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薄膜生产压合机上,起到对薄膜张力进行截断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压合机,压合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压合入料前,对薄膜施加足够的张力,来保证产品的外观。但一般薄膜放卷张力较大,且张力基本不可控;当需要生产要求较低张力的特殊膜材料(如tpi膜,lcp膜)时,因压合入料张力控制不当,会导致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若降低薄膜入料生产张力,则薄膜材料会出现打滑、松弛、张力不均等,进而导致产生筋纹异常,产品外观出现缺陷。
为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在薄膜放料后,进入压合机前,进行薄膜张力截断,然后重新施加稳定可控的张力,来确保压合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244062a的一种用于膜面整形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了截断张力的技术内容,并对薄膜进行整形,但其设备较大,并不完全符合压合机的生产需求。
亦有很多张力控制设备,但一般在薄膜放卷端进行张力控制,控制距离远,且控制精度也较差,导致压合入料时张力不稳定,故有必要设计专用的张力控制装置,对薄膜放卷机输出的薄膜张力进行截断,然后重新控制以合理的张力将薄膜输入至压合机内,进行压合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以期对放卷装置输出的薄膜的张力进行截断,然后重新施加合理、稳定的张力,将薄膜输入至压合机内,进行压合生产,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辊组;所述辊组内的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内;
所述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及张力检测辊;
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3个辊沿纵向呈“品”字形排布,待输送的薄膜依次绕过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大于1/2圆截面,使所述薄膜呈2个以上的“s”形缠绕;
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及所述张力检测辊由驱动电动机进行驱动下主动旋转;
所述张力检测辊连接有张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外表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张力检测辊的两端均设有张力传感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表面具有细微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组包括输入导向辊;所述输入导向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的待输送薄膜输送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导向辊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粗糙纹路。
再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导向辊为中凹细微槽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组包括输出导向辊;所述输出导向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待输送薄膜输送方向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导向辊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粗糙纹路。
再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导向辊为中凹细微槽辊。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设置在压合机前端,通过相关辊表面的特殊处理,及辊组的运行控制,来确保摩擦力;达到大幅度降低薄膜入料前的运行张力,从而实现低张力运行;导入此设备来确保特薄膜与辊轮间不会因空气混入而失去摩擦力,具备从静止状态到高速生产线速间的范围都能维持静摩擦力的特性;使其低张力生产产品提高特性,性能更加稳定,更具有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辊组运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辊组结构展开图;
附图标记:a-薄膜;1-机架;
11-输入导向辊、12-第一驱动辊、13-第二驱动辊、14-张力检测辊、15-输出导向辊;
2-驱动电动机;3-轴承;4-齿轮组;5-张力传感器;6-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合机薄膜物料输入前的放卷张力进行截断,然后重新施加合理、稳定的张力,将薄膜输入至压合机内,进行压合生产,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可靠、稳定。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有若干个辊而组成的辊组,薄膜a依次缠绕在辊上,实现原张力的截断,然后重新施加稳定可靠的张力,输入至压合机。辊组中的若干辊由驱动电动机2进行驱动;辊组中的辊两端通过轴承3安装在机架1上;辊组中,带驱动功能的辊,由齿轮进行连接,实现传动;辊组中,设有张力传感器5,用来检测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最终输出张力,及输入至压合机内的张力;辊组中,在输入端还设有速度传感器6,用来检测输入的薄膜a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重点在于辊组的设计,辊组运行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4所示为辊组结构展开图,沿薄膜a的缠绕运行方向,依次包括输入导向辊11、第一驱动辊12、第二驱动辊13、张力检测辊14、输出导向辊15。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中,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所述张力检测辊14,3个辊沿纵向呈“品”字形布局,本实施例附图中为倒“品”字形布局,薄膜a依次绕过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所述张力检测辊14的大于1/2圆截面,使所述薄膜a呈2个以上的“s”形缠绕。
所述第二驱动辊1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动机2相连,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所述张力检测辊14通过齿轮组4相连;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辊13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辊12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张力检测辊14的一端亦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同时,所述输出导向辊15的一端设有末级齿轮,所述末级齿轮与所述张力检测辊14的从动齿轮相啮合;在所述驱动电动机2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所述张力检测辊14、所述输出导向辊15均可主动旋转。
结合“s”形缠绕,并通过对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所述张力检测辊14施加驱动力,从而可以对薄膜a的输入张力进行截断,并在后续重新施加张力进行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导向辊11的为中凹细微槽辊,在所述输入导向辊11的表面增加细微沟槽,能够维持有效的摩擦系数,使薄膜a传输状态稳定,防止褶皱或刮伤,达到低张力传输,并且防止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导向辊11的一端设有速度传感器6,所述薄膜a带动所述输入导向辊11旋转,所述速度传感器6通过检测所述输入导向辊11旋的转速,结合所述输入导向辊11的直径,即可计算出所述薄膜a的输入速度。
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的表面具有细微凹槽;所述第一驱动辊12、所述第二驱动辊13根据薄膜a的摩擦力及包覆角可设计张力截断比。
所述张力检测辊14的外表面为平面,其作为张力截断后的张力检查。
所述输出导向辊15为中凹细微槽辊,其作用为薄膜a进入到压合机前,对薄膜a展平,使进入贴合轮的薄膜a平整无筋纹异常。
上述细微凹槽,即在金属辊的表面进行微细沟槽加工,可根据具体应用场合需要,加工成不同的纹路组合,如w沟、md沟等;细微凹槽因可以沿沟槽排去辊表面与薄膜间的空气,进而可以确保摩擦力,防止发生打滑。细微凹槽本身的标准沟槽截面形状为宽150μm、深100μm的三角形沟。
上述中凹细微槽辊,即辊本身具有中凹形(区别于圆柱直辊),进而在其表面加工细微凹槽,形成中凹细微槽辊,其具有皱褶伸张的功能。辊的中凹程度一般为0.1~0.5%/m,依据薄膜a材质、厚度及幅宽而定。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的所述张力传感器5、速度传感器6,均接入到控制器中,经数据分析后,来控制所述驱动电动机2的旋转速度,从而调节所述薄膜a的输出张力。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可降低薄膜a的高张力运行,使前压合接合时张力小,压合的产品尺寸安定性较好,特性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使用前,先检查设备状况和设定参数:
1、电源按钮开启on;
2、检测设备自身系统是否正常;
3、系统参数设定:
产线生产最大线速(m/min);
加速时间(最高速度/秒);
减速时间(最低速度/秒);
4、张力截断设备启动速度(m/min);
5、张力截断设备关闭速度(m/min)freeroll模式;
6、运作条件设定,设定截断的目标张力(运作中可变更);
其中,1-3项,参照压合机设备生产条件设定;
4-6项,根据生产需求自行设置。
在压合机前端设置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通过相关辊表面的特殊处理,及辊组的运行控制,来确保摩擦力;达到大幅度降低薄膜a入料前的运行张力,从而使低张力运行;导入此设备来确保特薄膜a与辊轮间不会因空气混入而失去摩擦力,具备从静止状态到高速生产线速间的范围都能维持静摩擦力的特性;使其低张力生产产品提高特性,性能更加稳定,更具有产品竞争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1.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辊组;所述辊组内的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机架内;
所述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及张力检测辊;
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3个辊沿纵向呈“品”字形排布,待输送的薄膜依次绕过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大于1/2圆截面,使所述薄膜呈2个以上的“s”形缠绕;
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及所述张力检测辊由驱动电动机进行驱动下主动旋转;
所述张力检测辊连接有张力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外表面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两端均设有张力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表面具有细微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组包括输入导向辊;所述输入导向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的待输送薄膜输送方向的前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导向辊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粗糙纹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导向辊为中凹细微槽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组包括输出导向辊;所述输出导向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的待输送薄膜输送方向的后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导向辊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粗糙纹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合机截断张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导向辊为中凹细微槽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