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附属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食品饮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每批次物料均匀,在灌装前需要在调配罐中进行调配,调配后在灌装过程中由于物料的特殊性部分物料发生凝聚、沉降、结晶、或上工序残留物等原因,会出现部分颗粒状或絮凝状固体颗粒,造成镜检、感官不合格,导致生产中断、停产等问题,如果采用膜过滤和板块过滤等方式,生产流程长,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大幅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对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进行分离,保证灌装产品的质量,且设备结构简单、易于获取,设备投入成本低,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的外侧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料孔,进料孔的外侧安装有进料阀,壳体内腔底侧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出料孔,出料孔的外侧安装有出液阀,壳体的上端设有开口,壳体的开口上安装有盖板,盖板上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壳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网筒,网筒的上端密闭设置、网筒的下端开口设置,网筒下端的开口遮挡壳体的出料口。
盖板上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盖板,电机的输出轴和网筒的上端固定连接,网筒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聚集件,固定聚集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安装在壳体内腔,固定环内周侧固定有若干个筛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筛网板远离固定环一端的偏转方向和网筒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网筒为4-100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壳体的开口和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或者卡扣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盖板和壳体开口之间安装有密封的橡胶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壳体下侧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固孔,排固孔外侧安装有排固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电机带动网筒旋转,网筒上吸附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网筒上脱离,解决网筒被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堵塞网筒的问题,保证网筒的过滤效果。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网筒带动搅拌叶片旋转,搅拌叶片使壳体内的液态的物料旋转,液态的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密度较大,液态的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向壳体内壁,降低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靠向网筒的速度,进一步的避免网筒被堵塞。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筛网板处聚集,降低壳体周侧物料中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的含量。
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壳体内过滤出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可以通过排固阀排除,使壳体内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排除方便。
5、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盖板、3进料阀、4壳体、5排固阀、6出液阀、7固定聚集件、71固定环、72筛网板、8网筒、9搅拌叶片、10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4,壳体4的外侧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料孔,进料孔的外侧安装有进料阀3,壳体4内腔底侧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出料孔,出料孔的外侧安装有出液阀6,壳体4的上端设有开口,壳体4的开口上安装有盖板2,盖板2上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1,壳体4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网筒8,网筒8的上端密闭设置、网筒8的下端开口设置,网筒8下端的开口遮挡壳体4的出料口,避免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从网筒8下端开口和壳体4内腔底侧进入到壳体4的出料孔中。
盖板2上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贯穿盖板2,电机1的输出轴和网筒8的上端固定连接,网筒8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
网筒8为4-100目。
壳体4的开口和盖板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或者卡扣可拆卸连接。
电机1的输入端和外部的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机1为伺服电机或者调速电机,电机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和电路关系为公开已知技术,在此不再累述。进料阀3和出液阀6均选用现有市面上用于管路上的阀门即可。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本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固定在外部的灌装来料管道上,外部的灌装来料管道内物料流动,物料通过进料阀3进入壳体4内。
在外部的灌装来料管施加的液压的作用下,物料经过网筒8过滤进入到出液阀6内,并通过出液阀6处流出进行后续的灌装;将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阻挡网筒8的外侧,达到过滤的目的。
电机1通电工作,电机1带动网筒8旋转,网筒8上吸附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网筒8上脱离,解决网筒8被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堵塞网筒8的问题,保证网筒8的过滤效果。
电机1带动网筒8旋转,网筒8带动搅拌叶片9旋转,搅拌叶片9使壳体4内的液态的物料旋转,液态的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密度较大,液态的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向壳体4内壁,降低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靠向网筒8的速度。实施例二: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聚集件7,固定聚集件7包括固定环71,固定环71安装在壳体4内腔,固定环71内周侧固定有若干个筛网板72。
筛网板72远离固定环71一端的偏转方向和网筒8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电机1带动网筒8旋转,网筒8带动搅拌叶片9旋转,壳体4内的物料在搅拌叶片9的带动下旋转,液态的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密度较大,液态的物料中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向壳体4内壁,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在筛网板72处聚集,降低壳体4周侧物料中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的含量。
实施例三: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盖板2和壳体4开口之间安装有密封的橡胶垫圈10。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橡胶垫圈10增强盖板2和壳体4开口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盖板2和壳体4开口出现物料泄露。
实施例四: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壳体4下侧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固孔,排固孔外侧安装有排固阀5。
排固阀5包括但不限于蝶阀或者球阀。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当需要排出壳体4内聚集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时,进料阀3关闭,出液阀6关闭,排固阀5打开,壳体4内过滤出的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可以通过排固阀5排除,使壳体4内沉降物、絮凝物等小颗粒排除方便。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变化、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4),所述壳体(4)的外侧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外侧安装有进料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腔底侧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外侧安装有出液阀(6),所述壳体(4)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4)的开口上安装有盖板(2),盖板(2)上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1),壳体(4)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网筒(8),网筒(8)的上端密闭设置、网筒(8)的下端开口设置,网筒(8)下端的开口遮挡壳体(4)的出料口;
所述盖板(2)上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贯穿盖板(2),电机(1)的输出轴和网筒(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网筒(8)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聚集件(7),所述固定聚集件(7)包括固定环(71),固定环(71)安装在壳体(4)内腔,固定环(71)内周侧固定有若干个筛网板(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板(72)远离固定环(71)一端的偏转方向和网筒(8)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8)为4-1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开口和盖板(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或者卡扣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和壳体(4)开口之间安装有密封的橡胶垫圈(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灌装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下侧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固孔,所述排固孔外侧安装有排固阀(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