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座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座椅椅背可调可以大大提高座椅使用的便利性,已经是现在汽车座椅的基本功能之一。现有座椅调节椅背的方式都是在椅背底部设置一个水平转轴,将椅背绕该转轴转动,从而调节椅背角度,这样调节椅背的弊端在于:椅背角度的调节与座垫是完全无关的,无论椅背的角度如何,座垫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动的,即座椅可利用的座垫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椅背垂直状态时,用户需要较短的座垫长度,以使小腿部分能够垂到座椅的前侧,提高舒适性,而当椅背倾斜,使整个座椅形成一个近似躺椅的状态时,用户需要较长的座垫长度,以使小腿部分能够得到座垫的支撑,提高舒适性。上述座椅调节椅背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该种座椅在调节椅背角度时,还可以调节座垫的位置,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座垫和椅背,关键在于,所述椅背的底端通过第一水平转轴与底座连接,以使椅背的角度可调;所述座垫通过水平导轨活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座垫设有驱动座垫沿水平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或者座垫设有与椅背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椅背的下部在对应座垫的位置设有镂空部。
在调节座椅椅背角度时,可以利用上述驱动机构或联动机构来带动座垫沿水平导轨移动,使座垫与椅背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背向移动,这样在椅背垂直状态时,座垫更接近于椅背,座垫可利用的长度较短,可以使用户的小腿部分垂到座垫的前侧,提高舒适性;而当椅背倾斜,使整个座椅形成一个近似躺椅的状态时,座垫与椅背之间的距离增加,座垫更向前突出,可以使用户的小腿部分得到座垫的支撑,用户能够近乎平躺在座椅上,提高舒适性。上述椅背的镂空部可以防止椅背调节角度时与座垫发生干涉。
具体来说,所述联动机构由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及设置于座垫底部的齿条构成,所述第二水平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当第一水平转轴转动而调节椅背角度时,就会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反向转动,第二齿轮又会通过齿条带动座垫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座垫与椅背的联动,用户可以只调节椅背角度,即可同时实现对座垫的调整。
具体来说,所述驱动机构有以下两种结构:
1、所述驱动机构由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及设置于座垫底部的齿条构成,所述第二水平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水平转轴的端部设有转动把手。当通过转动把手转动第二水平转轴时,即可通过第二齿轮与齿条的配合,来使座垫沿水平导轨移动,实现调节座垫位置的目的。
2、所述驱动机构由设置于座垫底部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螺杆及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所述螺杆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电机固定于底座上。当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时,即可通过螺杆与齿条的配合,来使座垫沿水平导轨移动,实现调节座垫位置的目的。
采用上述驱动机构来调节座垫的位置时,与椅背的角度调节是分离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别调节椅背的角度和座垫的位置,来提高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在呈垂直状态时,位于座垫的中央位置,这样当椅背垂直时,该座椅为两面均可坐人的双向座椅,而当该座椅只有一个人乘坐时,可以调节椅背的角度,使其为躺椅,改善乘客的舒适度。椅背可以向两个方向倾斜,以满足不同方向乘客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在镂空部的两侧设有椅背导轨,所述椅背导轨上活动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活动杆,所述椅背导轨在相邻活动杆之间设有弹簧。上述活动杆可以沿椅背导轨移动,在椅背呈垂直状态时,活动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近乎均匀的分布于镂空部处,为乘客的背部提供支撑,而当座椅呈倾斜状态时,活动杆被座垫推挤,沿椅背导轨向椅背的顶端方向移动,不会阻止椅背的角度调节。
具体来说,所述活动杆的两端设有套环,所述椅背导轨穿过套环,从而将活动杆活动安装于椅背导轨上。
本发明的座椅可以在调节椅背角度的同时,对座垫的位置进行调节,以改变座垫可利用的长度,从而提高乘客的舒适性,非常适合于汽车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座椅结构示意图(椅背为垂直状态)。
图2是实施例1的座椅结构示意图(椅背为倾斜状态)。
图3是实施例1中椅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座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1、底座;2、座垫;3、椅背;4、第一水平转轴;5、水平导轨;6、镂空部;7、椅背导轨;8、活动杆;9、弹簧;10、第一齿轮;11、第二水平转轴;12、第二齿轮;1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该种座椅在调节椅背角度时,还可以调节座垫的位置,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1、座垫2和椅背3,所述椅背3的底端通过第一水平转轴4与底座1连接,以使椅背3的角度可调;所述座垫2通过水平导轨5活动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座垫2设有与椅背3联动的联动机构;椅背3在呈垂直状态时,位于座垫2的一侧边缘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椅背3的下部在对应座垫2的位置设有供座垫2穿过的镂空部6,椅背3在镂空部6的两侧设有椅背导轨7,所述椅背导轨7上活动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平活动杆8,活动杆8的两端设有套环,所述椅背导轨7穿过套环,从而将活动杆8活动安装于椅背导轨7上;所述椅背导轨7在相邻活动杆8之间设有弹簧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由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4上的第一齿轮10,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11上的第二齿轮12及设置于座垫2底部的齿条13构成,所述第二水平转轴11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当第一水平转轴4转动而调节椅背3角度时,就会通过第一齿轮10带动第二齿轮12反向转动,第二齿轮12又会通过齿条13带动座垫2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座垫2与椅背3的联动,用户可以只调节椅背3角度,即可同时实现对座垫2的调整。
在调节座椅椅背3角度时,可以利用上述联动机构来带动座垫2沿水平导轨5移动,使座垫2与椅背3顶端在水平方向上背向移动,这样如图1所示,在椅背3垂直状态时,座垫2更接近于椅背3,座垫2可利用的长度较短,可以使用户的小腿部分垂到座垫2的前侧,提高舒适性;如图2所示,当椅背3倾斜,使整个座椅形成一个近似躺椅的状态时,座垫2与椅背3之间的距离增加,座垫2更向前突出,可以使用户的小腿部分得到座垫2的支撑,用户能够近乎平躺在座椅上,提高舒适性。
上述椅背3的镂空部6可以防止椅背3调节角度时与座垫2发生干涉,具体来说,上述活动杆8可以沿椅背导轨7移动,在椅背3呈垂直状态时,活动杆8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近乎均匀的分布于镂空部6处,为乘客的背部提供支撑,而当座椅呈倾斜状态时,活动杆8被座垫2推挤,沿椅背导轨7向椅背3的顶端方向移动,不会阻止椅背3的角度调节。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椅背3在呈垂直状态时,位于座垫2的中央位置,这样当椅背3垂直时,该座椅为两面均可坐人的双向座椅,而当该座椅只有一个人乘坐时,可以调节椅背3的角度,使其为躺椅,改善乘客的舒适度。椅背3可以向两个方向倾斜,以满足不同方向乘客的使用需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座垫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的底端通过第一水平转轴与底座连接,以使椅背的角度可调;所述座垫通过水平导轨活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座垫设有驱动座垫沿水平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或者座垫设有与椅背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椅背的下部在对应座垫的位置设有镂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由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及设置于座垫底部的齿条构成,所述第二水平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及设置于座垫底部的齿条构成,所述第二水平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水平转轴的端部设有转动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设置于座垫底部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螺杆及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构成,所述螺杆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电机固定于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在呈垂直状态时,位于座垫的中央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在镂空部的两侧设有椅背导轨,所述椅背导轨上活动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活动杆,所述椅背导轨在相邻活动杆之间设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两端设有套环,所述椅背导轨穿过套环,从而将活动杆活动安装于椅背导轨上。
技术总结