合并,发送给终端后,mn接收到终端关于第n个辅节点(snn)的邻区测量报告;

1.mn判决可以发起节点snn的多连接,且终结节点不变,则发送“sn终结”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给节点snx。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建立信息-s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setupinfo-snterminated)。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此前n-1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2.snx判决可以接受节点snn的多连接,则为snn分配一条上行gtpu隧道,并发送“sn终结”的“辅节点添加请求响应”消息给mn,消息中的“s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ul-pdcp-up-tnlinfo)中包含上述snx为snn分配的上行gtpu隧道。

3.mn发送“mn终结”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给节点snn。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建立信息-m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setupinfo-mnterminated)。消息中携带的“m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ul-pdcp-up-tnlinfo)中包含步骤2中snx为snn分配的上行gtpu隧道。

4.snn为终端建立无线资源,同时为snx分配下行gtpu隧道,发送“mn终结”(mnterminated)的“辅节点添加请求响应”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携带的“sn下行辅小区组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dl-scg-up-tnlinfo)包含snn为snx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的“nr辅小区组”字段(nr-scg)通过递归嵌套包含n个多连接的辅节点;rrcreconfiguration的“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字段携带n个辅节点的无线资源配置,secondarycellgroup字段包含snn的“小区组标识”字段(cellgroupid),其值为节点编号n。

5.mn发送“xn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indication)给节点snx,消息中携带的“mnxn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xn-u-tnlinfoatm)包含步骤4中snn为节点snx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

6.mn将步骤4中“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给终端。

7.终端接收rrc重配消息,判断其为“多连接指示”,为snn建立无线资源,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mn。

8.mn将终端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封装在mn的“辅节点重配完成”消息(snodereconfigurationcomplete)中发送给snn。

9.终端发起到snn的随机接入过程。

10.至此,“sn终结”(snterminated)的终结节点不变的多连接建立完成。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可以通过mn和n个sn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n=n+1,按步骤1至步骤10,还可以继续添加更多的辅节点,完成更多节点的多连接建立。

实施例4:

如图3,“sn终结”(snterminated)的伴随用户面终结节点变更的多连接建立:

0.系统中mn已和n-1(n大于等于2)个辅节点完成“sn终结”(snterminated)的多连接,在mn将mn和所有n-1个辅节点的邻区配置合并,发送给终端后,mn接收到终端关于第n个辅节点(snn)的邻区测量报告;

1.mn判决可以发起节点snn的多连接,且终结节点需要变更至snn,则为snn分配下行gtpu隧道。发送“sn终结”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给节点snn。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建立信息-s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setupinfo-snterminated)。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此前n-1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2.snn判决可以接受多连接,则为mn和已完成多连接的n-1个sn分配n条上行gtpu隧道,并发送“sn终结”的“辅节点添加请求响应”消息(snodeaddition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的“s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ul-pdcp-up-tnlinfo)中包含上述snn为系统中所有n个节点分配的上行gtpu隧道。特别地,为防止用户面终结点变更期间带来的用户面丢包问题,snn应为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分配的转发隧道,消息中应包含“上行转发用户面隧道”(ulforwardinguptnl)和“下行转发用户面隧道”(dlforwardinguptnl)字段。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的“nr辅小区组”字段(nr-scg)通过递归嵌套包含n个多连接的辅节点;rrcreconfiguration的“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字段携带n个辅节点的无线资源配置,secondarycellgroup字段包含snn的“小区组标识”字段(cellgroupid),其值为节点编号n。

3.mn分别发送“mn终结”的“辅节点修改请求”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给所有n-1个sn(sn1至snn-1)。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修改信息-m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modificationinfo-mnterminated)。字段中携带的“m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ul-pdcp-up-tnlinfo)中分别包含snn为所有n-1个sn(sn1至snn-1)分配的各个上行gtpu隧道。

4.所有n-1个sn(sn1至snn-1)各自为snn分配下行gtpu隧道,分别发送“mn终结”(mnterminated)的“辅节点修改请求响应”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携带的“sn下行辅小区组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dl-scg-up-tnlinfo)包含各个sn为sn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

5.mn发送“xn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indication)给节点snn,消息中携带的“mnxn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xn-u-tnlinfoatm)包含步骤1中mn为sn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以及步骤4中各个sn为sn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

6.特别地,为防止用户面终结点变更期间带来的用户面丢包问题,mn应发送“xn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indication)给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并携带“上行转发用户面隧道”(ulforwardinguptnl)和“下行转发用户面隧道”(dlforwardinguptnl)字段,该字段包含步骤2中snn为snx分配的转发隧道。

7.mn将步骤2中“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给终端。

8.终端接收rrc重配消息,判断其为“多连接指示”,为snn建立无线资源,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mn。

9.mn将终端的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封装在mn的“辅节点重配完成”消息(snodereconfigurationcomplete)中发送给snn。

10.终端发起到snn的随机接入过程。

11.特别地,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应发送“序列号状态转发”消息(snstatustransfer)给mn,mn应该将该消息转发给snn。

12.特别地,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应将收到的上行和下行用户面数据转发至步骤7中获得的snn为snx分配的转发隧道。

13.由于用户面终结节点发生变更,mn应发起snx到snn的pdu会话路径更新过程(pdusessionpathupdateprocedure),将核心网的用户面数据路径更新至节点snn。snx收到endmarker包后释放步骤0时原有的gtpu隧道。

14.至此,“sn终结”(snterminated)的伴随终结节点变更的多连接建立完成。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可以通过mn和n个sn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n=n+1,按步骤1至步骤14,还可以继续添加更多的辅节点,完成更多节点的多连接建立。

实施例5:

如图4,“mn终结”(mnterminated)的多连接释放:

0.系统中mn已和n(n大于等于2)个辅节点完成“mn终结”的多连接,mn接收到终端关于snn的“失败指示”或“测量报告”。

1.mn判决应发起节点snn的多连接释放,则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snodereleaserequest)给节点snn。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当前n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2.snn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响应”消息(snoderelease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除snn节点外的n-1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3.mn将步骤2中“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给终端。

4.终端接收rrc重配消息,释放snn的无线资源,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mn。

5.m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uecontextrelease)发送给snn,snn释放相关的终端上下文。

6.至此,“mn终结”(mnterminated)的多连接释放完成。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在mn和n-1个sn(snn被释放)继续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n=n-1,按步骤1至步骤6,还可以继续释放更多的辅节点,完成更多节点的多连接释放。

实施例6:

如图5,“sn终结”(snterminated)的非终结节点的多连接释放:

0.系统中mn已和n(n大于等于2)个辅节点完成“mn终结”的多连接,mn接收到终端关于snn的“失败指示”或“测量报告”。

1.mn判决应发起节点snn的多连接释放,则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snodereleaserequest)给节点snn。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当前n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2.snn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响应”消息(snoderelease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除snn节点外的n-1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3.mn发送“辅节点修改请求”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给用户面终结节点snx。消息中“mn下行辅小区组用户面隧道信息”(mn-dl-scg-up-tnlinfo)字段包含除snn外的n-1个多连接节点的下行隧道。

4.snx按步骤3中的“mn下行辅小区组用户面隧道信息”(mn-dl-scg-up-tnlinfo)字段删除此前为snn分配的下行隧道,同时删除snn的上行隧道,“辅节点修改请求响应”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发送给mn。消息中“辅节点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ul-pdcp-up-tnlinfo)删除snn的上行隧道信息。

5.mn将步骤2中“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给终端。

6.终端接收rrc重配消息,释放snn的无线资源,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mn。

7.m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uecontextrelease)发送给snn,snn释放相关的终端上下文。

8.至此,“sn终结”(snterminated)的多连接释放完成。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在mn和n-1个sn(snn被释放)继续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n=n-1,按步骤1至步骤8,还可以继续释放更多的辅节点,完成更多节点的多连接释放。

实施例7:

如图6,“sn终结”(snterminated)的终结节点的多连接释放:

0.系统中mn已和n(n大于等于2)个辅节点完成“sn终结”的多连接,mn接收到终端关于用户面终结节点snx的“失败指示”或“测量报告”。

1.mn判决应发起用户面终结节点snx的多连接释放,且用户面终结节点应修改为snn,则为snn分配下行gtpu隧道。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snodereleaserequest)给节点snx。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当前n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2.snn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响应”消息(snoderelease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除snn节点外的n-1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3.mn判决终结节点需要变更至snn,则发送“sn终结”的“辅节点修改请求”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给节点snn。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修改信息-s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modificationinfo-snterminated)。消息中封装的rrc重配消息(rrcreconfiguration)包含除snn节点外的n-1个辅节点的“多连接指示”。

4.snn通过“多连接指示”判断snx节点待删除,且判决可以接受用户面终结节点的变更,然后为mn和除snx外的n-2个sn分配n-1条上行gtpu隧道,并发送“sn终结”的“辅节点修改请求响应”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的“s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ul-pdcp-up-tnlinfo)中包含上述snn为n-1个节点分配的上行gtpu隧道。特别地,为防止用户面终结点变更期间带来的用户面丢包问题,snn应为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分配的转发隧道,消息中应包含“上行转发用户面隧道”(ulforwardinguptnl)和“下行转发用户面隧道”(dlforwardinguptnl)字段。

5.mn分别发送“mn终结”的“辅节点修改请求”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给除snx外的n-2个sn。消息中携带“pdu会话资源修改信息-mn终结”字段(pdusessionresourcemodificationinfo-mnterminated)。字段中携带的“mn上行pdcp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ul-pdcp-up-tnlinfo)中包含步骤4中snn为n-2个sn分配的各个上行gtpu隧道。

6.除snx外n-2个sn各自为snn分配下行gtpu隧道,分别发送“mn终结”(mnterminated)的“辅节点修改请求响应”消息(snode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给mn。消息中携带的“sn下行辅小区组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sn-dl-scg-up-tnlinfo)包含各个sn为sn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

7.mn发送“xn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indication)给节点snx,消息中携带的“mnxn用户面隧道信息”字段(mn-xn-u-tnlinfoatm)包含步骤1中mn为sn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以及步骤4中各个sn为snn分配的下行gtpu隧道。

8.特别地,为防止用户面终结点变更期间带来的用户面丢包问题,mn应发送“xn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indication)给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并携带“上行转发用户面隧道”(ulforwardinguptnl)和“下行转发用户面隧道”(dlforwardinguptnl)字段,该字段包含步骤2中snn为snx分配的转发隧道。

9.mn将步骤2中“多连接指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给终端。

10.终端接收rrc重配消息,判断其为“多连接指示”,为snn建立无线资源,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mn。

11.终端发起到snn的随机接入过程。

12.特别地,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应发送“序列号状态转发”消息(snstatustransfer)给mn,mn应该将该消息转发给snn。

13.特别地,源用户面终结节点snx,应将收到的上行和下行用户面数据转发至步骤7中获得的snn为snx分配的转发隧道。

14.由于用户面终结节点发生变更,mn应发起snx到snn的pdu会话路径更新过程(pdusessionpathupdateprocedure),将核心网的用户面数据路径更新至节点snn。snn收到endmarker包后释放步骤0时原有的gtpu隧道。

15.mn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uecontextrelease)发送给snx,snx释放相关的终端上下文。

16.至此,“sn终结”(snterminated)的伴随终结节点变更的多连接建立完成。终端和核心网之间可以通过mn和n个sn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n=n+1,按步骤1至步骤16,还可以继续添加更多的辅节点,完成更多节点的多连接建立。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程序。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程序的模块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模块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程序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将合并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连接新的辅节点;

步骤3:对于判定为要连接的新的辅节点,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并告知主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

步骤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包含新的辅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的多连接指令;

步骤5:终端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接入新的辅节点,完成新的辅节点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判定过程包括:若评估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向新的辅节点发起添加至主节点的流程;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退出辅节点添加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核心网之间通过主节点和所有已连接的辅节点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节点接收辅节点的请求,包括:辅节点添加请求、辅节点释放请求和辅节点修改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包括隧道ip和隧道id。

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将合并信息发送给终端;

模块m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连接新的辅节点;

模块m3:对于判定为要连接的新的辅节点,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并告知主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

模块m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包含新的辅节点无线资源建立情况的多连接指令;

模块m5:终端为每个节点提供一个基带处理模块,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节点对应的基带处理模块接入新的辅节点,完成新的辅节点的连接,终端的每个基带处理模块之间采用可扩展的高速数据接口互接,并将每个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无线分组业务数据通过该接口汇聚合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中的判定过程包括:若评估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向新的辅节点发起添加至主节点的流程;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退出辅节点添加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核心网之间通过主节点和所有已连接的辅节点进行多连接的用户面上下行数据分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节点接收辅节点的请求,包括:辅节点添加请求、辅节点释放请求和辅节点修改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包括隧道ip和隧道id。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连接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将主节点和所有辅节点的邻区进行合并;步骤2:通过终端对新的辅节点的邻区测量报告进行评估;步骤3:通过新的辅节点建立连接终端的无线资源,对多连接指令进行封装;步骤4:通过主节点协调所有已合并的辅节点与新的辅节点之间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的隧道信息,并通过主节点已建立的无线链路向终端发送多连接指令;步骤5:终端根据多连接指令中新的辅节点建立的无线资源情况,接入新的辅节点。本发明可以解决超过两个离散频谱和小区无线资源的利用问题,增加通信系统在无线链路以及回传网络的健壮性,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吞吐量,改善通信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欣;刘为;宋怡昕;林力;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