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16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工作台。



背景技术:

防静电工作台是操作台的一种,主要适用于电子行业和对静电有严格要求的地方,通过使用防静电工作台能够保证静电敏感元器件的安全性,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手工组装焊接的工序,在进行该工序时,均需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静电对于如今越发精密的电子元件、尤其是集成电路危害极大,但是传统的防静电设备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将工作板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排放至外部,无法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防静电结构单一,无法循环运转,不能保证工作板台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并处于恒定的状态,无法有效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防静电工作台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可以将工作板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排放至外部,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空气加湿结构和通风结构相互结合,保证工作板台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并处于恒定的状态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包括工作板台、空气加湿结构和通风结构;

工作板台:内部腔体均匀设置有支撑柱;

空气加湿结构:设置于工作板台的内部;

通风结构:设置于工作板台的上表面;

其中:工作板台的前壁面设置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可以将工作板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排放至外部,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空气加湿结构和通风结构相互结合,循环运转,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工作板台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并处于恒定的状态,有效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

进一步的,空气加湿结构包括空气加湿器、小支撑柱、圆孔、蛇形管、通气孔和空气湿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工作板台的内部顶面中部,小支撑柱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的内部顶面,蛇形管设置于小支撑柱的下端,蛇形管与工作板台的内腔对应设置,通气孔均匀设置于蛇形管的管体上,空气加湿器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蛇形管的进气口连接,圆孔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的侧壁和底部板体上,空气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空气加湿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保证工作板台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并处于恒定的状,有效避免设备产生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支撑杆、导向罩、通风管、固定柱和风扇,所述支撑杆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的上表面四角,导向罩的底面四角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通风管的下端与导向罩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固定柱等角度设置于通风管的内弧壁,风扇的电机外弧壁与固定柱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引导空气流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腿和万向轮,所述支撑腿对应设置于工作板台的底面四角,万向轮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腿底端,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移动设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静电胶垫,所述防静电胶垫设置于工作板台的上表面,防止静电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防静电工作台,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对空气湿度的检测,将检测结果呈递给plc控制器,经过plc控制器的整合分析,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空气加湿器开始运行,经过加湿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蛇形管内部,通过蛇形管的管体上均匀分布的通气孔散发至工作板台的内腔,再通过工作板台侧壁和底部板体上的圆孔传递至工作台周围的空气中,保证工作板台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并处于恒定的状态,有效避免设备产生静电。

2、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风扇开始运转,将工作板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排放至外部,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影响设备的使用,导向罩可以起到引导粉尘颗粒和空气流向的作用,将粉尘颗粒排放至外部的同时,工作板台周围湿度达到特定比例的空气,填充至工作板台的上端,防止静电的产生,空气加湿结构和通风结构相互结合,循环运转,形成良性循环,有效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加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板台、2plc控制器、3空气加湿结构、31空气加湿器、32小支撑柱、33圆孔、34蛇形管、35通气孔、36空气湿度传感器、4通风结构、41支撑杆、42导向罩、43通风管、44固定柱、45风扇、5支撑腿、6万向轮、7防静电胶垫、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包括工作板台1、空气加湿结构3和通风结构4;

工作板台1:内部腔体均匀设置有支撑柱8;

空气加湿结构3: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内部,空气加湿结构3包括空气加湿器31、小支撑柱32、圆孔33、蛇形管34、通气孔35和空气湿度传感器36,空气湿度传感器36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内部顶面中部,小支撑柱32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内部顶面,蛇形管34设置于小支撑柱32的下端,蛇形管34与工作板台1的内腔对应设置,通气孔35均匀设置于蛇形管34的管体上,空气加湿器31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蛇形管34的进气口连接,圆孔33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侧壁和底部板体上,空气湿度传感器36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空气加湿器31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36对空气湿度的检测,将检测结果呈递给plc控制器2,经过plc控制器2的整合分析,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空气加湿器31开始运行,经过加湿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蛇形管34内部,通过蛇形管34的管体上均匀分布的通气孔35散发至工作板台1的内腔,再通过工作板台1侧壁和底部板体上的圆孔33传递至工作台周围的空气中,保证工作板台1周围的湿度处于恒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可以避免设备产生静电。

通风结构4: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通风结构4包括支撑杆41、导向罩42、通风管43、固定柱44和风扇45,支撑杆41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四角,导向罩42的底面四角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41上端固定连接,通风管43的下端与导向罩42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固定柱44等角度设置于通风管43的内弧壁,风扇45的电机外弧壁与固定柱44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风扇45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风扇45开始运转,将工作板台1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43排放至外部,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影响设备的使用,导向罩42可以起到引导粉尘颗粒和空气流向的作用,将粉尘颗粒排放至外部的同时,工作板台1周围湿度达到特定比例的空气,填充至工作板台1的上端,防止静电的产生,空气加湿结构3和通风结构4相互结合,循环运转,形成良性循环,有效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

其中:工作板台1的前壁面设置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还包括支撑腿5和万向轮6,所述支撑腿5对应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底面四角,万向轮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腿5底端,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移动设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其中:还还包括防静电胶垫7,所述防静电胶垫7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防止静电的产生。

在使用时: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36对空气湿度的检测,将检测结果呈递给plc控制器2,经过plc控制器2的整合分析,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空气加湿器31开始运行,经过加湿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蛇形管34内部,通过蛇形管34的管体上均匀分布的通气孔35散发至工作板台1的内腔,再通过工作板台1侧壁和底部板体上的圆孔33传递至工作台周围的空气中,保证工作板台1周围的湿度处于恒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可以避免设备产生静电,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风扇45开始运转,将工作板台1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43排放至外部,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影响设备的使用,导向罩42可以起到引导粉尘颗粒和空气流向的作用,将粉尘颗粒排放至外部的同时,工作板台1周围湿度达到特定比例的空气,填充至工作板台1的上端,防止静电的产生,空气加湿结构3和通风结构4相互结合,循环运转,形成良性循环,有效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万向轮6为带脚刹的万向轮,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移动设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防静电胶垫7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2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空气湿度传感器36可选用深圳市远腾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hdc1080dmbr的传感器,空气加湿器31可选用南通中顺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超声波风幕柜加湿器,风扇45可选用浙江顺通电气有限公司型号为fd-150的低压风机,plc控制器2控制空气加湿器31和风扇45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板台(1)、空气加湿结构(3)和通风结构(4);

工作板台(1):内部腔体均匀设置有支撑柱(8);

空气加湿结构(3):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内部;

通风结构(4):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

其中:工作板台(1)的前壁面设置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湿结构(3)包括空气加湿器(31)、小支撑柱(32)、圆孔(33)、蛇形管(34)、通气孔(35)和空气湿度传感器(36),所述空气湿度传感器(36)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内部顶面中部,小支撑柱(32)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内部顶面,蛇形管(34)设置于小支撑柱(32)的下端,蛇形管(34)与工作板台(1)的内腔对应设置,通气孔(35)均匀设置于蛇形管(34)的管体上,空气加湿器(31)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蛇形管(34)的进气口连接,圆孔(33)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侧壁和底部板体上,空气湿度传感器(36)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空气加湿器(31)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4)包括支撑杆(41)、导向罩(42)、通风管(43)、固定柱(44)和风扇(45),所述支撑杆(41)均匀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四角,导向罩(42)的底面四角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41)上端固定连接,通风管(43)的下端与导向罩(42)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固定柱(44)等角度设置于通风管(43)的内弧壁,风扇(45)的电机外弧壁与固定柱(44)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风扇(45)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腿(5)和万向轮(6),所述支撑腿(5)对应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底面四角,万向轮(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腿(5)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静电胶垫(7),所述防静电胶垫(7)设置于工作板台(1)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工作台,包括工作板台、空气加湿结构和通风结构;工作板台:内部腔体均匀设置有支撑柱;空气加湿结构:设置于工作板台的内部;通风结构:设置于工作板台的上表面;其中:工作板台的前壁面设置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空气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工作板台的内部顶面中部,该防静电工作台,可以将工作板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通过通风管排放至外部,避免粉尘颗粒过多产生静电,空气加湿结构和通风结构相互结合,循环运转,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工作板台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比例并处于恒定的状态,有效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峰;代方杰;姚晓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聚飞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