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及个人对职业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对岩土工程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类岩土工程企业的生产现场必须安装有抑尘设备或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目前现有的抑尘技术有干雾抑尘、风力抑尘、电抑尘等,但是此类技术往往伴随着特定设备,很多企业不具备安装条件,通用性差,并且使用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旨在解决抑尘设备通用性差,使用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器和连接座以及底座,所述喷雾器通过松紧装置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通过大轴承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连接有撑脚,所述喷雾器内部连接有风扇以及喷雾管,所述底座内部包括有水泵和电池,所述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有所述喷雾管以及外部水源,所述电池电连接有所述风扇和所述水泵以及外部电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松紧装置包括螺栓和小轴承以及螺母,所述小轴承嵌于所述喷雾器两端,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小轴承连接在所述螺母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有侧门。
更进一步地,所述撑脚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雾管出水端为一字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器、连接座、底座以及撑脚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抑尘设备体积大大减少,易于安装与运输,并且此设备结构简单,无特殊安装条件,通用性强,使用维护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大范围投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雾器内部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5,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器1和连接座2以及底座3,喷雾器1通过松紧装置7连接于连接座2上,连接座2通过大轴承4连接于底座3上,底座3连接有撑脚6,喷雾器1内部连接有风扇8以及喷雾管11,底座3内部包括有水泵9和电池10,水泵9通过水管连接有喷雾管11以及外部水源,电池10电连接有风扇8和水泵9以及外部电源。
松紧装置7包括螺栓13和小轴承12以及螺母14,小轴承12嵌于喷雾器1两端,螺栓13穿过小轴承12连接在螺母14中,可拆卸。
底座3上开有侧门5,便于维修与更换零部件。
撑脚6与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并且可调节设备总体高度。
喷雾管11出水端为一字形,加快水流射出去的流速,提升设备抑尘效率。
喷雾器1、连接座2、底座3以及撑脚6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减轻设备总质量。
使用本设备时,调节撑脚6将设备放置于地面上,调节松紧装置7使喷雾器1位于合适角度,接通电源与水源,水流经过水泵9加速后从喷雾管11喷出,并在风扇8吹出来的强风下雾化,起到抑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抑尘设备体积大大减少,易于安装与运输,并且此设备结构简单,无特殊安装条件,通用性强,使用维护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大范围投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器(1)和连接座(2)以及底座(3),所述喷雾器(1)通过松紧装置(7)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上,所述连接座(2)通过大轴承(4)连接于所述底座(3)上,所述底座(3)连接有撑脚(6),所述喷雾器(1)内部连接有风扇(8)以及喷雾管(11),所述底座(3)内部包括有水泵(9)和电池(10),所述水泵(9)通过水管连接有所述喷雾管(11)以及外部水源,所述电池(10)电连接有所述风扇(8)和所述水泵(9)以及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装置(7)包括螺栓(13)和小轴承(12)以及螺母(14),所述小轴承(12)嵌于所述喷雾器(1)两端,所述螺栓(13)穿过所述小轴承(12)连接在所述螺母(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开有侧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6)与所述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11)出水端为一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尘的岩土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器(1)、连接座(2)、底座(3)以及撑脚(6)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