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油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13  56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产业中的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到进行豆油取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规模化养殖生猪过程中,饲用油是饲料生产中常用的原料,当需要使用饲用油时如豆油、鱼油或者混和油时,需要精确控饲料用油的用量和品质。为了检测饲料用油的品质,操作员需要使用豆油取样器来进行取样。

现有技术中的豆油取样器,基本都是用一根钢筋在前端绑一个瓶子,在取样时很难取到中下层豆油样品。在取样后钢筋和瓶子外挂满豆油,外检员需要一定时间擦拭清理。否则豆油如果滴落在油槽车顶,容易滑倒出现安全隐患。尤其在冬季外界气温低很难擦拭。外检员手套有油渍,上下车安全隐患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根钢筋在前端绑一个瓶子形成豆油取样器,在取样时很难取到中下层豆油样品。在取样后钢筋和瓶子外挂满豆油,外检员需要一定时间擦拭清理。否则豆油如果滴落在油槽车顶,容易滑倒出现安全隐患。尤其在冬季外界气温低很难擦拭。外检员手套有油渍,上下车安全隐患极大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豆油取样器,能够方便地提取各层豆油,而且干净无污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豆油取样器,包括外壁和内芯,所述外壁为圆筒状,沿着纵向方向具有中心圆孔;所述内芯为细长圆柱形状,所述内芯以活塞的形式包围于外壁的中心圆孔之中,所述内芯的一端具有拉手部,所述拉手部从外壁的中心圆孔中伸出;其中,

所述豆油取样器具有外壁清油环,所述外壁清油环的整体为圆环状,套设在所述外壁的外围;所述外壁上具有外壁清油环螺丝,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上部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外壁清油环螺丝相啮合;所述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下部接触所述外壁的外表面,用于当所述外壁清油环上下移动时,以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下部刮去外壁表面的油污。

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外壁清油环与外壁清油环螺丝之间拧紧,亦即外壁清油环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上,然后将豆油取样器的下端伸入豆油罐中的预定深度,然后拉动内芯上的手柄,通过活塞将豆油吸入外壁的中心圆孔;还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分别吸入豆油,这样可以检测豆油罐中各处深度豆油的平均状况。当吸入豆油之后,松开外壁清油环与外壁清油环螺丝,向下滑动外壁清油环,将外壁表面的油污刮去。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豆油取样器具有的技术效果在于:1.能够获取各种深度的豆油样品,还可以检测豆油罐中各处深度豆油的平均值,取样方式灵活;2.能够通过外壁清油环刮去外壁上的油污,这样就能避免豆油滴落在油槽车顶,避免滑倒出现安全隐患,也能避免操作员手上沾染油污,保障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另外,所述外壁清油环还具有手持延伸部,所述手持延伸部为弯曲圆柱,所述弯曲圆柱的一端固定在外壁清油环的外周面上,向外延伸后向斜下方向弯折,形成自由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使得操作员通过手持延伸部握持外壁清油环和豆油取样器,方便进行操作。

另外,所述豆油取样器的外壁下端具有取样圆筒,所述取样圆筒具有延伸部和颈部,所述颈部在上,外径小于所述外壁的外径,具有外螺纹;所述延伸部的外径与所述外壁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壁的下端中心圆孔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取样圆筒的颈部内螺纹相啮合,所述取样圆筒的底部外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取样圆筒还具有底盖,所述底盖具有平的底部和四周向上延伸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取样圆筒底部外周面的外螺纹相啮合,所述底部上还具有垫圈,用于与取样圆筒的下端面相接触。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使得豆油取样器可以与多个取样圆筒配合,这样如果需要分别提取不同深度的样品,或者从不同豆油罐中提取样品时,只需更换取样圆筒即可,而不用更换或清理豆油取样器,大大地提高了豆油取样的工作效率。进行取样时,取下取样圆筒的底盖,通过取样圆筒下方的入口吸入豆油样品,当取样结束后,盖上取样圆筒的底盖,形成完整的取样容器。

另外,所述取样圆筒的颈部内壁具有内径缩小的喉部,所述喉部的上部具有倒锥形状的配合面,所述颈部中具有漏斗形状的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上部具有与喉部配合面相匹配的倒锥部,下部为圆柱铁芯;所述圆柱铁芯的外径小于所述喉部的最小内径;所述颈部的内周面在当所述单向阀芯倒锥部与喉部配合面匹配时,所述圆柱铁芯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高度具有电磁线圈。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由于电磁线圈吸引圆柱铁芯,这样单向阀芯被锁定在下方,单向阀芯倒锥部与喉部配合面匹配,空气无法从喉部进入豆油取样器外壁中的中心圆孔;另外,如果豆油取样器外壁中的中心圆孔中留存有豆油样品时,也无法流入取样圆筒。

另外,所述取样圆筒的延伸部内壁的上端具有光电液面测试单元,所述光电液面测试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光源和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取样圆筒内的油液面高度;所述光电液面测试单元连接至电磁线圈的驱动单元。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使得通过检测取样圆筒内的油液面高度来驱动电磁线圈,当液面到达圆筒的延伸部内壁的上端,亦即取样圆筒接近装满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吸引圆柱铁芯,这样单向阀芯被锁定在下方,单向阀芯倒锥部与喉部配合面匹配,无法再通过取样圆筒的下方开口吸入豆油样品,这样能够避免豆油进入豆油取样器外壁中的中心圆孔中,这样避免了清洗所述中心圆孔,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所述颈部上口具有横栅,用于阻挡单向阀芯从所述取样圆筒颈部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豆油取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豆油取样器的中取样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豆油取样器的中取样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以下公开详细的示范实施例。然而,此处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出于描述示范实施例的目的。

然而,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示范实施例,而是覆盖落入本公开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物。在对全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参阅附图,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位置限定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同时应该理解,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出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另外应该理解,当部件或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部件或单元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部件或单元,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或单元。此外,用来描述部件或单元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按照相同的方式理解(例如,“之间”对“直接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豆油取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一种豆油取样器,包括外壁20和内芯10,所述外壁20为圆筒状,沿着纵向方向具有中心圆孔;所述内芯10为细长圆柱形状,所述内芯10以活塞的形式包围于外壁的中心圆孔之中,所述内芯10的一端具有拉手部101,所述拉手部101从外壁20的中心圆孔中伸出;其中,

所述豆油取样器具有外壁清油环202,所述外壁清油环202的整体为圆环状,套设在所述外壁20的外围;所述外壁20上具有外壁清油环螺丝201,所述外壁清油环202的圆环内壁上部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外壁清油环螺丝201相啮合;所述所述外壁清油环202的圆环内壁下部接触所述外壁20的外表面,用于当所述外壁清油环202上下移动时,以所述外壁清油环202的圆环内壁下部刮去外壁20表面的油污。

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外壁清油环202与外壁清油环螺丝201之间拧紧,亦即外壁清油环202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上,然后将豆油取样器的下端伸入豆油罐中的预定深度,然后拉动内芯10上的手柄101,通过活塞作用将豆油吸入外壁20的中心圆孔;还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分别吸入豆油,这样可以检测豆油罐中各处深度豆油的平均状况。当吸入豆油之后,松开外壁清油环202与外壁清油环螺丝201,向下滑动外壁清油环202,将外壁20表面的油污刮去。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豆油取样器具有的技术效果在于:1.能够获取各种深度的豆油样品,还可以检测豆油罐中各处深度豆油的平均值,取样方式灵活;2.能够通过外壁清油环202刮去外壁20上的油污,这样就能避免豆油滴落在油槽车顶,避免滑倒出现安全隐患,也能避免操作员手上沾染油污,保障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壁清油环202还具有手持延伸部,所述手持延伸部为弯曲圆柱,所述弯曲圆柱的一端固定在外壁清油环的外周面上,向外延伸后向斜下方向弯折,形成自由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使得操作员通过手持延伸部握持外壁清油环202和豆油取样器,方便进行操作。

另外,图2和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豆油取样器的中取样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豆油取样器的外壁20下端具有取样圆筒30,所述取样圆筒30具有延伸部300和颈部301,所述颈部301在上,外径小于所述外壁20的外径,具有外螺纹;所述延伸部300的外径与所述外壁20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壁20的下端中心圆孔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取样圆筒30的颈部301内螺纹相啮合,所述取样圆筒30的底部外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取样圆筒还具有底盖306,所述底盖306具有平的底部和四周向上延伸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取样圆筒底部外周面的外螺纹相啮合,所述底部上还具有垫圈,用于与取样圆筒30的下端面相接触。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使得豆油取样器可以与多个取样圆筒30配合,这样如果需要分别提取不同深度的样品,或者从不同豆油罐中提取样品时,只需更换取样圆筒30即可,而不用更换或清理豆油取样器,大大地提高了豆油取样的工作效率。进行取样时,取下取样圆筒30的底盖306,通过取样圆筒30下方的入口吸入豆油样品,当取样结束后,盖上取样圆筒30的底盖306,形成完整的取样容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样圆筒30的颈部301内壁具有内径缩小的喉部302,所述喉部302的上部具有倒锥形状的配合面,所述颈部301中具有漏斗形状的单向阀芯303,所述单向阀芯303上部具有与喉部302配合面相匹配的倒锥部,下部为圆柱铁芯;所述圆柱铁芯的外径小于所述喉部302的最小内径;所述颈部301的内周面在当所述单向阀芯303倒锥部与喉部302配合面匹配时,所述圆柱铁芯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高度具有电磁线圈305。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当电磁线圈305通电时,由于电磁线圈305吸引圆柱铁芯,这样单向阀芯303被锁定在下方,单向阀芯303倒锥部与喉部302配合面匹配,空气无法从喉部302进入豆油取样器外壁20中的中心圆孔;另外,如果豆油取样器外壁20中的中心圆孔中留存有豆油样品时,也无法流入取样圆筒30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样圆筒30的延伸部300内壁的上端具有光电液面测试单元,所述光电液面测试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光源和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取样圆筒30内的油液面高度;所述光电液面测试单元连接至电磁线305圈的驱动单元。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使得通过检测取样圆筒内的油液面高度来驱动电磁线圈305,当液面到达取样圆筒30的延伸部301内壁的上端,亦即取样圆筒30接近装满时,所述电磁线圈305通电,吸引圆柱铁芯,这样单向阀芯303被锁定在下方,单向阀芯303倒锥部与喉部302配合面匹配,无法再通过取样圆筒30的下方开口吸入豆油样品,这样能够避免豆油进入豆油取样器外壁20中的中心圆孔中,这样避免了清洗所述中心圆孔,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颈部302上口具有横栅,用于阻挡单向阀芯303从所述取样圆筒颈部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豆油原料作为示例来予以说明,但实际上其他液态的饲料原料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豆油取样器进行取样。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说明书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豆油取样器,包括外壁和内芯,所述外壁为圆筒状,沿着纵向方向具有中心圆孔;所述内芯为细长圆柱形状,所述内芯以活塞的形式包围于外壁的中心圆孔之中,所述内芯的一端具有拉手部,所述拉手部从外壁的中心圆孔中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豆油取样器具有外壁清油环,所述外壁清油环的整体为圆环状,套设在所述外壁的外围;所述外壁上具有外壁清油环螺丝,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上部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外壁清油环螺丝相啮合;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下部接触所述外壁的外表面,用于当所述外壁清油环上下移动时,以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下部刮去外壁表面的油污。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豆油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清油环还具有手持延伸部,所述手持延伸部为弯曲圆柱,所述弯曲圆柱的一端固定在外壁清油环的外周面上,向外延伸后向斜下方向弯折,形成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豆油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油取样器的外壁下端具有取样圆筒,所述取样圆筒具有延伸部和颈部,所述颈部在上,外径小于所述外壁的外径,具有外螺纹;所述延伸部的外径与所述外壁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壁的下端中心圆孔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取样圆筒的颈部内螺纹相啮合,所述取样圆筒的底部外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取样圆筒还具有底盖,所述底盖具有平的底部和四周向上延伸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取样圆筒底部外周面的外螺纹相啮合,所述底部上还具有垫圈,用于与取样圆筒的下端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豆油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圆筒的颈部内壁具有内径缩小的喉部,所述喉部的上部具有倒锥形状的配合面,所述颈部中具有漏斗形状的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上部具有与喉部配合面相匹配的倒锥部,下部为圆柱铁芯;所述圆柱铁芯的外径小于所述喉部的最小内径;所述颈部的内周面在当所述单向阀芯倒锥部与喉部配合面匹配时,所述圆柱铁芯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高度具有电磁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豆油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圆筒的延伸部内壁的上端具有光电液面测试单元,所述光电液面测试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光源和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取样圆筒内的油液面高度;所述光电液面测试单元连接至电磁线圈的驱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豆油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上口具有横栅,用于阻挡单向阀芯从所述取样圆筒颈部脱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油取样器,包括外壁和内芯,所述外壁为圆筒状,沿着纵向方向具有中心圆孔;所述内芯为细长圆柱形状,所述内芯以活塞的形式包围于外壁的中心圆孔之中,所述内芯的一端具有拉手部,所述拉手部从外壁的中心圆孔中伸出;所述豆油取样器具有外壁清油环,所述外壁清油环的整体为圆环状,套设在所述外壁的外围;所述外壁上具有外壁清油环螺丝,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上部具有内螺纹,与所述外壁清油环螺丝相啮合;所述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下部接触所述外壁的外表面,用于当所述外壁清油环上下移动时,以所述外壁清油环的圆环内壁下部刮去外壁表面的油污。利用本豆油取样器,能够均匀取到油槽车内均匀的豆油样品。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大北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