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6-09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熔融料从模具口流延成型的薄膜,称为流延薄膜;在压延机上由几根辊筒辗压塑化原料制成的薄膜,称为压延薄膜,薄膜成型后需要使用上料机构将薄膜收卷;

关于薄膜,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821039147.1一种电池薄膜上料裁切设备,该种电池薄膜上料裁切设备,电池薄膜上料裁切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该种上料设备在对薄膜缠绕时,因无法对薄膜限位,导致薄膜缠绕过程中易移位,进而使得该种上料设备无法根据薄膜宽度调节。

2.因薄膜表面附着有胶粘剂,导致薄膜表面易粘附灰尘,使得该种上料设备无法对薄膜表面灰尘粘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上料机构无法对薄膜限位,薄膜易移位,无法对薄膜表面灰尘粘附清理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所述上料架的一侧焊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旋转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上端通过皮带旋转有从动辊;

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均活动嵌套有卡盘,所述卡盘的内侧嵌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活动嵌套有凸条,所述卡盘远离凸条的一侧安装有嵌接架,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嵌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两侧嵌入有卡槽,所述上料架内侧的上下两端螺旋伸缩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靠近主动辊的一侧螺旋嵌套有除尘架,所述除尘架的内侧活动嵌套连接有粘附层。

优选的,所述螺旋杆与除尘架呈垂直螺旋伸缩,所述除尘架呈半圆弧状设置,且粘附层为棉质材质粘附层,并除尘架分别贯穿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嵌接架呈“t”状设置,所述嵌接架于滑轨的内侧呈水平滑动,且嵌接架通过卡块与卡槽嵌套。

优选的,所述卡块设置有4-6个,所述卡块之间间隔1-3cm,且卡块宽度为滑轨内侧宽度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凸条与凹槽配套设置,所述卡盘的内侧通过凸条和凹槽对接,且凸条与嵌接架呈垂直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盘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卡盘每两个呈一组环绕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侧,且卡盘为橡胶材质卡盘。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辊贯穿设置于上料架的内侧,且电机通过主动辊与从动辊呈360°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设置有卡盘,通过卡盘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侧,使得可通过卡盘对薄膜进行限位,避免薄膜在缠绕过程中移位的情况,而通过手动将凸条从凹槽内部取出,能够方便卡盘于滑轨内侧滑动,并通过手动将嵌接架于滑轨内部呈水平滑动,进而能够调节卡盘的位置,使得卡盘能够根据薄膜宽度调节,而通过手动将嵌接架呈水平移动,并嵌接架于滑轨内部移动,嵌接架嵌入于卡槽内侧,使得能够通过卡槽对卡盘限位固定;

2、该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设置有除尘架,通过粘附层嵌入于除尘架的内侧,并手动将螺旋杆旋转移动,使得可通过螺旋杆带动除尘架呈垂直调节高度,且能够通过除尘架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能够方便对薄膜外侧灰尘粘附,达到了能够在薄膜移动过程中对薄膜灰尘清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辊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杆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上料架,101-电机,102-主动辊,103-从动辊,2-卡盘,201-凸条,202-凹槽,203-嵌接架,3-滑轨,301-卡块,302-卡槽,4-螺旋杆,401-除尘架,402-粘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1,上料架1的一侧焊接有电机101,电机101的一侧旋转有主动辊102,主动辊102的上端通过皮带旋转有从动辊103;

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均活动嵌套有卡盘2,卡盘2的内侧嵌入有凹槽202,凹槽202的一侧活动嵌套有凸条201,卡盘2远离凸条201的一侧安装有嵌接架203,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嵌入有滑轨3,滑轨3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卡块301,卡块301的两侧嵌入有卡槽302,上料架1内侧的上下两端螺旋伸缩有螺旋杆4,螺旋杆4靠近主动辊102的一侧螺旋嵌套有除尘架401,除尘架401的内侧活动嵌套连接有粘附层402。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杆4与除尘架401呈垂直螺旋伸缩,除尘架401呈半圆弧状设置,且粘附层402为棉质材质粘附层,并除尘架401分别贯穿设置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设置有除尘架401,通过粘附层402嵌入于除尘架401的内侧,并手动将螺旋杆4旋转移动,使得可通过螺旋杆4带动除尘架401呈垂直调节高度,且能够通过除尘架401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能够方便对薄膜外侧灰尘粘附,达到了能够在薄膜移动过程中对薄膜灰尘清理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嵌接架203呈“t”状设置,嵌接架203于滑轨3的内侧呈水平滑动,且嵌接架203通过卡块301与卡槽302嵌套,通过设置有嵌接架203,通过手动将嵌接架203呈水平移动,并嵌接架203于滑轨3内部移动,嵌接架203嵌入于卡槽内侧,使得能够通过卡槽302对卡盘2限位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卡块301设置有4-6个,卡块301之间间隔1-3cm,且卡块301宽度为滑轨3内侧宽度二分之一,通过设置有卡块301,使得可通过卡块301方便嵌接架203于滑轨3的内侧嵌套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凸条201与凹槽202配套设置,卡盘2的内侧通过凸条201和凹槽202对接,且凸条201与嵌接架203呈垂直对应设置,通过设置有凸条201,通过手动将凸条201从凹槽202内部取出,能够方便卡盘2于滑轨内侧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卡盘2呈圆环状设置,卡盘2每两个呈一组环绕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两侧,且卡盘2为橡胶材质卡盘,设置有卡盘2,通过卡盘2设置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两侧,使得可通过卡盘2对薄膜进行限位,避免薄膜在缠绕过程中移位的情况,而通过手动将凸条201从凹槽202内部取出,能够方便卡盘2于滑轨内侧滑动,并通过手动将嵌接架203于滑轨3内部呈水平滑动,进而能够调节卡盘2的位置,使得卡盘2能够根据薄膜宽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1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性连接,主动辊102贯穿设置于上料架1的内侧,且电机101通过主动辊102与从动辊103呈360°旋转,通过设置有电机101,使得可通过电机101带动主动辊102旋转。

其中,电机101安装有配套控制开关。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时,首先电机101接通电源,随后电机101带动主动辊102旋转,主动辊102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辊103旋转,通过卡盘2设置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两侧,使得可通过卡盘2对薄膜进行限位,避免薄膜在缠绕过程中移位的情况,而通过手动将凸条201从凹槽202内部取出,能够方便卡盘2于滑轨内侧滑动,并通过手动将嵌接架203于滑轨3内部呈水平滑动,进而能够调节卡盘2的位置,使得卡盘2能够根据薄膜宽度调节,而通过手动将嵌接架203呈水平移动,并嵌接架203于滑轨3内部移动,嵌接架203嵌入于卡槽内侧,使得能够通过卡槽302对卡盘2限位固定,通过粘附层402嵌入于除尘架401的内侧,并手动将螺旋杆4旋转移动,使得可通过螺旋杆4带动除尘架401呈垂直调节高度,且能够通过除尘架401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能够方便对薄膜外侧灰尘粘附。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1)的一侧焊接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一侧旋转有主动辊(102),所述主动辊(102)的上端通过皮带旋转有从动辊(103);

所述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均活动嵌套有卡盘(2),所述卡盘(2)的内侧嵌入有凹槽(202),所述凹槽(202)的一侧活动嵌套有凸条(201),所述卡盘(2)远离凸条(201)的一侧安装有嵌接架(203);

所述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嵌入有滑轨(3),所述滑轨(3)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卡块(301),所述卡块(301)的两侧嵌入有卡槽(302),所述上料架(1)内侧的上下两端螺旋伸缩有螺旋杆(4),所述螺旋杆(4)靠近主动辊(102)的一侧螺旋嵌套有除尘架(401),所述除尘架(401)的内侧活动嵌套连接有粘附层(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4)与除尘架(401)呈垂直螺旋伸缩,所述除尘架(401)呈半圆弧状设置,且粘附层(402)为棉质材质粘附层,并除尘架(401)分别贯穿设置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架(203)呈“t”状设置,所述嵌接架(203)于滑轨(3)的内侧呈水平滑动,且嵌接架(203)通过卡块(301)与卡槽(302)嵌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1)设置有4-6个,所述卡块(301)之间间隔1-3cm,且卡块(301)宽度为滑轨(3)内侧宽度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201)与凹槽(202)配套设置,所述卡盘(2)的内侧通过凸条(201)和凹槽(202)对接,且凸条(201)与嵌接架(203)呈垂直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2)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卡盘(2)每两个呈一组环绕于主动辊(102)和从动辊(103)的两侧,且卡盘(2)为橡胶材质卡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1)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辊(102)贯穿设置于上料架(1)的内侧,且电机(101)通过主动辊(102)与从动辊(103)呈360°旋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上料机构,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包括上料架,上料架的一侧焊接有电机,电机的一侧旋转有主动辊,主动辊的上端通过皮带旋转有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均活动嵌套有卡盘,卡盘的内侧嵌入有凹槽,凹槽的一侧活动嵌套有凸条,卡盘远离凸条的一侧安装有嵌接架,设置有卡盘,通过卡盘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侧,使得可通过卡盘对薄膜进行限位,避免薄膜在缠绕过程中移位的情况,而通过手动将凸条从凹槽内部取出,能够方便卡盘于滑轨内侧滑动,并通过手动将嵌接架于滑轨内部呈水平滑动,进而能够调节卡盘的位置,使得卡盘能够根据薄膜宽度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杨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