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涉及船舶坞墩形式,尤其是船舶修造过程中在坞内能精确快速地完成坐墩布置调整。
背景技术:
坞墩是船舶修造过程中,设立在坞底用于支承船体的墩,具有承重大、结构强的特点,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目前,国内船厂使用的坞墩结构形式仍比较传统,通常如图1所示(图中,21为木质垫板、22为钢制框架),主要由长方体木块和钢制框架叠加结合组成,结构工艺落后粗糙。船舶坐墩时,必须依靠人为调整木块数量及坡度来控制坞墩来满足要求。但不同船舶船体型线不同,需要不同的高度及坡度的坞墩,这样必然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精度不准。而且长时间用一种坐墩方案时会造成船体变形等影响,传统的坞墩只能选择出坞重新摆墩后方可完成不同坐墩方案切换,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浪费。
因此,业界需要一种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方便、快捷地完成不同船型坐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它能够安全、迅速、精确地完成坐墩调整,具有在坞内完成不同坐墩方案之间切换的功能,提高工程质量、效率、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橡胶垫板、支撑托板、过渡铁柱、强力弹簧、压铁托架、套筒、滑行机构、加强筋、箱体、活动铁栓及铁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滑行机构,滑行机构滑轮可沿着铁轨来回滑行;箱体里面设有强力弹簧,强力弹簧外部装有套筒,套筒两端直接与箱体顶板及底板焊接,且套筒与箱体板之间有加强筋连接;强力弹簧顶部与过渡铁柱连接;所述过渡铁柱左右两侧装有压铁托架;所述活动铁栓穿过过渡铁柱顶部,可在过渡圆柱铁自由旋转;活动铁栓与支撑托板焊接,形成具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支撑托板;活动支撑托板上表面装有橡胶垫板,为与外部接触面。
优选的,箱体底部设置有四部滑行机构,滑行机构滑轮可沿着铁轨来回滑行;箱体里面设有三根强力弹簧,强力弹簧外部装有套筒,套筒两端直接与箱体顶板及底板焊接,且套筒与箱体板之间有加强筋连接(除其中前面外)。
本发明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采用强力弹簧及活动支撑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坞墩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坞墩单元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坞墩单元基本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专利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图3及图4(坞墩单元的排数和列数可根据船坞的实际大小情况进行调整)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结构示意图及基本布置示意图。图中,1为橡胶垫板、2为活动支撑托板、3为过渡铁柱、4为强力弹簧、5为压铁托架、6为钢管套筒、7为滑行机构、8为底板、9为加强筋、10为左壁板、11为顶板、12为活动铁栓、13为横向铁轨、14为右壁板、15为前壁板、16为后壁板、17为纵向铁轨。
底板8、顶板11、左壁板10、右壁板14、前壁板15、后壁板16,上述壁板组成坞墩单元箱体。底板8、顶板11、左壁板10、右壁板14通过焊接形式连接,前壁板15、后壁板16通过铆接形式与其它壁板连接,便以日常拆卸检修。前壁板15、后壁板16上对称开有方形孔,便以及时对箱体内部状态检查及卫生清洁。
滑行机构7安装于箱体底部,共设有4部。滑行机构连杆与底板8连接,滑轮搭在横向铁轨13接触上,通过滑轮左右移动满足调节坞墩单元沿型宽方向位置变化需要,再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钢管套筒6安装于箱体内,共设有3根,上下端分别与顶板11、底板8焊接,钢管套筒6与钢管套筒6、左壁板10及右壁板14之间设有加强筋9,保证结构强度满足要求。钢管套筒6上开有方形孔,便以及时对强力弹簧4状态检查及清洁保养。
强力弹簧4安装于钢管套筒6,上端与底板8连接,下端与过渡铁柱3底部连接,通过弹簧的伸缩来实现柔性坞墩单元自动升降功能。过渡铁柱3顶部设有半闭式圆孔,活动铁栓12穿过圆孔与过渡铁柱3上端,且自由旋转。活动支撑托板2与活动铁栓12焊接,具备绕活动铁栓12有一定旋转角度的活关节。活动支撑托板2上面装有橡胶垫板1,具有减震防滑的作用。此外,过渡铁柱3左右两侧对称装有压铁托架,用于人为调节柔性坞墩单元高度。
纵向铁轨17直接安装固定于船坞地面,横向铁轨13搭在纵向铁轨17上面,通过滑轮连接实现横向铁轨13可在纵向铁轨17上来回滑行,满足调节坞墩单元沿船长方向位置变化需要,再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当船舶进坞时,通过调节横向铁轨及柔性坞墩单元的位置做好摆放坞墩准备,具有方便快捷、位置准确的优点。当活动支撑托板2受力时,通过过渡铁柱3传递到强力弹簧4上,强力弹簧4根据外力作用大小自动伸缩,形成不同高度来满足船体外部型线需要。而钢管套筒6确保强力弹簧4只能进行直线上下运动,避免发生弯曲现象。同时活动支撑托板2会根据接触面的不同坡度,自动旋转成一定角度的斜面使之与船体外表完全贴合,无需外加木质垫板等调整,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质量。
当船舶需要进行不同坐墩方案切换时,柔性坞墩单元可在现有的坐墩方案的基础上完成。从某一端的第一排开始坞墩开始,通过对压铁托架增加重物来降低柔性坞墩单元的高度,通过滑动横向铁轨和柔性坞墩单元到需要的位置,卸掉重物,强力弹簧4自动伸缩到需要的高度。以此重复完成各个位置坞墩的移动,即可实现船舶无需二次进出坞完成不同坐墩方案切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船厂经费,节省资源浪费。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1.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橡胶垫板、支撑托板、过渡铁柱、强力弹簧、压铁托架、套筒、滑行机构、加强筋、箱体、活动铁栓及铁轨;
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滑行机构,滑行机构滑轮可沿着铁轨来回滑行;箱体里面设有强力弹簧,强力弹簧外部装有套筒,套筒两端直接与箱体顶板及底板焊接,且套筒与箱体板之间有加强筋连接;强力弹簧顶部与过渡铁柱连接;所述过渡铁柱左右两侧装有压铁托架;
所述活动铁栓穿过过渡铁柱顶部,可在过渡圆柱铁自由旋转;活动铁栓与支撑托板焊接,形成具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支撑托板;活动支撑托板上表面装有橡胶垫板,为与外部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左壁板、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所述底板、顶板、左壁板、右壁板通过焊接形式连接,前壁板、后壁板通过铆接形式与其它壁板连接,便以日常拆卸检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后壁板上对称开有方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机构安装于箱体底部,共设有4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机构连杆与底板连接,滑轮搭在铁轨接触上,通过滑轮左右移动满足调节坞墩单元沿型宽方向位置变化需要,再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钢管套筒,安装于箱体内,共设有3根,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焊接,钢管套筒与钢管套筒、左壁板及右壁板之间设有加强筋,保证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套筒上开有方形孔,便以及时对强力弹簧状态检查及清洁保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安装于钢管套筒,上端与底板连接,下端与过渡铁柱底部连接,通过弹簧的伸缩来实现柔性坞墩单元自动升降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铁柱顶部设有半闭式圆孔,活动铁栓穿过圆孔与过渡铁柱上端,且自由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托板与活动铁栓焊接,具备绕活动铁栓有一定旋转角度的活关节。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铁柱左右两侧对称装有压铁托架,用于人为调节柔性坞墩单元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用可移式自动升降柔性坞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轨包括:纵向铁轨、横向铁轨;纵向铁轨直接安装固定于船坞地面,横向铁轨搭在纵向铁轨上面,通过滑轮连接实现横向铁轨可在纵向铁轨上来回滑行,满足调节坞墩单元沿船长方向位置变化需要,再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