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社会上几乎人人都用上了触屏式的智能手机,而手机壳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

在现有技术中,手机壳的后端面通常是平面式的,而人的掌心是具有一定凹陷的弧度的,所以人在抓握带有手机壳的手机时,通常手机与掌心不能很好地贴合,从而造成舒适度低,抓握手机时间长了容易手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一腔体,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鼓起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与外罩之间并连接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外罩。

优选的,所述外罩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内设置有气流发声部件。

优选的,所述气流发声部件包括bb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后端面和侧面设置有与手机各个功能部件位置匹配的若干通孔或凸起。

优选的,所述手机各个功能部件包括摄像头、闪光灯、扬声器、电源键、静音键、音量键、红外线孔、话筒孔、耳机孔、充电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和外罩均采用软质胶体,所述软质胶体包括软质硅胶、软质橡胶、软质塑胶。

优选的,所述若干支撑块呈网格状排列。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的四角均为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鼓起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由于人的手掌中心是有一定弧度的,用户使用手机时,鼓起的外罩贴合手掌中心,抓握手机更舒适,长时间使用手机时手掌不会那么累。

2.通过在外罩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内设置有气流发声部件,当用户按压外罩时,外罩挤压第二腔体内的空气从气孔喷出,喷出的气体经过气流发声部件时会发出声音,当用户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罩使手机壳发出声音,起到减压放松的效果。

3.通过在壳体的后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与外罩之间并连接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外罩,支撑块支撑住外罩,使得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保持外罩的形状,实现外罩不易变形的效果。

4.通过支撑块和外罩均采用软质胶体,所述软质胶体包括软质硅胶、软质橡胶、软质塑胶,软质胶体的手感更加舒服,且采用软胶材质,外罩与支撑块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施与一定力度可以按压发生弹性变形,与气孔、气流发生部件配合达到发出声音的效果。

5.通过在壳体的背端面设置有网格状排列的支撑块,使手机在摔落背端面着地时,更好地保护了手机不被摔坏,抗摔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刨切线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根据图2刨切线的刨切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前端面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0、壳体;200、外罩;101、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103、支撑块;201、气孔;202、气流发声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壳体100,壳体100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一腔体101,壳体100的后端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鼓起的外罩200,外罩200与壳体100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02,壳体100的后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支撑块103,支撑块103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之间并连接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

进一步地,外罩200上设置有气孔201,气孔201内设置有气流发声部件202。

进一步地,气流发声部件202包括bb哨。

进一步地,壳体100的后端面和侧面设置有与手机各个功能部件位置匹配的若干通孔或凸起。

进一步地,手机各个功能部件包括摄像头、闪光灯、扬声器、电源键、静音键、音量键、红外线孔、话筒孔、耳机孔、充电孔。

进一步地,支撑块和外罩均采用软质胶体,软质胶体包括软质硅胶、软质橡胶、软质塑胶。

进一步地,若干支撑块103呈网格状排列。

进一步地,壳体100侧面的四角均为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0、外罩200、支撑块103,外罩200呈一定弧度鼓起并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面,壳体100的后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支撑块103,鼓起的外罩200贴合手掌中心的弧度,抓握手机更舒适,长时间使用手机时手掌不会那么累。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其中图3为图2中刨切线a的刨切视图,支撑块103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之间并连接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在壳体100后端面和外罩100之间存在容纳腔体102,在壳体100的前端面存在用于容纳手机的容纳腔体101,在壳体的后端面设置的若干凸起的支撑块103,支撑块103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之间并连接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支撑块103支撑住外罩200,使得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保持外罩200的形状,实现外罩200不易变形的效果。

如图4所示,外罩200上设置有气孔201,气孔201内设置有气流发声部件202,气流发声部件202优选为bb哨,同时支撑块103和外罩200均采用软质胶体,软质胶体包括软质硅胶、软质橡胶、软质塑胶,软质胶体的手感更加舒服,且采用软胶材质,使外罩200与支撑块103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施与一定力度可以按压发生弹性变形,与气孔201、气流发生部件202配合,当用户按压外罩200时,外罩200挤压第二腔体102内的空气从气孔201喷出,喷出的气体经过气流发声部件202时会发出声音,当用户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罩200使手机壳发出声音,达到到减压放松的效果。

如图6所示,支撑块103呈网格状排列,网格状排列的支撑块103更有效地保证了外罩的200稳定状态,不易变形,当手机摔落背端面着地时,网格状排列的支撑块103也更好地保证了手机不被摔坏。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把手机装在第一腔体101,抓握手机时,外罩200的鼓起部分贴合用户手掌的掌心,使抓握感觉更舒服,当用户需要让手机壳发出声音时,施与一定力度按压外罩200即可,达到放松减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一腔体(101),所述壳体(100)的后端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鼓起的外罩(200),所述外罩(200)与壳体(100)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02),所述壳体(100)的后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支撑块(103),所述支撑块(103)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后端面与外罩(200)之间并连接所述壳体(100)的后端面与所述外罩(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00)上设置有气孔(201),所述气孔(201)内设置有气流发声部件(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声部件(202)包括bb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后端面和侧面设置有与手机各个功能部件位置匹配的若干通孔或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各个功能部件包括摄像头、闪光灯、扬声器、电源键、静音键、音量键、红外线孔、话筒孔、耳机孔、充电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和外罩均采用软质胶体,所述软质胶体包括软质硅胶、软质橡胶、软质塑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块(103)呈网格状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侧面的四角均为圆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合掌心的手机壳,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一腔体,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鼓起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与外罩之间并连接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外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鼓起的外罩,所述外罩与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由于人的手掌中心是有一定弧度的,用户使用手机时,鼓起的外罩贴合手掌中心,抓握手机更舒适,长时间使用手机时手掌不会那么累。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红梅
技术研发日:2020.10.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