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6-14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凹版印刷机是采用圆压圆直接印刷方式印刷,印版直接制在印版滚筒上,采用浸墨或喷墨方式给墨,没有匀墨机构。由于墨层厚,使用挥发性强的快干油墨,须有烘干装置。凹印机的主要结构均由给纸、给墨、印刷、烘干、收纸5个部分组成。给纸部分,单张纸凹印机是纸堆式单张连续给纸,卷筒纸凹印机是用卷筒纸连续给纸。印刷部分中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排列有垂直、水平、倾斜3种,印版滚筒排列在下方。一般每个机组都有1个印版滚筒和1个压印滚筒。为了增大印刷压力,有的装有2个压印滚筒。给墨装置有将印版滚筒部分浸在墨槽内的直接给墨和由浸在墨槽内的出墨辊将油墨传给印版滚筒的间接给墨,高速机上有的还采用喷墨方式。烘干部分是利用电或蒸汽加热的热风,有的用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灯使印刷品干燥。收纸部分,单张纸是堆积成纸堆,卷筒纸是将纸带裁切折页堆集好或复卷成纸卷。卷筒纸多色凹印机印刷部分的结构有机组型和卫星型2种。前者是按所需色数设置机组,每个机组中各有1个印版滚筒和1~2个压印滚筒,收纸部分是采用复卷方式。卫星型四色凹印机,印刷部分有1个大压印滚筒和4组印版滚筒。还有将凹版印刷与平版印刷或凸版印刷、模切等组合,以适应印刷品的不同要求。现有的凹版印刷机不具有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的机构,对凹印处理后的镭射膜进行收卷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轴的转动带动收卷滚筒实现转动,收卷滚筒的转动可以方便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的效率的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包括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旋转轴,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收卷滚筒,收卷滚筒套装在旋转轴的外周面;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上部之间设有对接架;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步进电机,旋转轴的端部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前部;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内部安装有齿轮副,所述齿轮副套装在旋转轴的端部外周面,所述齿轮副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前部。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架的两侧为弯曲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架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筒,第二侧架的上部设有第二定位筒,第二定位筒与第一定位筒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架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加强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架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挡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架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二挡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步进电机的后部设有散热壳。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的后部位置设有防护盖。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操作块。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的前部通过固定盘固定在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的后部设有固定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操作者可以将该收卷装置安装在凹版印刷机上,通过该收卷装置对凹版印刷机上印刷处理后的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步进电机控制旋转轴实现转动,旋转轴的转动带动收卷滚筒实现转动,收卷滚筒的转动可以方便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包括第一侧架1与第二侧架2,第一侧架1与第二侧架2的下部之间设有旋转轴3,第一侧架1与第二侧架2的下部之间设有收卷滚筒4,收卷滚筒4套装在旋转轴3的外周面;第一侧架1与第二侧架2的上部之间设有对接架5;第一侧架1的外侧部位置设有步进电机11,旋转轴3的端部安装在步进电机11的前部;第一侧架1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齿轮箱15,齿轮箱15的内部安装有齿轮副,所述齿轮副套装在旋转轴3的端部外周面,所述齿轮副安装在步进电机11的前部;对接架5的两侧为弯曲部;第一侧架1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筒6,第二侧架2的上部设有第二定位筒7,第二定位筒7与第一定位筒6对应;第一侧架1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加强块8;第一侧架1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挡位孔9;第二侧架2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二挡位孔10;步进电机11的后部设有散热壳12;散热壳12的后部位置设有防护盖13;散热壳12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操作块14;齿轮箱15的前部通过固定盘16固定在第一侧架1的外侧部位置;齿轮箱15的后部设有固定壳17。

本实用新型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操作者可以将该收卷装置安装在凹版印刷机上,通过该收卷装置对凹版印刷机上印刷处理后的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步进电机11控制旋转轴3实现转动,旋转轴3的转动带动收卷滚筒4实现转动,收卷滚筒4的转动可以方便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的效率。

其中,第一侧架1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筒6,第二侧架2的上部设有第二定位筒7,第二定位筒7与第一定位筒6对应;所以第二定位筒7与第一定位筒6可以插接定位管,通过定位管可以方便对第二定位筒7与第一定位筒6进行牢固对接。

其中,第一侧架1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挡位孔9;第二侧架2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二挡位孔10;所以可以方便对第一侧架1与第二侧架2的两侧进行定位安装。

其中,步进电机11的后部设有散热壳12;散热壳12的后部位置设有防护盖13;散热壳12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操作块14;所以可以对步进电机11的后部进行散热控制。

其中,齿轮箱15的后部设有固定壳17;所以通过固定壳17可以方便对齿轮箱15的后部进行固定安装。

操作者可以将该收卷装置安装在凹版印刷机上,通过该收卷装置对凹版印刷机上印刷处理后的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步进电机控制旋转轴实现转动,旋转轴的转动带动收卷滚筒实现转动,收卷滚筒的转动可以方便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包括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旋转轴,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收卷滚筒,收卷滚筒套装在旋转轴的外周面;所述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上部之间设有对接架;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步进电机,旋转轴的端部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前部;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内部安装有齿轮副,所述齿轮副套装在旋转轴的端部外周面,所述齿轮副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前部,所述对接架的两侧为弯曲部;所述第一侧架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筒,第二侧架的上部设有第二定位筒,第二定位筒与第一定位筒对应;所述第一侧架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加强块;所述第一侧架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挡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侧架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二挡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的后部设有散热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壳的后部位置设有防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壳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操作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箱的前部通过固定盘固定在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镭射膜收卷装置,包括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旋转轴,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收卷滚筒,收卷滚筒套装在旋转轴的外周面;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上部之间设有对接架;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步进电机,旋转轴的端部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前部;第一侧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内部安装有齿轮副,所述齿轮副套装在旋转轴的端部外周面,所述齿轮副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前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的转动带动收卷滚筒实现转动,收卷滚筒的转动可以方便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镭射膜进行快速收卷处理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怀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怀双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