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车辆组装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观光车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国内的景区基本上都在使用旅游观光车,旅游观光车是一种专为旅游景区设立的区域性电动车,主要用于公园、大型游乐园、封闭社区、校园、花园式酒店、度假村、别墅区、城市步行街、港口等区域开发的自驾游、区域巡逻、代步专用的环保型电动乘用车辆,为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目前观光车的组装线存在场地空间利用率不高,组装线长度较长,厂房占地面积大,组装过程中缺乏组装效果检查装置,整车装配质量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厂房宽度以缩短自身长度的观光车组装线,并且每隔几道组装工序就对产品进行组装效果检查,充分保证整车装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包括:地面轨道、导向架和举升装置,地面轨道包括两根平行布置挡边,挡边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向地面轨道外侧凸出的凸出部,两个挡边的凸出部对称布置在地面轨道两侧,导向架位置对应设置在地面轨道上方,导向架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导向轨道,若干个举升装置沿地面轨道长度方向等距布置,举升装置和凸出部间隔布置,举升装置包括两个举升机立柱和限位横杆,两个举升机立柱对称布置在地面轨道两侧,导向轨道固定安装在举升机立柱顶部,限位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举升机立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挡边为管状结构,挡边内部设置有线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地面轨道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标识框,标识框嵌入式设置在地面内,两个举升机立柱对称布置在标识框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导向轨道下方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第一灯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举升机立柱两侧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导向轨道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限位横杆下方设置有第二灯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举升机立柱上设置有提升臂,提升臂包括内臂和外臂,外臂套设在内臂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待组装的车辆(车辆的底盘已经装好,可以推动)沿着地面轨道前进,地面轨道两侧的凸出部作为车辆的组装工位,有效缩短组装线的长度。同一侧相邻的两个凸出部之间设置有举升装置,车辆先后在地面轨道两侧相对的两个凸出部内进行两道组装工序,再次回到地面轨道并沿着直线前进,移动至地面上的标识框处,停止前进,被举升机立柱上的提升臂抬起,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举升装置后侧的两个凸出部内。如此,重复上述动作。因此,组装线上的车辆每经过两道组装工序就要进行一次装配质量检测,及时调整未装配到位的零件,充分保证整车的装配效果。
2、本发明中,导向轨道下方设置有第一灯具,限位横杆下方设置有第二灯具,保证车辆被举升装置升起检测时的光线充足,保证检查效果。并且导向轨道下方设置有视觉传感器,判断举升过程中车辆是否发生偏移,避免车辆坠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中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地面轨道;11、挡边;12、凸出部;13、标识框;2、导向架;21、导向轨道;211、第一灯具;3、举升装置;31、举升机立柱;32、限位横杆;321、第二灯具;33、提升臂;331、内臂;332、外臂;4、视觉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包括:地面轨道1、导向架2和举升装置3,地面轨道1包括两根平行布置挡边11,挡边1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向地面轨道1外侧凸出的凸出部12,两个挡边11的凸出部12对称布置在地面轨道1两侧,导向架2位置对应设置在地面轨道1上方,导向架2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导向轨道21,若干个举升装置3沿地面轨道1长度方向等距布置,举升装置3和凸出部12间隔布置,举升装置3包括两个举升机立柱31和限位横杆32,两个举升机立柱31对称布置在地面轨道1两侧,导向轨道21固定安装在举升机立柱31顶部,限位横杆32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举升机立柱31上。
挡边11为管状结构,挡边11内部设置有线缆,挡边11除了限位之外,还起到隐藏线缆的作用,保证组装线视觉效果更简洁。
地面轨道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标识框13,标识框13嵌入式设置在地面内,两个举升机立柱31对称布置在标识框13两侧。标识框13为与地面颜色不同的金属材质,并且嵌入式设置在地面内,不像普通的、用颜料标记的标识一样容易损坏。
导向轨道21下方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第一灯具211,为车辆的组装以及检测提供照明,保证装配效果。。
举升机立柱31两侧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4,视觉检测装置4固定安装在导向轨道21下方,用以监测车辆姿态,判断举升过程中车辆是否发生偏移,避免车辆坠落。
限位横杆32下方设置有第二灯具321,为车辆检测提供照明。
举升机立柱31上设置有提升臂33,提升臂33包括内臂331和外臂332,外臂332套设在内臂331上,内臂331可以在外臂332内抽出和缩回,灵活调整举升车辆时与车辆接触的位置,保证举升效果。一侧举升机立柱31上设置有液压装置,驱动两个举升机立柱31上的提升臂33升降。
工作原理:待组装的车辆(车辆的底盘已经装好,可以推动)沿着地面轨道前进,地面轨道两侧的凸出部作为车辆的组装工位,有效缩短组装线的长度。同一侧相邻的两个凸出部之间设置有举升装置,车辆先后在地面轨道两侧相对的两个凸出部内进行两道组装工序,再次回到地面轨道并沿着直线前进,移动至地面上的标识框处,停止前进,被举升机立柱上的提升臂抬起,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举升装置后侧的两个凸出部内。如此,重复上述动作。因此,组装线上的车辆每经过两道组装工序就要进行一次装配质量检测,及时调整未装配到位的零件,充分保证整车的装配效果。导向轨道下方设置有第一灯具,限位横杆下方设置有第二灯具,保证车辆被举升装置升起检测时的光线充足,保证检查效果。并且导向轨道下方设置有视觉传感器,判断举升过程中车辆是否发生偏移,避免车辆坠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轨道(1)、导向架(2)和举升装置(3),所述地面轨道(1)包括两根平行布置挡边(11),所述挡边(1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向所述地面轨道(1)外侧凸出的凸出部(12),两个所述挡边(11)的所述凸出部(12)对称布置在所述地面轨道(1)两侧,所述导向架(2)位置对应设置在所述地面轨道(1)上方,所述导向架(2)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导向轨道(21),若干个所述举升装置(3)沿所述地面轨道(1)长度方向等距布置,所述举升装置(3)和所述凸出部(12)间隔布置,所述举升装置(3)包括两个举升机立柱(31)和限位横杆(32),两个所述举升机立柱(31)对称布置在所述地面轨道(1)两侧,所述导向轨道(21)固定安装在所述举升机立柱(31)顶部,所述限位横杆(32)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举升机立柱(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11)为管状结构,所述挡边(11)内部设置有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轨道(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标识框(13),所述标识框(13)嵌入式设置在地面内,两个所述举升机立柱(31)对称布置在所述标识框(13)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21)下方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第一灯具(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立柱(31)两侧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4),所述视觉检测装置(4)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轨道(2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横杆(32)下方设置有第二灯具(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观光车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立柱(31)上设置有提升臂(33),所述提升臂(33)包括内臂(331)和外臂(332),所述外臂(332)套设在所述内臂(331)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