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磨料磨具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磨料磨具,是磨料和磨具的统称,包括磨料产品和磨具产品。磨料磨具素有工业牙齿的美称,其中主要分为刚玉磨料和碳化硅两大类,具体来说,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棕刚玉磨料,白刚玉磨料、单晶刚玉磨料,黑碳化硅磨料、绿碳化硅磨料、立方碳化硅磨料、铈碳化硅磨料等,目前在磨料磨具的生产过程中大致分为配料、混料、成型和干燥,其中成型是使用压力机和模具将成型料压制成所需要形状来的砂轮毛坯的过程,成型时需要将颗粒状的原料放入模具中,目前许多生产厂家依然使用操作人员手工添加原料的方式,不近效率低,且难以做到定量添加,导致生产出来的磨料磨具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定量上料的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能够定量上料,效率较高。
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料斗,料斗下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右端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二下料管,第二出料管下方设置有分料箱,第二下料管贯通到分料箱内部,第二下料管下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圆形不锈钢板,圆形不锈钢板上同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下料管与圆形不锈钢板左侧上下对应,第一通孔内圆心处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套设有套筒,套筒上端同轴套设有外齿圈,套筒上方的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竖向设置且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外齿圈啮合的齿轮,套筒外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外端均竖向设置有方形量杯,方形量杯上下两端均开口,方形量杯下端压紧圆形不锈钢板,两个相邻的方形量杯之间设置有导料块,第二下料管前后两侧均竖向设置有刮料板,刮料板下端与方形量杯上端齐平,圆形不锈钢板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方形量杯的运动轨迹上且第二通孔直径大于方形量杯下端开口的直径,第二通孔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三下料管。
优选的,所述的料斗上端铰接有门盖,门盖上设置有亚克力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定时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量杯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分料箱内部设置有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上端向上贯通入料斗内。
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分料机构的设置使得原料得以定量下放,效率较高,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料斗上端铰接有门盖,门盖上设置有亚克力观察窗,亚克力观察窗的设置便于观察料斗内部的原料剩余量;
3.本实用新型中斗式提升机将分料箱底部掉落的原料提升到料斗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分料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料斗,201-门盖,202-第一下料管,3-螺旋输送机,301-第二下料管,4-分料箱,5-圆形不锈钢板,6-支撑柱,7-第一驱动机构,8-套筒,9-方形量杯,10-导料块,11-刮料板,12-第三下料管,13-斗式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端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料斗2,料斗2上端铰接有门盖201,门盖201上设置有亚克力观察窗,亚克力观察窗的设置便于观察料斗2内部的原料剩余量;料斗2下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便于原料向下聚集,料斗2下端竖向设置有第一下料管202,第一下料管202下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旋输送机3,螺旋输送机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下料管202与螺旋输送机3连通,螺旋输送机3前端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二下料管301,第二出料管下方设置有分料箱4,分料箱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上,第二下料管301贯通到分料箱4内部,第二下料管301下方设置有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圆形不锈钢板5,圆形不锈钢板5上同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下料管301与圆形不锈钢板5左侧上下对应,第一通孔内圆心处竖向设置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上套设有套筒8,套筒8上端同轴套设有外齿圈,套筒8上方的支撑柱6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7,第一驱动机构7的动力输出轴竖向设置且同轴固定设置有齿轮,齿轮与外齿圈啮合,第一驱动机构7驱动套筒8转动,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步进电机和定时开关,步进电机和定时开关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步进电机和定时开关的设置使得第一驱动机构7得以间隔启动;
套筒8外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外端均竖向设置有方形量杯9,方形量杯9下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且方形量杯9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的方形量杯9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便于观察方形量杯9内部的原料剩余量;方形量杯9下端压紧圆形不锈钢板5,两个相邻的方形量杯9之间设置有导料块10,导料块10的设置避免原料落到圆形不锈钢板5上,导料块10上端与方形量杯9齐平,第二下料管301前后两侧均竖向设置有刮料板11,刮料板11下端与方形量杯9上齐平,圆形不锈钢板5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方形量杯9的运动轨迹上且第二通孔直径大于方形量杯9下端开口的直径,第二通孔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三下料管12,第三下料管12向下贯通到分料箱4外部,
分料箱4下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分料箱4内部设置有斗式提升机13,斗式提升机1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斗式提升机13上端向上贯通入料斗2内,斗式提升机13将分料箱4底部掉落的原料提升到料斗2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原料放入料斗2内,启动第一驱动机构7、斗式提升机13和螺旋输送机3,第一驱动机构7间隔转动从而驱动方形量杯9间隔移动,螺旋输送机3将原料输送进入第二下料管301,第二下料管301内的原料落入方形量杯9并堆积在方形量杯9上端,第一驱动机构7驱动方形量杯9转动,刮料板11将方形量杯9上端的原料刮下,使得原料与方形量杯9上端齐平达到定量的目的,被刮料板11刮下的原料落入分料箱4底部被斗式提升机13重新输送回料斗2,装满原料的方形量杯9向右转动,当方形量杯9下端与第二通孔对应时,方形量杯9内的原料落下。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料斗,料斗下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右端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二下料管,第二出料管下方设置有分料箱,第二下料管贯通到分料箱内部,第二下料管下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圆形不锈钢板,圆形不锈钢板上同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下料管与圆形不锈钢板左侧上下对应,第一通孔内圆心处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套设有套筒,套筒上端同轴套设有外齿圈,套筒上方的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竖向设置且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外齿圈啮合的齿轮,套筒外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外端均竖向设置有方形量杯,方形量杯上下两端均开口,方形量杯下端压紧圆形不锈钢板,两个相邻的方形量杯之间设置有导料块,第二下料管前后两侧均竖向设置有刮料板,刮料板下端与方形量杯上端齐平,圆形不锈钢板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方形量杯的运动轨迹上且第二通孔直径大于方形量杯下端开口的直径,第二通孔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三下料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上端铰接有门盖,门盖上设置有亚克力观察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定时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杯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磨具原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料箱内部设置有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上端向上贯通入料斗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