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驾驶辅助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的车载电子系统越来越先进,不但有车载导航、车载雷达等等,还有辅助驾驶人停车的自动停车系统,但是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剧增,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这些交通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用户的不良驾驶习惯而导致的,现有的这些车载电子系统只能用来辅助驾驶人行车,并不能够准确的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不良驾驶习惯及该不良驾驶习惯的危险程度,故不能准确地提示用户改正其不良驾驶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安全驾驶辅助方法、装置及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驾驶辅助方法,包括:
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如果具有,则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可选地,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包括:车辆的加速踏板开度信息、制动踏板开度信息、方向盘扭力信息或者方向盘旋转角度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包括:根据所述驾驶参数信息生成参数特性曲线,并将所述参数特性曲线的曲率与阈值相比较,以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包括:
针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提供正确的处理方案,并将所述正确的处理方案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提示所述用户规范驾驶。
可选地,所述智能互动设备是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记录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或者根据不同的提示方式实时提示所述用户安全驾驶。
可选地,所述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所述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包括: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则直接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则根据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是否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如果是,则判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如果不是,则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有关,则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的相关程度,并基于所述相关程度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可选地,所述如果是,则判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还包括:
如果所述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是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则判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并根据预先存储的处理方案来确定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的规范性;
如果符合规范,则对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加分,如果不符合规范,则提供符合规范的正确处理方案。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的相关程度,并基于所述相关程度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强相关、弱相关或者无关;
每种所述相关程度对应不同的校正系数,根据所述不同的校正系数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还包括: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或者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且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根据第一权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相关,根据第二权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其中,所述第二权重大于所述第一权重。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安全驾驶辅助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车辆具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和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智能互动设备;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实时判断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如果判断出所述车辆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则所述智能终端实时向所述智能互动设备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或者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
所述智能互动设备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记录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或者根据不同的提示方式实时提示所述用户安全驾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驾驶辅助方法、装置及系统,实时判断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如果判断出来有,则输出对应的安全驾驶提示信息,以及时提醒用户改正该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另外,结合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出现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车辆在当次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从多个方面对车辆的驾驶行为综合评分,提高了对非安全驾驶行为判断的准确性;通过准确识别不良驾驶习惯导致的非安全驾驶行为能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提高驾驶安全性,保证用户与他人生命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驾驶辅助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驾驶辅助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驾驶行为规范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驾驶行为评价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准确判断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有效帮助用户养成良好驾驶习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施例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如果具有,则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驾驶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步骤s102,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步骤s103,如果具有,则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步骤s104,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01,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车辆上安装有智能终端,智能终端通过can总线(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和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其中,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加速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方向盘扭力或者方向盘旋转角度,加速踏板开度是指加速踏板张开的角度,根据加速踏板张开的角度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做出加速的驾驶行为,例如加速踏板张开的角度变小,说明车辆正在加速,加速踏板张开的角度急剧变小,说明车辆在急加速;同理,制动踏板开度是指制动踏板张开的角度,根据制动踏板张开的角度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做出减速、急减速或者急刹车的驾驶行为。通过方向盘扭力或者方向盘旋转的角度可以判断车辆是否有转向或者急转弯的驾驶行为,更进一步,如果车辆做出了转向的驾驶行为,智能终端还可以提取车辆的转向灯启闭信息,以判断车辆在转向时是否有打转向灯。
智能终端还包括有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处理摄像头、雷达传感器等设备采集车辆周边物体图像信息,利用其图像识别模块,计算车辆周边物体相对车辆距离,同时采集车辆gps信号,并同步网络信号,结合网络相应数据,判断车辆周围的环境,如路段拥挤情况,前后方车辆情况,周边障碍物情况等。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是由智能互动设备采集,智能互动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车椅或者收集人体健康参数的摄像头等,在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介绍智能手环作为智能互动设备来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智能手环戴在用户身上,智能手环集成有肌电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蓝牙模块、震动模块、扬声器模块、显示模块等,可以采集用户的睡眠时间、心率等反映用户身体状态的参数,并通过蓝牙模块实时发送给智能终端。
然后,执行步骤s102,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智能终端把提取的驾驶参数信息生成驾驶参数曲线,例如根据相关信息生成加速踏板曲线,制动踏板曲线,方向盘转角变化率曲线等,将这些驾驶参数曲线的曲率与阈值相比较,判断车辆是否做出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或者超速等非安全驾驶行为。
之后,执行步骤s103,如果具有,则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智能终端判断出车辆做出了诸如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或者超速等非安全驾驶行为之后,会从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判断该非安全驾驶行为的成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决定是否让智能手环向用户提示该非安全驾驶行为。
具体来讲,当智能终端判断出该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及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例如超速行驶、转向未打转向灯等,智能终端直接将该非安全驾驶行为蓝牙传送给智能手环,智能手环提示并记录该安全驾驶行为及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生的次数,在这里,手环提示的方式可以是只震动、语音播报或者变更显示色,也可以是三种提示方式中的至少两种组合,例如手环震动同时语音提示,在此不作限制,也不再一一举例。更进一步,智能终端还可以针对发生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提供正确的处理方案,将正确的处理方案发送给智能手环,让智能手环进行语音播报,例如当驾驶员左转向没有打转向灯时,智能手环直接提示没有打转向灯,并告知应当在什么时候恰当地打下转向灯。
当智能终端判断出该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例如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首先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判断车辆周围是否出现意外状况导致车辆采取了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等非安全驾驶行为,例如前方车辆超车,或者前方路面坍塌导致急打方向盘或者急刹车,或者行驶的路段出现泥石流等险情导致急加速。如果是,智能终端判定此次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智能手环不向用户提示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更进一步,智能终端还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处理方案来确定用户基于车辆周边环境的变动而做出的操作是不是符合规范,如果不符合规范,则提供符合规范的正确处理方案给智能手环,由智能手环语音播报给用户。
当智能终端判断出非安全驾驶行为与用户的身体状态有关,例如车辆偏离路线,此时,智能终端从智能手环获取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根据公式j=0.2168*jx+0.7832*jy,得到用户的身体状态指标j,其中,jx=当天睡眠时间/基准睡眠时间,jy=心率/基准心率。智能终端根据j的值来对应校正系数i,以判断车辆偏离路线是否与用户疲劳驾驶有关。具体来讲,当j>0.8235,i=0.2411,此时智能终端判定车辆偏移路线与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即用户的身体状态较好,不太可能疲劳驾驶,智能手环接收智能终端的判定,提示用户车辆偏离路线,注意自己的操作手法或者检查车辆是否出现故障;当0.8235<j<0.7765,i=0.6785,此时智能终端判定车辆偏离路线与用户的身体状态弱相关,即用户身体较疲劳,有可能疲劳驾驶,智能手环接收智能终端的判定,提示用户车辆偏离路线,注意自己的操作手法或者检查车辆是否出现故障并请注意休息;当0.7765<j<0.5579,i=0.9373,此时智能终端判定车辆偏离路线与用户的身体状态强相关,即用户身体极度疲劳,极有可能疲劳驾驶,智能手环接收智能终端的判定,提示用户车辆偏离路线,用户疲劳驾驶,请在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
最后,执行步骤s104,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智能终端首先判断出车辆驾驶到熄火的行程,记录行程时间t,其中时间t的单位是min(分钟),整个驾驶行程的初始分值为100分。
针对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车辆的驾驶行为分数进行更新。其一,如果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和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则直接对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例如,车辆超速、转弯不打转向灯,智能终端判断出来以后,直接将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送给智能手环,智能手环记录下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及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生的次数x1,在驾驶行程结束时,按公式c1=x1*(60/t*10)来对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例如,本次驾驶行程为60min,期间车辆有两次转弯未打转向灯,则c1=2*(60/60*10)=20,即本次驾驶行程中车辆因转弯未打转向灯而被扣20分。
其二,如果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则根据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判断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是否基于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如果是,则判定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不对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如果不是,则对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例如,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首先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判断车辆周围是否出现意外状况导致车辆采取了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等非安全驾驶行为,例如前方车辆超车,或者前方路面坍塌导致急打方向盘或者急刹车,或者行驶的路段出现泥石流等险情导致急加速。如果是,智能终端判定此次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更进一步,智能终端还会根据预先存储的处理方案来确定驾驶员此次的驾驶行为是不是符合规范,如果规范,可以加分。如果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不是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则智能终端将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送给智能手环,智能手环记录下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及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生的次数x2,在驾驶行程结束时,根据公式c2=x2*(60/t*10)来对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例如,本次驾驶行程为60min,期间车辆有一次无故急刹车的行为,则c2=1*(60/60*10)=10,即本次驾驶行程中车辆因无故急刹车而被扣10分。
其三,如果非安全驾驶行为与用户的身体状态有关,则根据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该非安全驾驶行为与用户的身体状态的相关程度,并基于该相关程度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车辆偏离路线时,智能终端将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送给智能手环,智能手环记录下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及该非安全驾驶行为发生的次数x2,同时智能终端还会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疲劳驾驶。此时,智能终端先从智能手环获取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并根据公式j=0.2168*jx+0.7832*jy,得到用户的身体状态指标j,根据j的值来对应校正系数i,以判断车辆偏离路线与用户疲劳驾驶的相关程度,并根据公式c3=i*(60/t*20)*x3对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具体来讲,当j>0.8235,i=0.2411,此时智能终端判定车辆偏离路线与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即用户的身体状态较好,不太可能疲劳驾驶;当0.7765<j<0.8235,i=0.6785,此时智能终端判定车辆偏离路线与用户的身体状态弱相关,即用户身体较疲劳,有可能疲劳驾驶;当0.5579<j<0.7765,i=0.9373,此时智能终端判定车辆偏离路线与用户的身体状态强相关,即用户身体极度疲劳,极有可能疲劳驾驶。例如,在一次行驶时间为60min的驾驶行程中,出现了一次车辆偏离路线的情况,智能终端提取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经过计算后得到用户的身体状态指标j为0.7749,对应的校正系数i为0.9373,判定此次非安全驾驶行为是由用户疲劳驾驶引起,在行程结束时,对该行为的扣分c3=0.9373*(60/60*20)*1=18.746≈19,即本次驾驶行程中因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偏离路线而被扣19分。
另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智能终端在对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时,是按照不同的权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进行扣分。如果该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和用户的身体状态都无关,或者该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且与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那么根据权重a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如果该非安全驾驶行为与用户的身体状态相关,则根据权重b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其中,所述权重b大于所述权重a。在本实施例中,如前述c1、c2、c3计算公式中所示,权重a为10分,权重b为20分,在实际的场景中,疲劳驾驶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对疲劳驾驶导致的非安全驾驶行为的扣分力度大于其他情况导致的非安全驾驶行为,以警示用户不要疲劳驾驶。
在驾驶行程结束后,智能终端综合三种情况下的扣分数值,更新本次行程车辆的驾驶行为分数。在本实施例中,本次行程的最后驾驶行为得分为z=100-c1-c2-c3=100-20-10-19=51,本次得分51分,小于及格分数60分,智能手环提示色变为红色,以警示用户。另外,驾驶行程结束后,用户还可以在智能手环上查看本次驾驶行程中出现的非安全驾驶行为及发生的频率,以在下次驾驶车辆时避免同样的驾驶行为再次出现。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是在驾驶行程中周期性地更新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分数,例如每隔10min根据上述的扣分规则对车辆的驾驶行为扣分,得出当前车辆的驾驶行为分数。或者还可以是在驾驶行程中实时更新车辆的驾驶行为分数,具体来讲,可以对上述三种情况下发生的单次非安全驾驶行为各赋予一个分值,例如当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和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每发生一次,扣10分;当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与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进一步判断该非安全驾驶行为是否基于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如果不是,每发生一次,扣10分;当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与用户的身体状态有关,每发生一次,扣20分。驾驶行程结束后,智能终端分别统计上述三种情况下扣除的总分,根据设定的方法得出本次驾驶行程的最终驾驶行为分数。当然,还有其他更新车辆驾驶行为分数的方法,在此不作限制。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安全驾驶辅助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判断单元202,用于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第一提示单元203,用于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车辆具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第二提示单元204,用于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该装置可以是集成在车载系统中的计算模块,也可以是单独的计算机系统,还可以是集成在车载系统中的计算模块与其他智能设备的组合等,在此不作限制。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装置,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
智能终端301,用于实时判断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如果判断出所述车辆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则所述智能终端实时向所述智能互动设备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或者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
智能互动设备302,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记录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或者根据不同的提示方式实时提示所述用户安全驾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该安全驾驶辅助系统按照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进行提示并在驾驶行程结束时更新车辆的驾驶行为分数,在此就不再详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驾驶辅助方法、装置及系统,实时判断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如果判断出来有,则输出对应的安全驾驶提示信息,以及时提醒用户改正该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另外,结合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出现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车辆在当次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从多个方面对车辆的驾驶行为综合评分,提高了对非安全驾驶行为判断的准确性;通过准确识别不良驾驶习惯导致的非安全驾驶行为能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提高驾驶安全性,保证用户与他人生命健康安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安全驾驶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如果具有,则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包括:车辆的加速踏板开度信息、制动踏板开度信息、方向盘扭力信息或者方向盘旋转角度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包括:根据所述驾驶参数信息生成参数特性曲线,并将所述参数特性曲线的曲率与阈值相比较,以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包括:
针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提供正确的处理方案,并将所述正确的处理方案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提示所述用户规范驾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互动设备是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记录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或者根据不同的提示方式实时提示所述用户安全驾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所述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包括: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则直接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则根据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是否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如果是,则判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如果不是,则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有关,则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的相关程度,并基于所述相关程度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是,则判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还包括:
如果所述车辆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是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则判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合理,并根据预先存储的处理方案来确定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的规范性;
如果符合规范,则对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动而做出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加分,如果不符合规范,则提供符合规范的正确处理方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的相关程度,并基于所述相关程度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强相关、弱相关或者无关;
每种所述相关程度对应不同的校正系数,根据所述不同的校正系数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还包括: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或者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有关且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无关,根据第一权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如果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与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相关,根据第二权重对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扣分;
其中,所述第二权重大于所述第一权重。
9.一种安全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实时提取车辆的驾驶参数信息、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驾驶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提示规则将所述车辆具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对应的提示信息实时发送给智能互动设备;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结合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针对驾驶行程中的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并将所述驾驶行为分数发送给所述智能互动设备,以评价所述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
10.一种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和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智能互动设备;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实时判断车辆是否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如果判断出所述车辆具有非安全驾驶行为,则所述智能终端实时向所述智能互动设备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或者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根据预设的评分规则更新所述车辆在驾驶行程中的驾驶行为分数;
所述智能互动设备用于实时收集所述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记录所述非安全驾驶行为或者根据不同的提示方式实时提示所述用户安全驾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