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6-05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尘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钢板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和危害性气体,如果这些废屑和危害性气体不经处理,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的身体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损害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解决了在钢板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和危害性气体,如果这些废屑和危害性气体不经处理,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的身体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损害环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除去在钢板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屑和危害性气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包括箱体、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开设在箱体左侧内壁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圆孔开设在箱体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箱体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左方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箱体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左侧内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尘室,所述箱体底侧内壁且位于集尘室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箱体底侧内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柱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箱体底侧内壁且位于第二固定柱右方固定连接有滤液室,所述第一圆孔与进风管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第一圆孔的一端与集尘室的内部连通,所述集尘室内部与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风过滤室,所述第二固定柱顶部与旋风过滤室外壁且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集尘室的一端与旋风过滤室内部连通,所述旋风过滤室与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远离旋风过滤室的一端与滤液室内部连通,所述滤液室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与出风管连通,所述出风管的右端贯穿第二圆孔并延伸至箱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集尘室包括第一室体、集尘箱、旋风分离器、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室体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与集尘箱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的顶部与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的内部与旋风分离器的内部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的前端固定卡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内部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第二导气管的前端固定卡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第二导气管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滤液室包括第二室体、第三圆孔、第四圆孔、滤液凹槽、环形板、加热铜管、雾化喷头、第一雾化软管、雾化主机、第二雾化软管,所述第三圆孔开设在第二室体左侧内部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四圆孔开设在第二室体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滤液凹槽开设在第二室体内壁底侧且位于紧靠右侧内壁的位置,所述第三圆孔右侧与环形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所述第二室体内壁左侧且位于第三圆孔下方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第二室体内壁左侧且位于雾化喷头下方固定连接有雾化主机,所述雾化喷头的进液孔与第一雾化软管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雾化软管远离雾化喷头进液孔的一端与雾化主机的出液孔连通,所述雾化主机的进液孔与第二雾化软管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雾化软管的底端伸入滤液凹槽内并与滤液凹槽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旋风过滤室包括外壳、内壳、轴承、滤风孔、第三固定柱、伺服电机、旋转柱、扇叶,所述外壳内壁且位于靠近中心处的位置与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壁与内壳外壁且位于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滤风孔均匀开设在内壳外壁,所述第三固定柱的四端与外壳内壁且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柱的左侧与伺服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内壳右侧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内壳右侧内壁中心处的位置与旋转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集尘箱内填充有水,这样可以使得金属颗粒沉降。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内填充有活性炭和氧化锰,进行最后一次过滤。

优选的,所述滤液凹槽填充有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与有害气体反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室体内壁底侧为倾斜面且右端比左端低。可以雾化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流入滤液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通过负压风机将烟尘吸入到旋风分离器中,使得固气分离,大颗粒物通过旋风分离器下端的灰斗进入到集尘箱沉降,过滤一次后的烟尘在进入到旋风过滤室内,经旋风过滤室过滤小颗粒物,除去烟尘中的颗粒物,防止伤害工作人员身体,保护环境。

2、该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通过雾化主机将滤液凹槽内的氢氧化钠溶液雾化,与在经加热铜管加入后的烟尘中的有害气体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液体再次落进滤液凹槽内循环使用,除去烟尘中的有害气体,防止伤害工作人员身体,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尘室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液室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风过滤室的剖视图。

其中:1、箱体;2、第一圆孔;3、第二圆孔;4、负压风机;5、集尘室;501、第一室体;502、集尘箱;503、旋风分离器;504、第一导气管;505、第二导气管;6、第一固定柱;7、第二固定柱;8、滤液室;801、第二室体;802、第三圆孔;803、第四圆孔;804、滤液凹槽;805、环形板;806、加热铜管;807、雾化喷头;808、第一雾化软管;809、雾化主机;810、第二雾化软管;9、进风管;10、第一连通管;11、旋风过滤室;1101、外壳;1102、内壳;1103、轴承;1104、滤风孔;1105、第三固定柱;1106、伺服电机;1107、旋转柱;1108、扇叶;12、第二连通管;13、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包括箱体1、第一圆孔2和第二圆孔3,第一圆孔2开设在箱体1左侧内壁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圆孔3开设在箱体1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箱体1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2左方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4,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左侧内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尘室5,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集尘室5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6,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柱6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7,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第二固定柱7右方固定连接有滤液室8,第一圆孔2与进风管9连通,进风管9远离第一圆孔2的一端与集尘室5的内部连通,集尘室5内部与第一连通管10连通,第一固定柱6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风过滤室11,第二固定柱7顶部与旋风过滤室11外壁且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一连通管10远离集尘室5的一端与旋风过滤室11内部连通,旋风过滤室11与第二连通管12连通,第二连通管12远离旋风过滤室11的一端与滤液室8内部连通,滤液室8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与出风管13连通,出风管13内填充有活性炭和氧化锰,出风管13的右端贯穿第二圆孔3并延伸至箱体1外部。

集尘室5包括第一室体501、集尘箱502、旋风分离器503、第一导气管504、第二导气管505,第一室体501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与集尘箱502的底侧固定连接,集尘箱502内填充有水,集尘箱502的顶部与旋风分离器503的底部固定连接,集尘箱502的内部与旋风分离器503的内部连通,旋风分离器503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504的前端固定卡接,旋风分离器503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504内部连通,旋风分离器503的出风口与第二导气管505的前端固定卡接,旋风分离器503的出风口与第二导气管505的内部连通。

滤液室8包括第二室体801、第三圆孔802、第四圆孔803、滤液凹槽804、环形板805、加热铜管806、雾化喷头807、第一雾化软管808、雾化主机809、第二雾化软管810,第三圆孔802开设在第二室体801左侧内部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室体801内壁底侧为倾斜面,且右端比左端底,第四圆孔803开设在第二室体801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滤液凹槽804开设在第二室体801内壁底侧且位于紧靠右侧内壁的位置,第三圆孔802右侧与环形板805左侧固定连接,环形板805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806,第二室体801内壁左侧且位于第三圆孔802下方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807,第二室体801内壁左侧且位于雾化喷头807下方固定连接有雾化主机809,雾化喷头807的进液孔与第一雾化软管808内腔连通,第一雾化软管808远离雾化喷头807进液孔的一端与雾化主机809的出液孔连通,雾化主机809的进液孔与第二雾化软管810内腔连通,第二雾化软管810的底端伸入滤液凹槽804内并与滤液凹槽804底部接触,滤液凹槽804填充有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雾化主机809将滤液凹槽804内的氢氧化钠溶液雾化,与在经加热铜管806加入后的烟尘中的有害气体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液体再次落进滤液凹槽804内循环使用,除去烟尘中的有害气体,防止伤害工作人员身体,保护环境。

旋风过滤室11包括外壳1101、内壳1102、轴承1103、滤风孔1104、第三固定柱1105、伺服电机1106、旋转柱1107、扇叶1108,外壳1101内壁且位于靠近中心处的位置与轴承1103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1103的内壁与内壳1102外壁且位于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滤风孔1104均匀开设在内壳1102外壁,第三固定柱1105的四端与外壳1101内壁且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柱1105的左侧与伺服电机1106的右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106的输出端与内壳1102右侧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内壳1102右侧内壁中心处的位置与旋转柱1107的右侧固定连接,旋转柱1107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1108,通过负压风机4将烟尘吸入到旋风分离器503中,使得固气分离,大颗粒物通过旋风分离器503下端的灰斗进入到集尘箱502沉降,过滤一次后的烟尘在进入到旋风过滤室11内,经旋风过滤室11过滤小颗粒物,除去烟尘中的颗粒物,防止伤害工作人员身体,保护环境。

在使用时,通过负压风机4将烟尘吸入到旋风分离器503中,使得固气分离,大颗粒物通过旋风分离器503下端的灰斗进入到集尘箱502沉降,过滤一次后的烟尘在进入到旋风过滤室11内的内壳1102中,在伺服电机1106的工作下,内壳1102旋转,带动旋转柱1107旋转,从而带动扇叶1108旋转形成旋涡,将颗粒物集中到内壳1102旋转中心处,颗粒物过滤后的烟尘,进入到滤液室8内,通过雾化主机809将滤液凹槽804内的氢氧化钠溶液雾化,与在经加热铜管806加入后的烟尘中的有害气体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液体再次落进滤液凹槽804内循环使用,除去烟尘中的有害气体,防止伤害工作人员身体,保护环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包括箱体(1)、第一圆孔(2)和第二圆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2)开设在箱体(1)左侧内壁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圆孔(3)开设在箱体(1)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箱体(1)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2)左方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4),所述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左侧内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尘室(5),所述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集尘室(5)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6),所述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柱(6)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7),所述箱体(1)底侧内壁且位于第二固定柱(7)右方固定连接有滤液室(8),所述第一圆孔(2)与进风管(9)连通,所述进风管(9)远离第一圆孔(2)的一端与集尘室(5)的内部连通,所述集尘室(5)内部与第一连通管(10)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柱(6)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风过滤室(11),所述第二固定柱(7)顶部与旋风过滤室(11)外壁且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10)远离集尘室(5)的一端与旋风过滤室(11)内部连通,所述旋风过滤室(11)与第二连通管(12)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12)远离旋风过滤室(11)的一端与滤液室(8)内部连通,所述滤液室(8)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与出风管(13)连通,所述出风管(13)的右端贯穿第二圆孔(3)并延伸至箱体(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室(5)包括第一室体(501)、集尘箱(502)、旋风分离器(503)、第一导气管(504)、第二导气管(505),所述第一室体(501)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与集尘箱(502)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502)的顶部与旋风分离器(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502)的内部与旋风分离器(503)的内部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503)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504)的前端固定卡接,所述旋风分离器(503)的进风口与第一导气管(504)内部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503)的出风口与第二导气管(505)的前端固定卡接,所述旋风分离器(503)的出风口与第二导气管(505)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室(8)包括第二室体(801)、第三圆孔(802)、第四圆孔(803)、滤液凹槽(804)、环形板(805)、加热铜管(806)、雾化喷头(807)、第一雾化软管(808)、雾化主机(809)、第二雾化软管(810),所述第三圆孔(802)开设在第二室体(801)左侧内部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四圆孔(803)开设在第二室体(801)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滤液凹槽(804)开设在第二室体(801)内壁底侧且位于紧靠右侧内壁的位置,所述第三圆孔(802)右侧与环形板(805)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805)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806),所述第二室体(801)内壁左侧且位于第三圆孔(802)下方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807),所述第二室体(801)内壁左侧且位于雾化喷头(807)下方固定连接有雾化主机(809),所述雾化喷头(807)的进液孔与第一雾化软管(808)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雾化软管(808)远离雾化喷头(807)进液孔的一端与雾化主机(809)的出液孔连通,所述雾化主机(809)的进液孔与第二雾化软管(810)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雾化软管(810)的底端伸入滤液凹槽(804)内并与滤液凹槽(804)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室(11)包括外壳(1101)、内壳(1102)、轴承(1103)、滤风孔(1104)、第三固定柱(1105)、伺服电机(1106)、旋转柱(1107)、扇叶(1108),所述外壳(1101)内壁且位于靠近中心处的位置与轴承(110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103)的内壁与内壳(1102)外壁且位于靠近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滤风孔(1104)均匀开设在内壳(1102)外壁,所述第三固定柱(1105)的四端与外壳(1101)内壁且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柱(1105)的左侧与伺服电机(110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06)的输出端与内壳(1102)右侧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102)右侧内壁中心处的位置与旋转柱(1107)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1107)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11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502)内填充有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3)内填充有活性炭和氧化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凹槽(804)填充有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体(801)内壁底侧为倾斜面且右端比左端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尘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包括箱体、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开设在箱体左侧内壁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圆孔开设在箱体右侧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箱体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左方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箱体底侧内壁且位于靠近左侧内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尘室。该钢板制备用烟尘净化器,通过负压风机将烟尘吸入到旋风分离器中,使得固气分离,大颗粒物通过旋风分离器下端的灰斗进入到集尘箱沉降,过滤一次后的烟尘在进入到旋风过滤室内,经旋风过滤室过滤小颗粒物,除去烟尘中的颗粒物,防止伤害工作人员身体,保护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一星护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