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11  68


本发明属于矿石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活就是不断从大自然中获取需要的物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其中矿石的开发,是人们摄取物质的中药手段,矿物质并不一定在地表,需要矿井开采,人们现有技术中,矿山和矿井的开采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进行作业,在开采的矿石需要进行运输,现在的运料车,不能对两侧进行翻转,当需要不同侧进行翻转时,需要将运料车掉头,造成工作量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旨在解决不能两侧翻转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所述运料小车包括:

车架,用于支撑和安装;

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车架上,且两端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轮,用于驱动车架移动;

料箱,放置在车架上,用于盛放矿石;

其中,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槽,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槽,转动杆可转动且可滑动嵌套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部;车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传动方向相反;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两侧在车架上可升降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第一齿条杆与第一单向齿轮啮合,第二齿条杆与第二单向齿轮啮合;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正向转动,第一单向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杆升高,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部向远离第一齿条杆方向滑动,使料箱一侧翻转完成卸料;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反向转动,第二单向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杆升高,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部向远离第二齿条杆方向滑动,使料箱另一侧翻转完成卸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物料放置在料箱的内部,车架前进,前进到指定地点时,当需要向车架一侧进行卸料时,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正向转动,此时第二单向齿轮无法完成传动,从而使第一单向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杆升高,第二单向齿轮无法带动第二齿条杆升高,第一齿条杆顶起料箱的一侧,使料箱受力不均衡,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部滚动,并向远离第一齿条杆方向滑动,从而使料箱的转动点在料箱一侧,使料箱一侧翻转完成卸料。卸料完成后使第二驱动件反向转动,使料箱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当需要进行另一侧卸料时,翻转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反向转动,此时第一单向齿轮无法完成传动,从而使第二单向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杆升高,第一单向齿轮无法带动第一齿条杆升高,第一齿条杆顶起料箱的一侧,使料箱受力不均衡,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部滚动,并向远离第二齿条杆方向滑动,从而使料箱的转动点在料箱另一侧,使料箱一侧翻转完成卸料。通过第一单向齿轮、第二单向齿轮与第一齿条杆、第二齿条杆配合,实现了料箱的两侧转动驱动,驱动方便快捷,且可以通过一个第二驱动件完成驱动,使运料小车结构简单化,缩减了制造成本,且节约能源,同步性好。通过转动杆、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配合,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部滚动,实现了转动点根据翻转方向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卸料彻底,避免了车架的卸料干扰。通过两侧面卸料,避免了轨道干扰,保证了轨道的洁净和减小杂物阻碍。通过两侧进行卸料,卸料方式多,使用方便。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卸料方式多,卸料彻底,同步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主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右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中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车架1,驱动轮2,转动轴3,料箱4,第一固定槽5,把手6,转动杆7,万向轮8,第二固定槽9,弹性支撑垫10,从动皮带轮11,第一电机12,主动皮带轮13,第二电机14,第一齿条杆15,转动轮16,第一单向齿轮17,第二单向齿轮18,第二齿条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的结构图,包括:

车架1,用于支撑和安装;

转动轴3,转动连接在车架1上,且两端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轮2,用于驱动车架1移动;

料箱4,放置在车架1上,用于盛放矿石;

其中,车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槽5,料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槽9,转动杆7可转动且可滑动嵌套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的内部;车架1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传动方向相反;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两侧在车架1上可升降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杆15和第二齿条杆19,第一齿条杆15与第一单向齿轮17啮合,第二齿条杆19与第二单向齿轮18啮合;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正向转动,第一单向齿轮17带动第一齿条杆15升高,转动杆7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内部向远离第一齿条杆15方向滑动,使料箱4一侧翻转完成卸料;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反向转动,第二单向齿轮18带动第二齿条杆19升高,转动杆7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内部向远离第二齿条杆19方向滑动,使料箱4另一侧翻转完成卸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物料放置在料箱4的内部,车架1前进,前进到指定地点时,当需要向车架1一侧进行卸料时,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正向转动,此时第二单向齿轮18无法完成传动,从而使第一单向齿轮17带动第一齿条杆15升高,第二单向齿轮18无法带动第二齿条杆19升高,第一齿条杆15顶起料箱4的一侧,使料箱4受力不均衡,转动杆7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内部滚动,并向远离第一齿条杆15方向滑动,从而使料箱4的转动点在料箱4一侧,使料箱4一侧翻转完成卸料。卸料完成后使第二驱动件反向转动,使料箱4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当需要进行另一侧卸料时,翻转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17和第二单向齿轮18反向转动,此时第一单向齿轮17无法完成传动,从而使第二单向齿轮18带动第二齿条杆19升高,第一单向齿轮17无法带动第一齿条杆15升高,第一齿条杆15顶起料箱4的一侧,使料箱4受力不均衡,转动杆7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内部滚动,并向远离第二齿条杆19方向滑动,从而使料箱4的转动点在料箱4另一侧,使料箱4一侧翻转完成卸料。通过第一单向齿轮17、第二单向齿轮18与第一齿条杆15、第二齿条杆19配合,实现了料箱4的两侧转动驱动,驱动方便快捷,且可以通过一个第二驱动件完成驱动,使运料小车结构简单化,缩减了制造成本,且节约能源,同步性好。通过转动杆7、第一固定槽5、第二固定槽9配合,转动杆7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的内部滚动,实现了转动点根据翻转方向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卸料彻底,避免了车架1的卸料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车架1可以是钢架构焊接或者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转动轴3轴心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设置,从而使驱动轮2转动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驱动轮2处于车架1的两侧,驱动结构可以是牵引结构,例如拖拉机等,当然也可以人工推动,其中人工推动较为方便,便于家庭使用。第一固定槽5可以固定在车架1前进方向的两端,第二固定槽9固定设置在料箱4底部两端,转动杆7为圆形柱状结构,从而使料箱4和车架1连接稳定性高,料箱4处于第一固定槽5之间,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料箱4可以设置为矩形结构或者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从而便于料箱4物料的卸料。转动轴3上可以设置有轨道槽,从而便于转动轴3在轨道上滚动进行运输。第二驱动件可以是第二电机、燃油机等,在此不做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车架1上设置有驱动结构,通过驱动结构可以驱动所述运料小车的前进和后退,避免了手动推动和牵引设备的添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主动皮带轮13和从动皮带轮11,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3,转动轴3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1,主动皮带轮13与从动皮带轮11通过皮带进行连接,第一驱动件驱动主动皮带轮13带动从动皮带轮11转动,从而使转动轴3转动,从而避免了人工推动,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运送效率,第一驱动件可以是第一电机、燃油机等,当第一驱动件为第一电机时,第一驱动件连接有蓄电池,从而避免了电源依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车架1上固定设置有罩壳,罩壳将主动皮带轮13和从动皮带轮11覆盖在内,避免了杂物进入到主动皮带轮13和从动皮带轮11之间造成传动阻碍,同时增加了运料小车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车架1的移动前端设置有万向轮8,万向轮8的设置便于车架1的移动、转向和放置,万向轮8上设置有用于制动的卡板,通过卡板可以对万向轮8进行制动,从而增加了放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车架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把手6,把手6的设置便于人工移动,把手6上设置有把手套,便于人工把持,增加了把持舒适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第一固定槽5设置为v字型结构,便于料箱4不卸料的情况下,料箱4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转动杆7压入到第一固定槽5的中部,从而使料箱4放置稳定性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料箱4的底部两侧在车架1上设置有弹性支撑垫10,弹性支撑垫10对料箱4的底部进行弹性支撑,使料箱4支撑稳定,同时,料箱4翻转时料箱4压缩弹性支撑垫10收缩,避免了料箱4翻转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第一齿条杆15和第二齿条杆19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轮16,料箱4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滚轮槽,转动轮16嵌套在滚轮槽的内部,从而减小了第一齿条杆15、第二齿条杆19与料箱4之间的摩擦力,使料箱4翻转更加顺畅。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通过第一单向齿轮17、第二单向齿轮18与第一齿条杆15、第二齿条杆19配合,实现了料箱4的两侧转动驱动,驱动方便快捷,且可以通过一个第二驱动件完成驱动,使运料小车结构简单化,缩减了制造成本,且节约能源,同步性好。通过转动杆7、第一固定槽5、第二固定槽9配合,转动杆7在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9的内部滚动,实现了转动点根据翻转方向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卸料彻底,避免了车架1的卸料干扰。第一固定槽5设置为v字型结构,便于料箱4不卸料的情况下,料箱4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转动杆7压入到第一固定槽5的中部,从而使料箱4放置稳定性好。便于自动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小车包括:

车架,用于支撑和安装;

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车架上,且两端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轮;

料箱,放置在车架上,用于盛放矿石;

其中,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槽,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槽,转动杆可转动且可滑动嵌套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部;车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传动方向相反;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两侧在车架上可升降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

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正向转动,第一单向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杆升高,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部向远离第一齿条杆方向滑动,使料箱一侧翻转完成卸料;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反向转动,第二单向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杆升高,转动杆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部向远离第二齿条杆方向滑动,使料箱另一侧翻转完成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驱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转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罩壳,罩壳将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覆盖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移动前端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用于制动的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设置为v字型结构,料箱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转动杆压入到第一固定槽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的底部两侧在车架上设置有弹性支撑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轮,料箱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滚轮槽,转动轮嵌套在滚轮槽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矿石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矿井用运料小车所述运料小车包括:车架,用于支撑和安装;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车架上,且两端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轮,用于驱动车架移动;料箱,放置在车架上,用于盛放矿石;其中,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槽,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槽,转动杆可转动且可滑动嵌套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部;车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传动方向相反;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两侧在车架上可升降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杆和第二齿条杆。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卸料方式多,卸料彻底,同步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国兰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